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好市 (德岛县)
日本德島縣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好市(日语:三好市/みよしし Miyoshi shi)是位于日本德岛县西部的城市,也是县内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划[2],约占德岛县总面积的17.4%[3]。境内约86%的面积被山覆盖,南部的剑山位于剑山国定公园的范围内[3],吉野川由南往东流经市中心[4],并在河川中游形成大步危与小步危等自然景点[5]。当地因接近四国地区的地理中心,因此自古以来便相当繁荣,是陆运与河运的交通要地[5]。现今的三好市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仅需1至2小时的高速公路车程,便可抵达四国各县的县厅所在地[3]。
Remove ads
Remove ads
地理
三好市北部为海拔800至100米的赞岐山脉,南部则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四国山地的陡峭山岳,包括西日本地区的第二高山,海拔1955米的剑山[3]。中央构造线以东西向通过三好市北部的三野町与池田町[7]。
三好市的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的海拔落差接近1900米,因此各地的气温与降雨量具有相当大的差异[5]。池田地区的年均温为14.1度,年降雨量为1389毫米;东祖谷地区的年均温为12度,年降雨量则为800毫米至2209毫米不等[5]。冬季时山区的积雪深度可达1米以上。
历史
现在的三好市辖区在令制国时期属于阿波国美马郡,在9世纪时新设立为三好郡(除南部山区的祖谷地区)。相传在12世纪末平家在屋岛之战战败后,有许多平家落人逃至祖谷地区避难[8][9]。
13世纪清和源氏的分支小笠原氏担任阿波国守护[10],据说是小笠原氏后代的三好氏以三好郡为根据地[11],将势力扩张至整个阿波国,并往北进入当时日本的政治中心近畿地区。天文3年(1534年),细川氏的家臣三好长庆奉命担任摄津国的守护代,并于天文8年(1539年)将越水城作为居城[12]。之后三好长庆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使三好氏的势力范围扩大至近畿地方,其范围包括河内、大和、淡路与丹后等共10国[13]。随后三好氏的势力随着三好长庆去世而开始衰退。天正10(1582)年,三好氏被土佐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击败[10]。长宗我部元亲以此地的白地城作为统治整个四国的根据地。天正13年(1585年),蜂须贺家政因在四国征伐中立下战功,而被丰臣秀吉获封阿波国17多万石[14][15][16],三好郡便成为德岛藩蜂须贺氏的领地,并由蜂须贺氏统治直到江户时代。
1871年实施废藩置县后,曾先后隶属德岛县、名东县、高知县,直到1880年后恢复隶属德岛县至今。1879年实施郡区町村编制法,现在的三好市范围在当时分属:三好郡三野村、箸藏村、佐马地村、山城谷村、三名村、三绳村、池田村、井川村、井内谷村、美马郡西祖谷山村、东祖谷山村,共11个村。经历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并后,这11个村被整并为池田町、三野町、山城町、井川町4町及未曾参与任何整并的西祖谷山村、东祖谷山村2村。[17]
在21世纪初的平成大合并中,当时属三好郡下的6町2村原被规划为分成东西两个区域分别合并,但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原属东部区域的井川町和三野町决定加入西部区域的整并,成为4町2村的合并[18],三加茂町与三好町另外合并为东三好町,位于东侧的三野町,因东三好町阻隔形成飞地;合并后的新名称原本有取自三好郡郡名的“三好市”,和取自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划池田町町名的“阿波池田市”两个方案,经投票后决定以“三好市”作为新名称。
在2010年,位于爱知县西加茂郡的三好町改制为市时,原本希望直接使用原町名“三好”作为改制后的市名,但由于当时德岛县的三好市已经成立,爱知县三好町改制后改使用“三好”的平假名“みよし”做为城市名称,但该市的中文译名仍然是相同的“三好市”。而广岛县三次市的日语发音同为“みよし”。
行政
交通
空中交通方面由于位于四国的中间区域,可前往香川县高松机场、德岛县德岛飞行场及高知县高知机场搭机。铁路方面,主要车站为阿波池田车站,同时为为土赞线转乘德岛线列车的起点车站,四国旅客铁道的土赞线及德岛线都在佃车站交会。大步危车站为大步危、吉野川、祖谷溪、祖谷温泉、蔓桥、小便小僧等景点的车站。德岛自动车道以东西向通过辖内北部的主要市区。
-
阿波池田车站
-
佃车站
-
辻车站
-
坪尻车站
-
三绳车站
-
阿波川口车站
-
大步危车站
-
小步危车站
- 高速道路
观光

教育
- 大学设施
-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附属斜面灾害研究中心德岛山崩观测所
- 高等学校
- 德岛县立池田高等学校
- 德岛县立三好高等学校
- 德岛县立辻高等学校
姊妹、友好城市
为2006年合并前各町村的姊妹、友好城市
当地出身之人物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