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喙鳄属学名Metriorhynchus)意为“中等的口鼻部”,是种肉食性海生鳄类,生活于侏罗纪中期至晚期。中喙鳄是在1830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Erich Hermann von Meyer)命名[1],是中喙鳄科模式属。中喙鳄的蛋或巢穴尚未被发现,所以对牠们的生态了解,比不上鱼龙类蛇颈龙类这些海洋爬虫类,直到现在,古生物学家甚至对于牠们到底是在海里还是在陆地上交配也还是无法确定。

事实速览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
中喙鳄属
化石时期:167–155 Ma
Thumb
两只中喙鳄的想像图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科: 中喙鳄科 Metriorhynchidae
亚科: 中喙鳄亚科 Metriorhynchinae
属: 中喙鳄属 Metriorhynchus
von Meyer, 1830 [1]
模式种
Metriorhynchus geoffroyii
von Meyer, 1832
  • M. geoffroyii
    von Meyer, 1832[2]
  • M. hastifer
    (Eudes-Deslongchamps, 1867)
  • M. superciliosus
    (Blainville, 1853)
异名
  • Suchodus Lydekker, 1890
  • Purranisaurus Rusconi, 1948 [3]
关闭
Thumb
M. superciliosus
Thumb
短口鼻部的M. durobrivensis,目前被改归类于Suchodus
Thumb
Metriorhynchus brevirostris复原图
favicon
3 sources

发现与种

中喙鳄的化石已在英格兰法国德国等地发现[4]。地质年代为侏罗纪中到晚期。中喙鳄属目前已发现许多种,但科学家对于哪些是有效种还有争议,其中来自于卡洛夫阶化石的争议最多。

favicon
11 sources

早期分类

根据头骨,通常可以将中喙鳄属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

Longirostrine(长而狭窄的颌部)

  • M. geoffroyii模式种,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的西欧[2]
  • M. superciliosus:侏罗纪中期-晚期(卡洛维阶牛津阶)的西欧次异名包含:M. moreliM. blainvilleiM. jaekeli
  • M. leedsi:侏罗纪中期(卡洛维阶)的西欧[5]。次异名为M. laeve
  • M. palpebrosus: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的西欧。次异名是M. temporalis
  • M. hastifer: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的西欧。
  • M. acutus: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的西欧[6]

Brevirostrine(短且宽阔的颌部)

  • M. brachyrhynchus:侏罗纪中期-晚期(卡洛维阶牛津阶)的西欧M. cultridens是次异名。
  • M. durobrivensis:侏罗纪中期(卡洛维阶)的西欧。最初被叙述为Suchodus属的模式种,该属目前为中喙鳄属的一个次异名[5]
  • M. casamiquelai:侏罗纪中期(卡洛维阶)的智利[7]M. westermanni是其次异名[8]
  • M. potens:侏罗纪末期(提通阶)的阿根廷。最初被叙述为Purranisaurus属的模式种,该属目前为中喙鳄属的一个次异名。[7]

在19世纪,Eudes-Deslongchamps提出中喙鳄属共有4个有效种:M. superciliosusM. moreliM. blainvillei、以及M. brachyrhynchus[9]。在1913年,Andrews提出共有7个有效种:M. superciliosusM. moreliM. brachyrhynchusM. durobrivensisM. cultridensM. leedsi、以及M. laeve[5]。在1987年,Adams-Tresman采用形态度量学研究,分辨出两个不同形态的头骨,计有2个种:M. superciliosusM. brachyrhynchus[10]。在1997年,Vignaud提出只有3个种:M. superciliosusM. brachyrhynchus、以及M. leedsi[11]

favicon
7 sources

有效种

上述物种中,目前只有三个种被认为是有效种:模式种M. geoffroyiiM. hastiferM. superciliosus

以前的短口鼻部物种,目前被改归类于PurranisaurusSuchodus[12]。长口鼻部的M. acutusM. leedsi,目前被改归类于Gracilineustes[12]

favicon
1 sources

未命名种

南美洲侏罗纪中期(巴柔阶[8]巴通阶)地层也发现了中喙鳄的破碎化石[13]。近年种系发生学研究认为以上化石无法被确定属于中喙鳄[12][14]

favicon
2 sources

系统发生学

Thumb
M. superciliosus骨架模型
法兰克福申根堡博物馆
Thumb
M. superciliosus骨架模型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中喙鳄为中喙鳄科的模式属[4]PurranisaurusSuchodus被认为是中喙鳄的次异名。但根据近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中喙鳄属不是个单系群[15][16][17]。某些长口鼻部的种,似乎另外形成一个单系群[15][18]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2009年的研究[14]

中喙鳄属
<font color="white">unnamed

M. superciliosus

M. moreli

<font color="white">unnamed

M. palpebrosus

<font color="white">unnamed

M. hastifer

M. sp.

以下研究则是2010年的中喙鳄研究[19]

中喙鳄属 

M. superciliosus

M. geoffroyii

M. hastifer

M. sp.

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古生物学

Thumb
M. superciliosusM. moreli的头颅骨
Thumb
M. geoffroyii的头颅骨
favicon
4 sources

形态

中喙鳄的平均身长为3米。中喙鳄的体型中等,大约接近现代鳄鱼。中喙鳄的身体为流线型,相当适合水中活动,而且鳍状的尾部让中喙鳄比现代鳄鱼更适合在水中活动。[20]

favicon
1 sources

盐腺

近期的研究发现M. superciliosus的成年个体有发展良好的盐腺[21]这意味中喙鳄(以及地龙)可以在盐水环境中生存,也可以在不发生脱水情况下,以离子含量与海水相同的动物为食,例如头足纲[22]

favicon
2 sources

食性

中喙鳄应是种进食内容多样的动物,主食为箭石、活动快速的鱼类、大型滤食鱼类利兹鱼。偶而牠们也会猎捕包括翼龙类在内的飞行动物,甚至是清理海床上的蛇颈龙类尸体。[23]

favicon
1 sources

古生态学

虽然中喙鳄是种有效率的掠食动物,但是面对滑齿龙这种可以长到6米以上的顶级掠食者,中喙鳄就显得过于脆弱。因为中喙鳄为了更适应水中生活,原本坚硬的鳞甲消失了,大幅降低中喙鳄的防卫能力。

流行文化

中喙鳄曾经出现在BBC的电视节目系列《海底霸王》(Sea Monsters)的侏罗纪单元中,片中的中喙鳄和一只弓鲛尾随一群利兹鱼并对其中虚弱的个体下手掠食。在电影《冰原历险记2》(Ice Age: The Meltdown)也有出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