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樂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Remove ads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00号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直属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型管乐艺术表演团体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军乐团之一[2]

事实速览 军政主官, 团长 ...
Remove ads

历史

前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军区军乐队。1947年10月,晋察冀军区野战兵团在清风店歼灭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主力,俘虏该军军长罗历戎,并收容了该军军乐队。在该军军乐队及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乐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华北军区军乐队。后来,华北军区军乐队又收编了北平市警察局军乐队等等。[3]

背景

1949年8月,由华北军区军乐队、二十兵团军乐队、坦克师军乐队、北平公安总队军乐队组成了联合军乐队,在北苑开始了集训。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联合军乐队第一次亮相,演奏了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195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庆典上,军乐队游行经过天安门前时,毛泽东对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说:“中国人口这么多,天安门广场这么大,要成立千人军乐团。”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聂荣臻的关怀下,具体筹建工作由华北军区政治部负责,罗浪、王建中、白森林、朱为流、靳明启5人组成筹备小组。

扩编成立

1952年7月10日,军乐团在北京马驹桥镇扩编成立,定名“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军乐团”,罗浪任团长,王建中任副团长,白森林任政委,朱为流任副政委,定编1182人(实际1166人)。[3][4][5]

全军军乐训练会议

1954年1月,为统一领导全军军乐团、队工作,中央军委军训处成立军乐指导处。

1954年5月下旬,全军军乐训练会议在北京东郊东坝镇军乐团驻地“大席棚”召开。

军乐学校

19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办上海军乐训练班,开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军乐学校,后来又创建军乐大专班。2006年,完善了军乐专业的本科教育体系。[3]

全军军乐训练会议后,为提高军乐水平、尽快培养大批军乐干部和优秀队员,同时应苏联顾问建议,中央军委训练部提案将军乐团改编为军乐学校,下设学员大队,缩减原千人规模的军乐团至三百人由军乐学校兼管。

195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学校正式开学,军乐团团长罗浪兼任校长,军乐团政委朱为流兼任政委,定编589人。由此,军乐团开始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名称和印信。

全军军乐工作会议

1962年3月3日,为解决全军军乐工作长期累积的问题,中央军委专此召开办公会议,并对军乐团以及全军各军区、各军种军乐队的领导关系、编制定额和基本任务等问题做出决定。

全军军乐队撤销

1979年7月15日,中央军委通知决定,全军仅保留总政军乐团(定编700人),各大军区、军种所属军乐队一律撤销。

重新建团以来

截至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先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14次国庆阅兵以及历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闭幕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演奏任务7000多次,迎送过将近200多个国家的上千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代表团。[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和军队的重大典礼、重要会议、迎送国宾等仪式举行音乐演奏,在艺术上着意追求中国气派。

200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建成了解放军军乐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00号东侧长智路。[6]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上级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转隶新成立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7]

中共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而取代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炮队。2018年1月1日7时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8]。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自此开始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任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不再负责升降旗任务,番号同时撤销[9]

2018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原总政歌舞团、原总政歌剧团、原总政话剧团、原总政军乐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10][11]

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与解放军军乐团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

历任主官

Remove ads

创作组(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扩编成立前后,尚无专职创作员。该时期军乐团演奏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团领导、乐队指挥兼职创作编配。主要有罗浪、王建中、李祯祥(欧阳枫)、李桐树、程音章等人。同时,罗浪等领导始终设想培养一支专职创作队伍。他们四处搜罗人才,从其他单位调整人员,作曲家傅晶就是于此时由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转入军乐团的。1956年军乐团成立了一个专业创作组,首批创作人员由齐国栋、李延生、傅晶、李序四人组成,后又有刘言等人加入。至此,军乐团的音乐创作有了一个职业化的开端。[12]

组长
  • 齐国栋

1970年因编制调整,创作组解散,创作员分别编配在各个队中。1976年编制重新调整,创作组提升为创作室。1978年其编制再次调整。

主任
  • 傅 晶
  • 李延生
  • 严晓藕
  • 曲成久
  • 陈 丹
  • 王和声
  • 郭思达
  • 娜 拉

联合军乐团

至2021年7月,解放军军乐团及其前身部队已经参与组成数十次联合军乐团。兹将历次阅兵活动中联合军乐团主要情况列表如下:[12]

更多信息 时间, 活动 ...

作品

下表列举由军乐团创作与改编的部分作品。

1949年前后至文革前

重建至军改前

勤务

Thumb
解放军军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前进行礼宾表演。

庆祝大会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 升旗号角》(郭思达作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程义明移植管乐)
  • 《歌唱祖国》(王和声编曲)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程义明移植管乐)
  •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郑路编曲)
  • 《仪式号角》(王和声作曲)
  • 《仪式号角》(娜拉作曲)
  • 《献花圈进行曲》(李延生作曲)

国家公祭仪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程义明移植管乐)
  • 《国家公祭献曲》(郭思达改编)
  • 《国家公祭献曲》(李旭昊作曲)

宴会

  • 《阿拉木汗》(于建芳改编)
  • 《草原夜色美》(王和声作曲)
  • 《采蘑菇的小姑娘》(于建芳改编)
  • 《教我如何不想她》(陈丹编曲)
  • 《栀子花开》(晓藕作曲)
  • 《孔雀舞曲》(王和声作曲)
  • 《弦子》(于建芳编曲)
  • 《花鼓》(晓藕编曲)
  • 《牧歌》(晓藕编曲)
  • 《好日子》(王和声编曲)
  • 《康定情歌》(晓藕编曲)
  • 《半个月亮爬上来》(季承、晓藕编曲)
  • 《杨柳青》(晓藕编曲)
  • 《月亮》(舒永刚编曲)
  • 《清江河》(季承、晓藕编曲)
  • 《七子之歌》(舒永刚编曲)
  •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晓藕、延生编曲)
  • 《小河淌水》(李延生编曲)
  • 《在银色的月光下》(季承、晓藕编曲)
  • 《诺德尔江边》(季承编曲)

著名成员

Thumb
于海(正中),曾任该团第八任团长。

指挥家

罗浪、王建中、李祯祥(欧阳枫)、程义明、刘玉宝、赵琼(赵瑞芳)、牟宏源、刘言、程寿昌、于海、于建芳等。

作曲家

罗浪、王建中、李桐树、李祯祥(欧阳枫)、傅晶、李延生、齐国栋、李序、程音章、刘言、李伯乐、边疆、郑进田(郑路)、魏群(小魏)、吴光锐、贾双、季承、严晓藕(晓藕)、边疆、若平、栾仁杰、王晓岭、于建芳、王和声、陈黔、陈丹、曲成久、舒永刚、范伟强、郭思达、娜拉、李婵、李旭昊、杜漠等。

演奏家

牛占英、朱尧洲、李复、孙大方、鲁济生、汪恩来、李维歼、刘光泗、汪呈发、刘启林、杨国安、薛连生、吴化泉、李南超、项飞、郑进田(郑路)、孙其军、王启文、程振华、逄丰成、谢进歧、王强,邓桂生、吴光锐、郑雄等。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