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门原称中和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与津水路交汇处,因在1911年见证了其脚下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而蜚声中外。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武汉市人民政府斥巨资将起义门修葺一新[1],同时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风雨长廊、楚望亭、首义烽火石刻等景点,扩大为红色旅游景区。

事实速览 起义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起义门
Thumb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11年
编号7-1801-5-194
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
关闭
Thumb
起义门的位置

历史沿革

Thumb
当年镶嵌在起义门城楼上方的石额(残缺)

中和门(现起义门),是武昌城九座城门之一。自公元223年孙权开始修建武昌城始,到清末武昌城已形成了拥有大东门(宾阳门,位于今大东门立交桥附近);小东门(忠孝门,位于大东门以北几百米处};武胜门(位于今得胜桥街口附近);汉阳门(位于今曾家巷附近);平湖门(位于平湖门水厂附近);文昌门(今武船北门所在地);望山门(今武船东门);保安门(位于今保安街);中和门(即今起义门所在地)的城墙体系。1911年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熊秉坤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1926年9月,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兵临武昌城下,由于城墙防卫坚固,久攻不下;北伐军胜利后,将城垣拆除,武昌城被毁,因纪念武昌起义,仅余下中和门。解放后,中和门历经战火几近塌弛。1981年,城楼在原址修复,叶剑英元帅题写了“起义门”匾额[2]。201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斥资将起义门修茸一新,以弘扬“辛亥精神[3]

辛亥烽火

1911年10月10日夜,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熊秉坤在其驻地(武昌城南中和门附近)击毙了前来阻挠的清军军官,带领群龙无首的新军士兵冲入楚望台军械库,在获得武装后攻破中和门、进入武昌。进而拉开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帷幕。

参见

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