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於1912年-1928年間的政府首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是中华民国国务院的首长,也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首脑。有些国务总理名义上曾代行“中华民国大总统”职权,但大权一般掌握在军阀手上。此外,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时,曾将国务总理改设为“国务卿”,此处亦一并收录。1928年6月,国民政府于名义上统一中国,将政府首脑从国务总理改为行政院院长至今。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大总统需任命一个以总理为首的内阁。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任期 | 政党 | 离职原因 | 时任大总统 | |
---|---|---|---|---|---|---|---|
到任时间 | 卸任时间 | ||||||
1 | ![]() |
唐绍仪 (1862–1938) |
1912年3月13日 | 1912年6月27日(106天) | 北洋军阀 | 因任命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事与袁世凯总统不和而辞职 | ![]() ![]() 孙文 、 袁世凯 (1866–1925) (1859–1916) |
代理 | ![]() |
陆徵祥 (1871–1949) |
1912年6月27日 | 1912年6月29日 | 无党籍 | 代理任期结束,转为正任 | ![]() 袁世凯 |
2 | 1912年6月29日 | 1912年9月22日(87天) | 因被临时参议院弹劾失职,愤而称病辞职 | ||||
代理 | ![]() |
赵秉钧 (1859–1914) |
1912年8月20日 | 1912年9月25日 | 北洋军阀 | 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 |
3 | 1912年9月25日 | 1913年7月16日(330天) | 因涉嫌宋教仁遇刺案称病辞职,至7月16日始奉准辞职 | ||||
代理 | ![]() |
段祺瑞 (1865–1936) |
1913年5月1日 | 1913年7月17日(77天) | 因爆发二次革命前往湖北任都督,兼湖南都督,率军镇压 | ||
![]() |
朱启钤 (1871–1964) |
1913年7月17日 | 1913年7月19日(2天) | 代理任期结束 | |||
![]() |
段祺瑞 | 1913年7月19日 | 1913年7月31日(12天) | 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 |||
4 | ![]() |
熊希龄 (1870–1937) |
1913年7月31日 | 1914年2月12日(196天) | 因财政困难而辞职 | ||
代理 | ![]() |
孙宝琦 (1867–1931) |
1914年2月12日 | 1914年5月1日(78天) | 袁世凯废止国务院官制而去职 |
1914年5月1日,北洋政府将国务院改为政事堂,直属于大总统府;总理改称国务卿。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任期 | 政党 | 辞职原因 | 时任大总统 | |
---|---|---|---|---|---|---|---|
到任时间 | 卸任时间 | ||||||
5 | ![]() |
徐世昌 (1855–1939) |
1914年5月1日 | 1915年10月27日(1年179天) | 北洋军阀 | 因不满袁世凯实行帝制而请辞 | ![]() 袁世凯 |
代理 | ![]() |
陆徵祥 | 1915年10月27日 | 1915年12月21日 | 无党籍 | 奉命真除 | |
6 | 1915年12月21日 | 1916年3月21日(91天) | 因袁世凯帝制失败,改组内阁而去职 | ||||
7 | ![]() |
徐世昌 | 1916年3月21日 | 1916年4月22日(32天) | 北洋军阀 | 与各地督军谋和不成而辞职 | |
8 | ![]() |
段祺瑞 | 1916年4月22日 | 1916年6月29日(68天) | 黎元洪继任总统,内阁改组 | ![]() ![]() 袁世凯 → 黎元洪 (1859–1916) (1864–1928) |
1916年6月29日,北京政府重建国务院,恢复国务总理一职,由大总统任命,但权力由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一度形同议会制。
