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之另一種稱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台湾)(英语: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是第11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于2005年后,在总统府、外交部、行政院新闻局等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使用的中华民国非法定称谓之一。其中,“中华民国”为法定的正式国号,括弧内的“台湾”作为加注。该英文加注的作法持续沿用至今。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3年12月7日) |
根据总统府公共事务室在修改之初所做的特别说明,外国人常将“中华民国”(英语:Republic of China)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英语: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混淆而造成不便困扰,加注“台湾”是为做合理而明确的区别[1]。
2008年马英九政府上台后,各级政府网站上的“台湾”中文加注陆续去除,但仍保留英语的“Taiwan”字样至今[2],对外指中华民国代表台湾。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后,多次在官方场合称中华民国台湾,中英称谓转趋相同。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仅实际控制台澎金马等岛屿。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令中华民国失去“中国”(China)的代表权。随着日本、美国、韩国与中华民国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逐渐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称,而“台湾”逐渐成为中华民国的通称。
2002年5月11日台湾正名运动正式启动,目标为去除全部具有“中华民国代表中国”含义之名称。2003年9月起,中华民国护照封面加注台湾英文“TAIWAN”。[3]
2005年7月30日,中华民国总统府公共事务室宣布,中华民国总统府网站于“中华民国”国名之后,以括弧加注“台湾”。该单位表示加注之原因,乃是因外界人士易把“中华民国”误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故造成各界困扰和不便;并造成许多国际人士或网友误以为该网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官方网站,而把写给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信寄到这里。在加注“台湾”的同时,总统府英文网页则也相应地改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4]
2005年7月,中华民国总统府首次在国名“中华民国”后加注“台湾”,也是台湾正名运动的步骤之一。总统府首先使用后,中华民国外交部及当时的新闻局等政府部门跟进,中华民国驻外国大使馆也如此使用。其他机关如中华民国交通部并未在其网站上加注。此外,“中华民国(台湾)”亦于部分官方文件中沿用。[5]
2007年7月,总统府及外交部英文网页及相关文件,则又将国名补充词之用(Taiwan)的括号去除,并扩大台湾的英文字体与颜色;惟中文相关网站或文件未予更动。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上任中华民国总统之后,总统府及外交部网站中的“中华民国”后加注的“台湾”已经被移除,仅保留英文国名后面的Taiwan字样。[2]
民进党籍政治人物杨长镇曾投书自由时报提议,把中华民国的英文国名“Republic of China”改成“Republic of Chunghwa”,把“China”撤下[6];2016年6月,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在立院质询外交部长李大维时,提议将中华民国参加国际组织使用的如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TPKM)等英文名称统一为Chung Hwa Min Kuo(中华民国音译),但结果都不了了之[7]。
2017年,蔡英文执政期间,立法院网站将英文名“The Legislative Yua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8]改为“Legislative Yua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9],且蔡英文多次提到“中华民国台湾”[10][11],并称“中华民国台湾”是现在台湾最大的共识[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