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和高级官员褒称被其认为长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友好的重要外国人士的正式用语

据媒体统计,从最早在1956年获此称号的加拿大人文幼章起,直到2010年,《人民日报》上先后有六百余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这一称呼出现的频率,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六四事件结束后、邓小平逝世后分别达到了高峰。不过,从胡锦涛时期起,这一称号在《人民日报》上使用的频次已从每年50次左右降低至20次左右[1]

下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文本,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的讲话,列出被评价为“中国人民的(……的)老朋友”的人,并注明他们获得这个评价的时间、出处、背景及主要涉华事迹。

美洲

加拿大人

Thumb
白求恩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1938年)
Thumb
相声演员大山
曾长期在华居住的加拿大人
加拿大政要

美国人

Thumb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Thumb
美国作家斯诺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Thumb
美国前总统尼逊周恩来敬酒
Thumb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与周恩来、毛泽东会谈
“3S”
  •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女记者和作家。
    • 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来到中国,采访、报道了民间疾苦。
    • 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伤员在西方募捐,动员并组织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生来华支援抗战。
    • 采访并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
    • 1940年返回美国。1950年在英国逝世,骨灰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 中国官方评价:“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社会活动家、美国著名作家、卓越的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1]
  • 埃德加·斯诺,美国男记者和作家[12]
    •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 多次访华:
      • 1960年
      • 1964年10月至1965年1月,作为法国《新直言》周刊记者访华。
      • 1970年8月至1971年2月,1971年4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与毛泽东的重要谈话,向美再次发出中国示好讯息,但当时未引起美国重视。
    • 尼逊访华时,斯诺患癌症病危不能随同,中国向瑞士派出医疗组。
    • 1972年2月15日病逝于日内瓦,部分骨灰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美国援华医生
飞虎队老兵
  • 在中国官方语境与宣传下,飞虎队全体成员均被视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6],以下仅选取部分代表。
  • 陈纳德,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虎队指挥官。
    • 1941年,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
  • 特德·史蒂文斯,前美国参议院临时议长飞虎队成员[17]
    • 1944年,史蒂文斯作为飞虎队成员,驾驶运输机飞跃驼峰航线,帮助中国抗日。
    • 作为共和党里任职最长的参议员之一,史蒂文斯曾任临时参议长,为促进中美立法机构交流和两国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中共延安时期的其他美国朋友
  • 玛格丽特·斯坦利(Margaret Stanley),1940年代作为美国国际公益服务会的成员到过延安,拍摄了一些影像资料。1991年在北京访问期间因脑溢血病逝[19]
  • 约瑟夫·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曾经在二次大战期间驻中国接近三年,任驻华美军司令,东南亚战区副司令,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支援中国物资等职务。202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其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表示:“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
其他曾长期在华居住的美国人
  • 耿丽淑(Talitha Gerlach)[13],曾担任中国福利基金会顾问、《中国建设》杂志编稿人,上海市对外国人颁发的第一号中国永久居留资格证书持有者
  • 阳早[21],知名的在华专家,专长是奶牛饲养和改良。
  • 寒春[21],女核物理学家,知名的在华专家,在华与丈夫阳早一起从事奶牛饲养和改良。
  • 韩丁[22](William Hinton,1919~2004),寒春的哥哥,美国农业机械专家和记者。
美国总统
美国国务卿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Thumb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
其他美国国会议员
商界
学界

墨西哥人

古巴人

Thumb
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委内瑞拉人

哥伦比亚人

巴西人

阿根廷人

乌拉圭人

秘鲁人

智利人

非洲

刚果(金)人

Thumb
刚果前总统蒙博托

坦桑尼亚人

津巴布韦人

南非人

Thumb
南非前总统姆贝基

埃及人

Thumb
埃及前总统穆贝拉克

突尼斯人

尼日尔人

莫桑比克人

埃塞俄比亚人

纳米比亚人

赞比亚人

Thumb
1967年6月赞比亚卡翁达总统访问中国

阿尔及利亚人

加纳人

索马里人

Thumb
索马里前总统西亚德

苏丹人

喀麦隆人

Thumb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

尼日利亚人

布隆迪人

加蓬人

乌干达人

厄立特里亚人

  •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现任厄立特里亚总统,被称为中国人民真诚的老朋友。[84]2022年1月6日,王毅访问厄立特里亚时赞扬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为中国人民真诚的老朋友,是此年第一位获得此称号的外国元首。

佛得角人

亚洲

日本人

Thumb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
Thumb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
Thumb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
Thumb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其他日本政治家
其他日本知名人士


朝鲜人

  • 金日成,朝鲜前最高领导人,任内访华三十余次,被称为“中国人民亲密的朋友[127]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28]“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29]
  • 金正日,朝鲜前最高领导人,2000年至2011年间七次来华,逝世后中共中央唁电、外交部发言人谈话称之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130][131]

韩国人

Thumb
金大中
韩国总统
  • 金大中,韩国第15任总统[132][133]
    • 1998年,金大中访华,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一同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00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韩期间,双方同意深化合作伙伴关系[134]。最终于2003年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期间,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 朴槿惠[135],韩国第18任总统。
    • 就任总统前,朴槿惠就与中国关系良好,她会说汉语,是韩国大国家党骨干,还曾担任过党首一职,是韩国政坛重要角色。任国会议员期间,朴槿惠就已多次来华访问,会见过多位部长级官员,阐述中韩深化合作,并于2008年作为韩国特使访华,会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 2005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访韩期间,曾对其父朴正熙推行的韩国新村运动抱有兴趣,以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朴槿惠在此后向中方多次赠送相关资料。

