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唸「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這9個漢字的法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字护身法,又称九字真言,是指日本真言宗、修验道所用的九字咒语:临(りん)・兵(びょう)・闘(とう)・者(しゃ)・皆(かい)・陈(ちん)・列(れつ)・在(ざい)・前(ぜん),配合相对应的手印和意念(即身、语、意三密)而施展的密法。该法所用九字源出中国道教的六甲秘祝,典出《灵宝五符》和《抱朴子内篇·登涉》,在入山时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个汉字[1],用以辟山中妖邪[2][3]。
在一些通俗的小说、漫画中九字真言,也是忍者的忍术咒语,与奇门遁甲混同变成一种新兴二创文化。并随着日本动画片在世界各地盛行,这九字真言遂为大众所熟知。 咒念九字护身法时常辅以在空中画字符或连续结手印(有九个手印与之一一对应)。
这九字最早见于《太上灵宝五符序》:“入山咒曰:临兵鬬者皆陈列前行九字耳。常秘咒,无所不辟”(阵为陈之分化字),是一种进入山林时,请召“六甲神兵”护卫的辟邪之术。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登涉》称为“六甲秘祝”[4]:
“ | 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 ” |
大意是说,入山宜知六甲秘祝,咒念:统率士兵[5],打斗者全列队站好,向前行走。这九字,当常暗中祝念,能让人避开一切邪秽,切要之大道不烦杂,就是这意思。
六甲秘祝亦见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防辟恶邪魅守神保身》、《上洞心丹经诀·太上外丹经节》。又《老子化胡经·卷二》、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金阙玄元道君灭九十六种外道一百八十天魔智慧神咒》、《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灭魔智慧咒》载有六甲秘祝之变体,称是太上老君驱除外道天魔之神咒。
流传至日本,六甲秘祝之咒语改为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手势则分为“切纸九字护身法”(密宗手印)、“早九字护身法”(四纵五横符形)两类。
主要为阴阳道、修验道使用,动作象征拔刀将邪恶切除,每念一字就手指在空中画一线。
四纵五横之符形来自道教,《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卷下载有种种“六丁玉女之术”,其“四纵五横图”称:“玉女曰:上将军披头跣足,仗剑蹑足而去。如受持此法,庶人一般用之。咒日:四纵五横,六甲六丁,蚩尤治道,蒙恬被兵。周游天下,还复往反,所有虎狼贼盗,一切恶毒,并赴吾魁罡之下,无动无作,急急如律令敕。”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亦收四纵五横图,称为“九龙符”,配合步罡踏斗,用于治病解厄[3]。
日本阴阳道等传统将四纵五横和六甲秘祝配对,不过在中国道教和方术传统中,则未见到有将六甲秘祝和四纵五横符结合之作法[6]。
《道法会元》中载有数种九字,如:“分(附加云头、火旁、鬼旁)吼元圭对令焱景华”(出〈九天雷芯片章〉)、“ 吩吼𠰂哇嚉⿰口灵啖𠾶哗”[7](出〈雷霆飞捷使者大法〉)、“分吼元圭对令炎景华”(出〈九州社令蛮雷大法〉)、“昴飞碧轰赫奕震离兊”(出〈雷霆三要一炁火雷使者法〉)、“五岳四渎讳”(出处同前)、“九字灵章”(出处同前)、“罡玄互英因晃隆瞿烕(九字左侧皆附加鬼旁)”(出〈雷霆欻火张使者秘法〉)。
在日本还有其他类型的九字咒语,如“天元行体神变神通力”、“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帝台・文王・三台・玉女”等等。
“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是Word软件进行校字工作时,会将“阵列”转成“数组”,因为英文Martix 可写作“阵列”,但也有写成“数组”,因此误衍生出来的。
另一说“数组”来源为明朝《正统道藏》之说,但同样是错误的,明刊《正统道藏》影印图档显示为“阵列”,起源应为网络传言为解释上述错误而张冠李戴。[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