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MI)又称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描述心脏二尖瓣在心室收缩期间无法完全闭合,且导致左心室的血液经二尖瓣逆流至左心房内[1]。本疾病为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2]。
正常的二尖瓣功能有赖于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及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部分发生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反向流入左心房。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Mitral_Valve_RK.png/320px-Mitral_Valve_RK.png)
症状及征象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4/Phonocardiograms_from_normal_and_abnormal_heart_sounds.svg/640px-Phonocardiograms_from_normal_and_abnormal_heart_sounds.svg.png)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随病情而异。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因未及产生代偿作用,因此会产生较严重的症状,且症状类似郁血性心衰竭,包含呼吸困难、肺水肿、端坐呼吸,以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等[5]。另外由于循环血容量骤降,会产生心因性休克的症状,如休息时呼吸困难。其中因乳头肌或腱索受损,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所导致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可观察到心血管衰竭合并休克的现象。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则可能因代偿作用,短期内不会出现症状。但一旦心脏容积负荷超出代偿范围,此时就会演变成心脏衰竭。此时症状则包含疲倦、运动时呼吸急促,以及双足水肿等等。同时也可能因心房颤动产生心律不整的现象[5]。
临床检查的结果须依疾病严重程度而定,且心音的音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患者的第一心音会较正常时轻柔,外侧会出现心尖音[5],胸骨旁也会出现起伏[6]。此外,第一心音会在心尖处伴随音频较高的全收缩期心杂音,可从背及锁骨处听诊得知[5]。患者也可能听到较大声的且可触知的P2心音[5],此时听诊姿势应以左侧躺为佳[6]。另也常可听见第三心音[5]。
合并有二尖瓣脱垂的患者可能会有全收缩期心杂音、收缩中期至晚期的喷射音,或收缩晚期心杂音。有收缩晚期逆流心杂音的患者可能与血型动力学障碍有关[7]。
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反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
- 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动脉扩张剂等等。
- 介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等。
- 二尖瓣修补术:适用于瓣膜损坏较轻者。
- 二尖瓣置换术:适用于瓣膜损坏严重者。
流行病学
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盛行率约占 2% ,其中男性与女性比率相当[8]。本疾病为两种最常见的年长者瓣膜性心脏病之一[9]。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