柬埔寨人

Thumb
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诺
柬埔寨王室成员
柬埔寨政要
  • 宾努[139],曾八次出任柬埔寨首相。
  • 谢辛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140]
  • 洪森(有华人血统;2003年至2004年曾要求改中文译名为“云升”),柬埔寨人民党副主席、政府首相,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141]

菲律宾人

Thumb
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与其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
  • 费迪南德·马科斯[142],菲律宾第10任总统。
    • 1975年6月,在老马科斯的带领下,菲律宾与中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建交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伊梅尔达·马科斯[143],菲律宾前第一夫人,费迪南德·马科斯的妻子。
    • 1974年9月,伊梅尔达与儿子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小马科斯)一同前往中国,与毛泽东见面,为中菲建交铺垫[144]
    • 此后,伊梅尔达多次与儿子小马科斯和女儿艾美·马科斯访问中国,或是会见中国官员,小马科斯与艾美也身兼青年代表团成员、省长、参议员等多个重要身份。
  • 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145],菲律宾第12任总统。
    • 在任上,拉莫斯稳健地处理了与中国的南中国海争端,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到访菲律宾时,拉莫斯和江泽民一起演唱猫王的名曲《温柔地爱我》[146]
    • 1999年,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一同倡议成立类似达沃斯论坛的"亚洲论坛",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起人之一。
    • 2016年,拉莫斯作为特使访问香港,与时任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前驻菲大使傅莹和中国南中国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会面,为当时中菲两国因南中国海仲裁案导致的外交僵局“破冰”。
  •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147],菲律宾第14任总统,第25任众议院众议长。
    • 担任总统近10年间,访华15次。
    • 杜特尔特任菲律宾总统期间,身为众议长为中菲友好事务做出颇多贡献。
  • 文森特·卡斯特罗·索托[148],菲律宾第23任参议院参议长,歌曲作家。
    • 在杜特尔特任菲律宾总统期间,身为参议长为中菲友好事务做出颇多贡献。
  • 荷西·罗马纳,菲律宾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2022年任上逝世[149]

塔吉克斯坦人

土库曼斯坦人

乌兹别克斯坦人

越南人

孟加拉人

马来西亚人

Thumb
马来西亚第四任及第七任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Thumb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苏丹端姑阿都哈林

印度尼西亚人

伊朗人

泰国人

Thumb
诗琳通公主
Thumb
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
泰国王室
泰国总理
其他泰国政要

寮国人

新加坡人

Thumb
新加坡第1任总理李光耀

巴勒斯坦人

Thumb
阿拉法特

以色列人

Thumb
以色列前总统魏茨曼

缅甸人

缅甸军政府政要

沙地阿拉伯人

科威特人

哈萨克斯坦人

尼泊尔人

蒙古国人

东帝汶人

阿富汗人

巴基斯坦人

Thumb
巴基斯坦前总理、总统阿里·布托

印度人

Thumb
印度前总理辛格

土耳其人

斯里兰卡人

阿曼人

大洋洲

澳大利亚人

Thumb
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1983年)

纽西兰人

Thumb
纽西兰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合活动家路易·艾黎
  • 路易·艾黎[222],中国共产党革命协助者,工合运动活动家。
    • 1977年12月,邓小平在艾黎80岁生日宴会上的贺辞中尊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朋友、老战友”。

瓦努阿图人

密克罗尼西亚人

马绍尔群岛人

欧洲

英国人

Thumb
前英国副首相、外交大臣杰弗里·豪
英国政要
Thumb
前英国商业大臣彼得·曼德尔森
  • 林迈可男爵[231],燕京大学教师,英国议会上院议员。
英国汉学家
其他英国知名人士

法国人

Thumb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
Thumb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法国总统
法国总理
法国地方政要
法国汉学家
  • 雷吉·贝热隆法语Régis Bergeron,法国汉学家、电影专家,巴黎凤凰书店创始人[241]

德国人

Thumb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Thumb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德国总统
德国总理


其他德国联邦政府官员
  • 诺伯特·舍费尔[246],曾任德国联邦政府副发言人。
德国地方政要
民主德国
  • 考泰勒医生,1940年曾参加国际医疗队来华支援抗战[248]
  • 保尔·汪戴尔[249],曾经先后担任民主德国驻华大使,民主德国-中国友好委员会主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各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主席。

俄罗斯人/苏联人

Thumb
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耶尔辛
Thumb
前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
Thumb
普汀与萨马兰奇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体会议
苏联援华飞行员
  •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苏联空军飞行大队长,1939年援华作战,同年牺牲,被誉为“中国人民的生死朋友[250]
苏联援华专家
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导人
俄罗斯前驻华外交官
俄罗斯汉学家

奥地利人

荷兰人

西班牙人

罗马尼亚人

卢森堡人

塞浦路斯人

爱沙尼亚人

波兰人

Thumb
爱泼斯坦在延安

葡萄牙人

乌克兰人

匈牙利人

意大利人

希腊人

塞尔维亚人

Thumb
塞尔维亚总统南斯拉夫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马耳他人

保加利亚人

白俄罗斯人

比利时人

未确认是否获称老友的重要国际友人

研究和纪念活动

1984年,中国曾专门成立“中国三S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邓颖超任名誉会长,黄华任会长。1985年,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中国人民之友”系列纪念邮票,包含“3S”[1]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