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英语: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League 2[注 1],通称China League Two),简称中乙中乙联赛,是中国足球联赛的第三级联赛。目前的赛制开始于中国足球协会2003年底推行的中国联赛赛制改革,位列中超中甲之后,改革后的中乙联赛于2004年开始首个赛季,不设降级制度。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可自由报名参加,但需要通过中国足协的相关注册手续及符合其它相关标准要求(如赛场设施、人员配置等),才可获得参赛资格。历史上,2004年改革之前的该赛事也称乙级联赛,也是第三级联赛,所不同的是当时列于两组别的甲级联赛(甲A联赛甲B联赛)之后。

事实速览 成立年份, 国家/地区 ...
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
upright={{{upright}}}
成立年份1956年(第二级
1989年(第三级
国家/地区 中国
所属联盟中国足球协会AFC成员)
球队数目16队
联赛等级第3级
升级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
降级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
国内杯赛中国足协杯
应届冠军广东广州豹
2024年
网站www.csl-china.com#/zynews
2025年中国足球乙级联赛
关闭

从2011年开始中国足协不再将中乙联赛限定为职业联赛,除了职业俱乐部之外,还允许各省市区的全运队参加比赛。同时,转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取消了转会名额的限制(只限乙级联赛)。只要是在联赛开始前转入的队员均不占转会名额,但是二次转会时只允许转入三名队员,每支球队总人数不允许超过35人。

中国足协曾计划在2015年对中乙联赛进行扩军,预计参赛俱乐部数量从参加2014年中乙联赛的17支增加至18-22支。除参加2014年中乙联赛和2014年从中甲联赛降入中乙联赛的俱乐部外,新的参赛名额将从参加2014年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的俱乐部中按成绩优先产生,但最终2015年赛季参赛球队只有16支。不过,中国足协对中乙联赛的扩军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得以实施。2019年中乙联赛共有32支球队参赛,然而2018年后大量俱乐部解散,而中国足协在2020年开始放弃从业余联赛中大量递补俱乐部,32队的规模仅维持了一年。

联赛历史

专业足球时期的乙级联赛始自1956年,位于甲级联赛之下,为中国足球第二级联赛。1989年,甲级联赛分为甲A联赛甲B联赛2组,乙级联赛成为第三级联赛。1994年实行职业化改革,2004年改制为目前的赛制。

赛制沿革

2004年中国联赛赛制改革,中乙联赛预赛阶段分为南北两个赛区, 分别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全国总决赛阶段则采用主客场淘汰制,所有比赛不准俱乐部使用外援,每支球队25岁以上的队员不能超过5名。中乙联赛决赛阶段为两个赛区的前四名组成的杯赛。八强赛和半决赛为主客场淘汰赛,决赛和季军争夺赛为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主场由参赛两队主场抽签产生。具体分组为上半区:A1对B4,A3对B2;下半区:A2对B3,A4对B1。

2007年改变赛制,由原来预赛南北每区前四名球队晋身八强淘汰赛(两回合合计),改为两支预赛冠军直接进入四强赛;每区第2至4名球队加上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亚军共八支球队展开主客场淘汰赛决出前两名进入四强赛。决赛(于四强赛两支胜方的球队争夺),亦设有季军战(由两支于四强赛落败的球队争夺),而联赛的冠亚军(2007赛季为前三名)获得下赛季季升上中甲联赛的资格。

2010年,由于参加联赛的球队为改制后最少,仅有10队。中乙联赛首次采用四循环赛制,也就是每赛区的两支球队之间预赛要对阵四次,分别打两个主场和两个客场。预赛每区前三名球队晋身的全国总决赛阶段采取赛会制,中国足协又取消了大学生联赛前两名的参赛资格。预赛两个赛区的冠军直接进入四强。北区亚军对阵南区季军,南区亚军对阵北区季军,经双回合对阵来争夺另外两个四强名额。四强赛采用双回合淘汰赛,获胜的前两名球队获得来季升上中甲联赛的资格。

2011年,赛制恢复为2007年之前的赛制。

从2015年起为加强中乙联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对中乙联赛参赛资格进行限制:除上年参赛球队及中甲降级球队外,其余中乙参赛名额将从上年业余联赛比赛球队中按成绩优先产生,并且取消了一个赛季只能允许注册5名25岁以上球员的规定,并逐步扩军至32队。中乙联赛的规模在2019年达到目标,但由于每年都有多家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中乙联赛的扩军基本上依靠大规模从业余联赛递补球队,如2022年中超冠军武汉三镇,就是以2018年中冠总决赛第11名身份递补中乙联赛。

历年冠名赞助

  • 2004年-2015年:无赞助商冠名
  • 2016年-2017年:北京同道伟业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赞助商费用三千万人民币
  • 2018年:吉林珍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商费用四千万人民币
  • 2019-2022年:无赞助商冠名

曾取消举办联赛的年度

历史上下列年度未举行乙级联赛:

参赛球队

2024赛季参赛球队

历届从中乙升级球队

历届从中甲降级球队

更多信息 球季, 俱乐部名称 ...
球季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名称
2005年 东莞东城 西安安馨园
2006年 哈尔滨国力
2007年 湖南湘军
2008年 呼和浩特
2009年 烟台毅腾
2010年 青岛海利丰 四川智谷
2011年 南京有有
2012年 贵州智诚
2013年 呼和浩特东进
2014年 重庆 贵州智诚
2015年 沈阳中泽 广东日之泉 成都天诚
2016年 北京理工 江西联盛
2017年 青岛中能 湖南湘涛
2018年 保定容大 云南丽江
2019年 延边富德 浙江毅腾1 大连超越
2020年 梅县铁汉生态 四川尖庄 辽宁沈阳宏运 上海申鑫
2021年 泰州远大 内蒙古中优 北京人和
2022年 贵州
2023年 昆山 陕西长安竞技 淄博蹴鞠 北京北体大 新疆天山雪豹 北京理工
2024年 济南兴洲 丹东腾跃
2025年 无锡吴钩 江西庐山 广州
关闭

^ 注解1:因浙江毅腾足球俱乐部的基地,不符合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2018年版)准入规程规定,未通过中国足协2019年中甲准入审查,而降级至2019年中乙联赛,其中甲资格由2018赛季中甲第16名新疆天山雪豹足球俱乐部递补。

历届从中冠升级球队

历届从中乙降级或退出及取消资格球队

更多信息 球季, 俱乐部名称(北区) ...
关闭

^ 注解1:因未过2015年中乙准入程序,而宣布解散。
^ 注解2:天津京铁火车头足球俱乐部在2016年中乙联赛获得北区第7,年度第13名,但因俱乐部经营举步维艰,而宣布退出。
^ 注解3:2017年中乙升降级附加赛中,沈阳东进1比2不敌拉萨城投;包头草上飞5比7负于延边北国而降级,但因为成都钱宝和上海聚运动退出,实际未降级。
^ 注解4:因未按时付清球员薪资,被中国足协处罚取消联赛注册资格。
^ 注解5:深圳雷曼人人足球俱乐部在2018年中乙联赛获得南区第4,年度第5名,但因俱乐部投资人投资方向调整,决定退出2019年中乙联赛,并解除了旗下所有球员的劳动合同。
^ 注解6:珠海琴澳在赛季开始前退出2023年中乙联赛,湖南湘涛得以递补。

历届冠军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