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堵区(台湾话:Tshit-tóo-khu)位于台湾基隆市最西端,是基隆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由于基隆港附近腹地有限,加上七堵车站成为台铁西部干线对号列车的主要起点和终点站,基隆市政府已将七堵定位为基隆副都心。
历史
七堵原是台湾原住民族巴赛族居住的区域。 清治时期汉人为防原住民侵袭,于居住地外围设置土墙,土墙一丈称为“板”,五板称为“堵”。 七堵位于第七个防御据点,故以此为名[1]:。清领时期1684年,七堵隶属诸罗县。1723年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1731年复改隶新成立的淡水厅。1875年设立台北府后,七堵改隶新成立的基隆厅,属石碇堡。
日治时期1895年,七堵隶属台北县基隆支厅,一部分属五堵区,一部分属暖暖区,一部分则属玛陵坑区。1897年改隶水返脚办务署。1900年,将水返脚办务署裁撤并入基隆办务署。1901年,基隆办务署改制为厅,七堵隶属基隆厅,一部分属第十八区,一部分属第十九区,一部分则属第二十区。1905年,第十八、十九、二十区分别改名为“五堵区”、“暖暖区”、“玛陵坑区”。1909年,基隆厅并入台北厅。1920年,将五堵区、暖暖区、玛陵坑区合设立七堵庄,属台北州基隆郡[2]:3。七堵庄辖七堵、草滥、六堵、五堵、友蚋、玛陵坑、莺歌石、港口、碇内、暖暖、八堵等11个大字[2]:3-4。
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隶属台北县基隆区七堵乡,下辖21个村。1947年1月裁撤基隆区,七堵乡改直隶于台北县;1月18日,配合基隆市政府扩大市政建设,七堵乡划入基隆市并改制为区[3],各村改制为里。1949年2月1日,将七堵区暖暖、八堵等地划出暖暖区[2]:5。之后七堵区行政区域历经七次调整与变更[2]:5-6。1980年,基隆市政府于莺歌石兴建国民住宅(即今安乐社区),莺歌石及附近的港口地区人口激增。1988年3月1日,七堵区将安乐社区的三民里等六里划归于安乐区[2]:6。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60,283 | — |
1986 | 71,140 | +18.0% |
1991 | 51,885 | −27.1% |
1996 | 56,181 | +8.3% |
2001 | 56,069 | −0.2% |
2006 | 55,111 | −1.7% |
2011 | 54,711 | −0.7% |
2016 | 54,103 | −1.1% |
2021 | 53,276 | −1.5% |
来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据基隆市政府民政处统计,2024年底七堵区户数约2.3万户,人口约5.3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百福里与玛东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121人与320人,其中玛东里也是基隆市人口最少的里[4]。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政治
七堵区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七堵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基隆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秘书之下,设有4课1室等5个内部单位及1名人事管理员[6]。七堵区为基隆市第七选区,在基隆市议会31席市议员中,七堵区共选出4席区域市议员(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议员)[7]。
七堵区的行政区划辖有玛南里、玛东里、玛西里、实践里、富民里、永安里、永平里、自强里、八德里、正光里、友一里、友二里、正明里、长兴里、长安里、泰安里、百福里、堵南里、堵北里、六堵里等20个里,共计412邻[8]。
教育
- 基隆市立明德国民中学
- 基隆市立百福国民中学
- 基隆市七堵区七堵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尚仁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堵南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复兴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五堵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长兴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华兴国民小学
- 基隆市七堵区玛陵国民小学
交通
庙宇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