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現代標準漢語的變體之一、現今臺灣的通用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国语可分为广义及狭义。对外语来说,国内各民族的一切语言和文字,可统称广义的国语;在国内,相对其他固有语言而言,通常指以“北平官话”为标准音的汉语,为狭义的国语[1][2],属于现代标准汉语的变体之一,是中华民国事实的官方语言,为现今台湾各族群间的通用语。
1913年,读音统一会议定老国音,标音用注音符号。1932年后,以中华民国教育部出版之《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制定的普通话标准有一些差异。1945年台湾进入战后时期,当时刚结束日本统治的台湾人并不熟悉国音[3];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国语政策与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下,国语才逐渐在台湾普及[4][5]。
| |||||
| |||||
| |||||
| |||||
WikiProject:中国传统声音 |
1902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其中包含读经、作文、习字、词章等课程,不过最后未付实施。直至1907年国文才独立设科。
1909年,国语编审委员会成立,将汉语官话命名为国语[7]。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当选临时教育总长后,规定清代教科书作废,全国中学开设国文科。1913年2月,北京召开的读音统一会议定了史称“老国音”的国音系统,共6,500字。[8]老国音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具有入声。同期并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
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令第75号明确推行国语。[9]之后国文科也改成了国语科。
国语推广不到两年,就爆发关于京音(北京语音)和国音(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大辩论。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国音应以实际存在的语音为准。1923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决定以北平读法为标准音,即“新国音”,在全国学校推广[10]。1933年,中央广播电台首次招考国语播音员[11],北平人刘俊英是其中之一,被称为“南京之莺”。1936年,学校国语科加入三民主义等内容,1948年删除。国语科占小学教学科目总时数的平均百分比为30%,其中读书最多[12]。1937年全国有收音机约二十万架[13]。
日治时代的台湾已有“国语”的称呼,但指的是日语[14]。日治时代前中期,学校除了教授日语之外,也可教授汉语,但皇民化运动后,学校仅被允许教授日语。
1945年,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国语”一词也转为指称中华民国的国语;当时全台曾兴起学习国语的热潮,以台北太平国民学校为例,半天时间,报名人数就逾四千人。当时学校缺乏国语课本,林忠将在重庆编写的《国语广播教本》带到台湾,印刷了几十万本,市面上甚至出现盗版[15]。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从中国大陆来台湾的国民政府官员由于语言障碍,几乎无法与百姓沟通[16]。
1946年,陈仪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隶属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由魏建功任主任委员、何容任副主任委员,综理全台湾的国语推行业务,以取代日本统治时期的官方语言日语。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启播《国语读音示范》电台节目,主持是北平人齐铁恨,不过收效不彰[17][18][8][19][20]。同年10月,陈仪下令停止报纸、杂志的日文版本,禁止用日文写作。有评论称一些长年受日本方面教育影响的知识分子,因惯于透过日语吸收新知及表达思想,在政策突然转变上一时难以适应[21];也有日本方面的资讯称“农村的老百姓大多不解日文”,战时广播多以台湾闽南语进行。[22]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几百万外省人迁入台湾,同本省人各操自己的方言,交流十分不便,因此,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国语政策,积极推广国语。[23][24][25]以学校教育为主轴,兼及社教管道[21][26]。这也导致了台湾民众的反感,特别是浊水溪以南。[27]
李登辉执政后,1989年,《法院组织法》规定“法院为审判时应用国语”[28]。 中华民国政府将母语教育纳入1996年实施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中:“国小一至六年级学生必须就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语等三种乡土语言任选一种修习”。[29][30]相对于北京官话为主的官话白话文,台语白话文兴起[31]。根据主计总处于2010年的人口及住宅普查,年轻人在家庭有少用地方语言,倾向用国语的趋势。而在族群杂居的地区,也更倾向使用国语,因此在西部各都会区、花东纵谷、原住民族地区等地,国语是最常用的家用语言。[32]
2017年6月14日《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明定台湾原住民族语为国家语言,[33][34] 2018年1月31日《客家基本法》明定客语为国家语言[35][34]。依2019年1月9日《国家语言发展法》,“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均成为国家语言,行政院在该条立法说明强调:“本法所称国家语言,并非指官方语言”。中华民国政府未以法律明定官方语言,国语不是法定而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36]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时,国语、闽南语、客家语法定地位并列[37]。
2021年中华民国文化部辅导办理的金曲奖将各“国语”奖项更名为“华语”奖项。
2022年中华民国文化部的《国家语言发展报告》指出依《国家语言发展法》“国家语言”非指单一语言,即使未来在某些情况下将该词简称为“国语”,亦非如过去专指单一语言;2020年文化部调查民众对“国语”、“华语”、“普通话”、“中文”4种称呼的使用度,最常用者仍是“国语”。[38]:57,65
在台湾,国语/国文名称范围因时地有所别称,以学习过程言,例如:国小课程称国语、国中及高中称国文[39]。另外,国语文也兼指国语与国文[40]。
