让·保罗·古斯塔夫·利科(法语:Jean Paul Gustave Ricœur,法语发音:[ʒɑ̃ pɔl ɡystav ʁikœʁ],1913年2月27日—2005年5月20日),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保罗·利科 | |
---|---|
出生 | 1913年2月27日 瓦朗斯 |
逝世 | 2005年5月20日 (92岁) 沙特奈马拉布里 |
教育程度 | agrégation de philosophie、哲学博士 |
母校 | |
职业 | 哲学家、大学教师、神学家、翻译家 |
奖项 | Dr. Leopold Lucas Prize、honorary doctor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京都艺术与哲学奖、honorary doctor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学术棕榈勋章司令级、Q126325594 |
网站 | http://www.ricoeursociety.org |
生平
保罗·利科于1913年出生于法国的瓦朗斯[1]。他来自一个虔诚的胡格诺派家庭,胡格诺派是法国的宗教少数派。
他的父亲在一战期间于1915年在第二次香槟山战役中失踪,直到1932年才找到遗体[2][3]。因此,保罗在父亲去世后由祖父母和姑姑抚养长大。
保罗热爱学习,由于家庭重视圣经研究,他从小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于1932年获得雷恩大学的学士学位,并于1933到1934年在索邦大学学习哲学,受到了加布里埃尔·马塞尔的影响[4]。
在二战期间,利科被征召入伍,成为法国军队的士兵。在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期间,他被俘虏并在Oflag II-D集中营中度过了五年 [4]。
战争过后,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并于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他成为索邦大学的一名教授,并于1960年发表了《有过失的人》和《恶的象征》两本作品。他的学术声誉逐渐上升。德里达曾在1960年代早期担任他的助手[5]。
利科于1970年至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神学院任教,并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了《时间与叙事》三卷本,并于1985年至1986年发表了著名的吉福德讲座。他晚年的作品跨足了不同国家的思想传统,并在1999年获得了巴尔赞奖。
保罗·利科于2005年去世,享年92岁,被誉为20世纪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利科曾致力于研究各种语言学和心理分析的解释理论。他属于诠释学现象学家胡塞尔和加达默尔一支。保罗·利科的研究范畴属于欧陆哲学,但同时也涉及分析哲学。让-吕克·南希是他的博士生。[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