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普遍意指在某错误事件上,替代犯过者承受责任、受罪受罚的无辜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替罪羊,又称代罪羊或代罪羔羊,在圣经中代指背负他人罪孽与污秽,被送至荒野的羔羊。这个故事始见于《利未记》第十六章,其中整个社区的罪恶都被加诸于一头山羊身上,而后这头代罪羊被放至沙漠。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奉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犹太教信徒于赎罪日时,按《圣经·利未记》记载的仪式将山羊献作赎罪祭。古希腊和埃勃拉乡村地区亦有类似的习俗。替罪羊现普遍意指在某错误事件上,替代犯过者承受责任、受罪受罚的无辜人,即替罪者,而替罪者所作的行为,粤语则称之为“食死猫”。
古代犹太教的赎罪日仪式始于出埃及记的会幕时期,一直持续到耶路撒冷圣殿时。仪式时,大祭司会献祭一头公牛作为赎罪祭,用以补偿过去一年无意犯下的罪恶。随后,他将两头山羊置于会幕门前,抽签决定其中一头献祭给耶和华,另一头驱赶至旷野,推入陡峭山涧。[3]人们将被宰杀的山羊的血带入圣所幔子后的至圣所,将其撒在施恩座上。在赎罪日后续仪式中,大祭司向上帝忏悔以色列人有意犯下的罪过,向其告知这些罪过已被置于另一只山羊头顶,这只被称为阿撒兹勒的替罪羊将会象征性地带走这些罪孽。[4]
在基督教观点中,耶稣基督殉道于十字架,上帝因此宽恕了世人的罪恶。圣经里耶稣被处决事件十分符合赎罪仪式的特征,这其中包括大祭司主持的仪式,以及用于净化罪行的祭品羊和移除“罪的负担”的替罪羊。基督教徒相信,若罪者承认且忏悔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并对耶稣本人及其牺牲抱有信念,那么他们的罪将会得到宽恕。赎罪仪式中两只羊的命运也预示了耶稣与巴拉巴的结局,两人由罗马长官本丢·彼拉多于耶路撒冷民众前公开审判。巴拉巴(这个名字在阿拉姆语意为“父亲之子”)是个强盗(背负罪恶),然而他最终被释放,无罪的耶稣(其亦为“父亲(神)之子”)却被罗马人钉死于十字架上。
由于第二只羊被引向死亡[5],因此“替罪羊”这一称呼在后来被用来描述那些因他人的行为而遭责备与惩罚的人。
代罪羔羊理论是一种源由已久的政治理论,最早持代罪羔羊理论者认为,某些战争是由政府挑起的,目的是转移民众视线,并团结因互相仇视而陷于分裂的民众。
在政治实践中,代罪羔羊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技巧,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被纳粹党设定成德国经济与政治瓦解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例子是在古代中国,女人,尤其美女,被视为古代中国许多朝代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因此古代中国有“红颜祸水”之说,而一些古书也不断地流传类似的说法,将一些朝代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女性。如杜预为《左传》做的注里提到说“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东汉的《吴越春秋》也引用伍子胥的话说“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旧五代史》也提到说:“夏之兴也以涂山,及其亡也以妹嬉;商之兴也以简狄,及其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文母,及其亡也以褒姒”。
当少数群体被视为替罪羊时,由于他们缺乏反抗的能力,因此对他们的破坏力将会更大。替罪羊的常见策略就是将某个团体中极少数个体的不道德行为,放大为整个团体的行为。
与圣经中的替罪羊仪式相似的概念也出现于公元前24世纪叙利亚沙漠古国埃勃拉的遗留文本中。[6]在国王婚礼上,人们会进行净化仪式。一头戴有银链的雌羊被领至称为“Alini”的荒野,文本中的“我们”指代整个社区。在古代近东,这类将邪恶(而不是罪恶)附于动物载体,并将其驱逐的行为有众多实践。[7]
在古希腊,人们在紧要时期会进行类似赎罪仪式的实践,牺牲群体中的一或两个个体,以拯救整个社区。[8][9]尽管人们会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缘由实践这一行为,但一般只在紧要期间,例如饥荒、干旱或瘟疫时进行。[8][9]替罪者一般是社会边缘人士,例如罪犯、奴隶、穷人,这些人被称为待罪者,或称katharma 、peripsima.。[8][9]
然而,在古希腊神话与实际习俗中,用作替罪的角色可能非常不同。在神话里,一般是具有较高重要性的人物,例如国王或国王的儿子被当做替罪者,用以扭转即将到来的灾难。[8][9]但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国王会愿意牺牲自己或自己的儿子来完成这一仪式,因此实践中的替罪者一般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人们在仪式前会为这些人提供特殊对待,例如提供良好的衣物和餐宴。[8]
在古希腊,因节日或灾难种类不同,特殊仪式也有不同形式。例如在西色雷斯的阿布德拉,被选中的穷人先是被招待以宴会,并环绕城墙一周,然后被人们用石头驱赶出城。[8]而在马萨利亚,替罪者先是被款待一整年,而后被驱逐出城,以期望阻止瘟疫蔓延。[8]曾有古代文本注释认为待罪者会被杀害,但亦有许多学者反对这一说法,他们指出根据早期证据(希腊诗人希波纳克斯的诗句残篇)显示这些替罪者只是被殴打、石击,并驱离社区。
在宗教观念和仪式中,替罪羊可以被视为社会驱逐的实际行动和象征,这也是狄米崔斯·莱尔科斯的三联剧《失落之痛 永丧主恩》(Poena Damni)的主题。[10][11]在第一部作品《Z213:出口》(Z213: Exit)中,叙述者在一个反乌托邦环境中游荡,这与《利未记》(16:22)中替罪羊被放逐至荒野的场景相似。同时文本也提到了古希腊类似仪式中的待罪者。[12][13]第二部《与桥上来客一同》(With the People from the Bridge)提及一对男女角色,他们类似圣经新约中格拉森镇的被附魔者,因被视为吸血鬼而从生者与死者的世界遭受驱逐。[14]而在最后一部作品《初死/始》(The First Death)中,主角被困于一个凄凉荒岛,作为罪的化身被放逐到一个无法返回的地方。[15][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