1917年7月1日,张勋领导军队在北京发动兵变,推动清废帝溥仪复辟重登大宝,是为“张勋复辟”。当日,张勋被溥仪任命为政务总长及首席议政大臣。但此次帝制复辟在7月12日宣告失败,段祺瑞在7月14日复任国务总理。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于名义上统一中国,国务总理一职被行政院院长取代。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任期 | 政党 | 辞职原因 | 时任大总统 | |
---|---|---|---|---|---|---|---|
到任时间 | 卸任时间 | ||||||
9 | ![]() |
段祺瑞 | 1916年6月29日 | 1917年5月23日(328天) | 进步党 | 因参战案与黎元洪总统政见不和而被免职 | ![]() 黎元洪 |
代理 | ![]() |
伍廷芳 (1842–1922) |
1917年5月23日 | 1917年6月12日(20天) | 因拒解散国会命令而被免职 | ||
10 | ![]() |
李经羲[注 1] (1857–1925) |
1917年5月28日 | 1917年7月2日(35天) | 因张勋复辟而解职 | ||
代理 | ![]() |
江朝宗 (1861–1943) |
1917年6月12日 | 1917年6月24日(12天) | 因国务总理李经羲正式就职而解职 | ||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复辟 | |||||||
11 | ![]() |
段祺瑞 (1865–1936) |
1917年7月14日 | 1917年11月22日(131天) | 皖系军阀 | 与代总统冯国璋就“统一中国”方式政见不和,令准辞职 | ![]() 冯国璋 (1859–1919) |
代理 | ![]() |
汪大燮 (1859–1929) |
1917年11月22日 | 1917年11月30日(8天) | 直系军阀 | 国务院改组,新阁组成 | |
12 | ![]() |
王士珍 (1861–1930) |
1917年11月30日 | 1918年2月20日(82天) | 皖系军阀 | 因病请辞 | |
代理 | ![]() |
钱能训 (1869–1924) |
1918年2月20日 | 1918年3月23日(31天) | 冯国璋大总统被迫复任命段祺瑞为总理,因辞兼职 | ||
13 | ![]() |
段祺瑞 | 1918年3月23日 | 1918年10月10日(201天) | 因徐世昌大总统倡议和平,自知武力统一不容于国人而辞职 | ||
代理 | ![]() |
钱能训 | 1918年10月10日 | 1918年12月20日 | 奉命真除国务总理 | ![]() 徐世昌 | |
14 | 1918年12月20日 | 1919年6月13日(246天) | 因五四运动影响,内阁总辞 | ||||
代理 | ![]() |
龚心湛 (1871–1943) |
1919年6月13日 | 1919年9月24日(103天) | 因不堪直系吴佩孚电斥而请辞兼职 | ||
![]() |
靳云鹏 (1877–1951) |
1919年9月24日 | 1919年11月5日 | 奉命真除国务总理 | |||
15 | 1919年11月5日 | 1920年7月2日(282天) | 因受安福系压迫而请辞,至7月2日始奉准免职 | ||||
代理 | ![]() |
萨镇冰 (1859–1952) |
1920年5月14日 | 1920年8月9日(87天) | 内阁改组,新阁成立 | ||
16 | ![]() |
靳云鹏 | 1920年8月9日 | 1921年5月14日 | 为排除安福系人员改组内阁,内阁总辞 | ||
17 | 1921年5月14日 | 1921年12月18日(218天) | 因与大总统徐世昌为人事安排发生矛盾辞职 | ||||
代理 | ![]() |
颜惠庆 (1877–1950) |
1921年12月18日 | 1921年12月24日(6天) | 直系军阀 | 内阁改组,新阁成立 | |
18 | ![]() |
梁士诒 (1869–1933) |
1921年12月24日 | 1922年5月5日(132天) | 交通系 | 初因直系将领反对,于1月25日请假出京,至直奉战争失败被免职 | |
代理 | ![]() |
颜惠庆 | 1922年1月25日 | 1922年4月8日(73天) | 直系军阀 | 鉴于直奉战争,而请辞兼代之职 | |
![]() |
周自齐 (1869–1923) |
1922年4月8日 | 1922年6月11日(64天) | 皖系军阀 | 新总统黎元洪复任,新阁成立而辞 | ![]() ![]() 徐世昌 → 周自齐 (1855–1939) (1869–1923) | |
19 | ![]() |
颜惠庆 | 1922年6月11日 | 1922年8月5日(55天) | 直系军阀 | 以国会复会,看守内阁到期为由请假出京,而后改组内阁而辞 | ![]() 黎元洪 |
代理 | ![]() |