台湾国语,是指带有明显台语腔调、用词的国语。讨论“台湾国语”的相关文献有蔡美慧(1993年)、曹逢甫(2000年)、李正芬(2006年)以及曹铭宗(1993年)等,讨论“台湾华语”的则有余伯泉等(1999年)、张月琴和石磊(2000年)、以及郑良伟(1997年)等;英译“Taiwan Mandarin”这个语汇可以在Cheng(1985年)以及Kubler(1979年)的著作中找到。
亦有主张认为普通话与国语应统称为“北京语”(不是北京方言)[41]。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及的“台湾国语”别称,于台湾当地一般对话语境中,多指的是带有浓厚台湾本土台语腔调及用法的国语口音[42]。
ㄛ在国语中发音偏半开后圆唇元音/ɔ/,在普通话中偏半闭后圆唇元音/o/,ㄅ、ㄆ、ㄇ、ㄈ+ㄥ时ㄥ在国语中发音偏/oŋ/,在普通话中偏/ɤŋ/,国语卷舌音较普通话不明显,儿化音较少,声调也较平缓。
1992年,李青梅的硕士论文《海峡两岸字音比较》,比较中国大陆的《新华字典》(1990年版)和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国语辞典》(1981年版)中3,500个常用字的注音,而发现到注音相同的2,711个,注音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789个;这种差异可分三类:在北京音系范围内的不同选字、词典编撰上的问题、繁简字不同造成的:“……统计出注音相同的字有2711个;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 (音项数目不等的) 字有789个,约占23%。”[43]
2002年10月,李祥用电脑辅助比较《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7月第1版)和台湾的《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1999年3月版)之中3500常用字的字音,发现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音项数目不等的)字有452个,有约13%不同。[43]
在词汇差异中,有些是因为台湾的标准化北京官话保留了1949年以前在中国大陆所使用的一些语汇,而这些语汇在中国大陆则由于种种因素而不再常用。比如说,“里长”、“邮差”、“佣人”、“次长”、“级任教师”、“学艺股长”等,这些词语都是1949年以前的常用词,也继续在台湾的国语中使用,而现今中国大陆则是使用反映社会关系的一些词语来替代它们。“先生”、“小姐”、“太太”、“老板”、“男士”、“女士”等1949年以前的常用称谓词语,中国大陆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一般也不常使用[a][44]。
由于政府迁台后,在各地建设许多眷村,各省或帮派间词汇亦有少部分成为台湾的国语文词源,例如条子(警察)、马子(女性,女友),此亦影响到台湾的传媒用语[45]。
由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后,台湾长期处于与中国大陆分治隔绝状态,因为台湾跟香港均仍使用正体字,而两地的出版物流通较多也较为方便,造成了有些用语并不是特有的,而是跟香港同时使用的。以学科而言,在1949年之前就已有或者稳定的学科,陆台港的用语就是一致的,例如数学上的Matrix,三地都称为“矩阵”。但是在1949年之后才出现的学科,例如电脑,用语就有差别,例如电脑上的类似数学矩阵的Array,中国大陆称为(或者说译为)“数组”,而台湾称为(译为)“阵列”。或者像化学元素的“矽”,中国大陆规范作“硅”[46],而且1949年以后确定的元素周期表许多较重放射性元素的名称也都存在差异[47][48]。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正式制定“注音字母”,并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经过多年演变,现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49]。
早期的注音按照章太炎记音字母为基础,从该方案中选取15个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23个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计39个。1920年,增字母“ㄜ”,共计达40个。1930年,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49]。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国音取代老国音,中文以北京音为标准,本来的三个注音符号“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后标注为只作拼写方言之用[50][51][52][53]。
1932年教育部在“编定《国音常用字汇》特组会议”时决定,为了便利说明,添补一个注音符号“ㄭ”(),作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个声母单独成音节时的省略韵母。另外有三个注音符号ㆭ(-ng)、ㆬ(-m)、(-n),用作解释声随韵母(ㄢ、ㄣ、ㄤ、ㄥ)时使用,的字形是ㄋ多加一笔直竖,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为ㄚ+、ㄣ为ㄜ+;同理,复韵母ㄞ解为ㄚ+ㄧ、ㄠ为ㄚ+ㄨ。ㆭ、ㆬ、绝少单独使用,“嗯”常念作“˙ㄣ”,也有人念成“˙”[50]。
1986年,教育部公布罗马字拼写的“注音符号第二式”,注音符号因此称为“第一式”。在台湾,小学生学习汉字前,必须上十周的注音符号教学课,但不少幼稚园亦已教授。在台湾日常生活中,注音符号既用来标注生辟字,亦是常用的汉字输入法,其推广相当普遍,多数幼童均熟练使用。在台语、客家话的教学上,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另外增添新符号以拼读,称之为“台湾方言音符号”,比如台语音节的ㆭ、ㆬ,被正式订为台湾方言音符号,载入Unicode注音符号扩展区用字[54]。
中华民国的中文罗马拼音系统为国际上较流通的汉语拼音(2008年起),与这些官方系统并行的,是大体上已使用数十年的威妥玛拼音(韦式拼音)[55][56]。目前教育部规范地名、街道名、人名均以汉语拼音翻译,仅县市或经内政部核定的乡镇市区以国际通行为由维持威妥玛拼音,惟民间部分仍习惯以威妥玛拼音拼写。
民进党执政时期的2002年曾推行通用拼音,因而在部分地方、人名仍出现通用拼音。 台湾的国语罗马拼音一直处在多版本并存的状态,造成许多外国观光客、外籍居民与当地人沟通上的困难[57]。
“正体中文”是中华民国的官方文字,另一方面,发音或发声亦受影响。民间会使用繁体中文来发布讯息,少部分民众手写讲求快速则可能使用少数简体中文(如體写成“体”),也有少数谙日语的民众使用日本汉字(如實写成“実”、繫写成“繋”、發写成“発”、轉写成“転”等)。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标准写法和香港教育参考字形及中国大陆的繁体写法有些地方不同,“黄(田出头)”,台湾为“黃(田字不出头)”;香港为“骨(下为两横)”,台湾为“骨(下为“点提”)”,大陆为“骨(上方框内为向左横折)”;香港为“衞”、“衛”,台湾为“衛”为两不同字等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