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电子显微技术(英语: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缩写:cryo-EM),是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的其中样品在超低温(通常是液氮温度-196℃)下进行型态研究的一种技术[1]。此种仪器一般称为低温电子显微镜(简称:低温电镜)或冷冻电子显微镜(简称:冷冻电镜)[2]。
历史
- 早在1960年,便开始有学者提出这个想法并且投入相关研究,结果却不尽理想[2]。
- 1974及1975年关键的两年,开始有学者陆续提出各种更佳的解决方案。肯·泰勒(Ken Taylor)和罗伯特·格拉瑟(Robert Glaeser)博士发现冷冻样品可以保持蛋白质的高分辨率讯号。理查德·亨德森博士在生物样本中使用葡萄糖液以避免样本干燥和电子束伤害,并透过倾斜样本,以得到不同角度的投影影像,建立3D模型,当时结构分辨率达到7Å。斯塔尔·麦克道沃尔(Alasdair McDowall)博士用液态乙烷作为冷冻介质,发现铜网上的液滴较过去的研究能产生更佳的玻璃化冷冻状态,能有效提升冷冻样本的讯噪比,这项发现使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2]。
- 1981年,姚阿幸·法兰克(Joachim Frank)博士提出了单粒子分析的方法,称作单粒子是因为样品是单一来源的粒子。因此使用大量 2D 投影影像分类后进行数据平均,并算出可能的投影相对角度来得到3D结构[2]。
- 2011年,随着冷冻电镜设备技术成熟以及单分子运算法的越趋成熟,已能获得接近原子等级的分辨率[2]。
- 2013年,将电镜影像记录设备的底片系统改成利用光电效应记录电子数码信号,提高电子讯号的转换效率,有效增强了讯噪比并保有高解析的图像讯息[2]。
- 2014年,低温电子显微镜图片的分辨率稳步提高,并且在一些结构中达到了接近原子级的分辨率,包括病毒,核糖体,线粒体,离子通道,和酶复合物,小至170kDa的一些结构的分辨率达到4.5Å[1]。
- 2017年,理查德·亨德森、雅克·杜博歇及姚阿幸·法兰克因其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而获颁诺贝尔化学奖,得奖理由是“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高分辨率呈现溶液中的生物分子结构”[3]。
- 2018年,已有一些文章发表的蛋白结构,分辨率可达小于2Å[2]。
3 sources
用途
2 sources
相关技术
各种技术可应用于低温电子显微镜[6],包括:
4 sources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