王宠惠 (1881–1958) |
1922年7月31日 | 1922年9月19日(50天) | 直系军阀 | 内阁改组,新阁成立 | |
20 | ![]() |
唐绍仪 (1862–1938) |
1922年8月5日 | 1922年9月19日(45天) | 北洋军阀 | 因畏直系势盛,终未敢就职,而后内阁改组而辞 | |
21 | ![]() |
王宠惠 | 1922年9月19日 | 1922年11月29日(71天) | 直系军阀 | 罗文干案发生后,乃通电请辞 | |
22 | ![]() |
汪大燮 | 1922年11月29日 | 1922年12月11日(12天) | 因不为直系津保派所欢迎,旋即辞职 | ||
代理 | ![]() |
王正廷 (1882–1961) |
1922年12月11日 | 1923年1月4日(24天) | 无党籍 | 内阁改组,新阁成立 | |
23 | ![]() |
张绍曾 (1879–1928) |
1923年1月4日 | 1923年6月13日(160天) | 北洋军阀 | 因直系军阀倒黎元洪而辞职 | ![]() ![]() 黎元洪 → 高凌霨 (1864–1928) (1870–1940) |
代理 | ![]() |
李根源 (1879–1965) |
1923年6月13日 | 1923年9月13日(92天) | 皖系军阀 | 被黎元洪任命,但未获直系军阀承认 | ![]() 高凌霨 |
![]() |
高凌霨[注 2] (1870–1940) |
1923年6月14日 | 1923年10月12日 | 曹锟贿选总统就职后,即行辞职 | ![]() ![]() 高凌霨 → 曹锟 (1870–1940) (1862–1938) | ||
1923年10月12日 | 1924年1月12日(212天) | 新阁成立,去职 | ![]() 曹锟 | ||||
24 | ![]() |
孙宝琦 (1867–1931) |
1924年1月12日 | 1924年7月2日(172天) | 北洋军阀 | 与财长王克敏互排挤,因曹锟左袒王克敏而辞职 | |
代理 | 顾维钧 (1888–1985) |
1924年7月2日 | 1924年9月14日(74天) | 无党籍 |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内阁改组,去职 | ||
25 | ![]() |
颜惠庆 | 1924年9月14日 | 1924年10月31日(47天) | 直系军阀 | 任期届满 | |
26 | ![]() |
黄郛 (1880–1936) |
1924年10月31日 | 1924年11月24日(24天) | 因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 ![]() ![]() 曹锟 → 黄郛 (1862–1938) (1880–1936) | |
不设国务总理 (1924年11月24日-1925年12月26日) |
![]() 段祺瑞 (1865–1936) | ||||||
27 | ![]() |
许世英 (1873–1964) |
1925年12月26日 | 1926年3月4日(68天) | 皖系军阀 | 因不满段祺瑞之所为而请辞 | |
代理 | ![]() |
贾德耀 (1880–1941) |
1926年2月15日 | 1926年3月4日 | 新任内阁总理 | ||
28 | 1926年3月4日 | 1926年4月20日(64天) | 随段执政下野而辞职 | ||||
代理 | ![]() |
胡惟德[注 3] (1863–1933) |
1926年4月20日 | 1926年5月13日(23天) | 无党籍 | 新任内阁总理 | ![]() 胡惟德 |
29 | ![]() |
颜惠庆 [注 4] | 1926年5月13日 | 1926年6月22日(40天) | 直系军阀 | 因奉系反对,于正式内阁会议后,即行辞职 | ![]() 颜惠庆 |
代理 | ![]() |
杜锡珪 (1874–1933) |
1926年6月22日 | 1926年10月1日(101天) | 因奉系反对,于正式内阁会议后,即行辞职 | ![]() 杜锡珪 | |
![]() |
顾维钧 | 1926年10月1日 | 1927年1月12日 | 无党籍 | 改为正任 | ![]() 顾维钧 | |
30 | 1927年1月12日 | 1927年6月16日(258天) | 呈请辞职 | ||||
代理 | ![]() |
胡惟德 | 1927年6月16日 | 1927年6月20日(4天) | 新任内阁总理 | ![]() 胡惟德 | |
31 | ![]() |
潘复 (1883–1936) |
1927年6月20日 | 1928年6月3日(349天) | 奉系军阀 | 因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所杀而解职 | ![]() 张作霖 (1875–1928)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