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粒子(英文:Beta particle),也被称作β射线β辐射,为β衰变时从原子核放射出的高能、高速的电子正电子。β衰变可分为β衰变β+衰变,分别产生电子正电子[2]

事实速览 组成, 符号 ...
β粒子
β衰变
组成电子(负β衰变)
正子(正β衰变)
符号β
β(负β衰变)
β+(正β衰变)
电荷+1 e(正β衰变)
-1 e(负β衰变)
CAS号12587-47-2  checkY
关闭
原子核构成的α射线很容易被一张纸挡住。由电子正电子组成的β射线可以被铝板挡住,但γ射线则需要用铅或混凝土等高密度的材料才能阻挡[1]

能量为0.5 MeV的β粒子大约有1米的射程,其距离取决于粒子能量。

β粒子是一种电离辐射,从辐射防护英语radiation protection的角度来说,它被认为比γ射线更容易游离,但比α粒子更不易游离。游离性越强,对生物组织的危害更大,穿透力则越低。

β衰变的形式

β−衰变(发射电子)

Thumb
β衰变。图中一个负电子从原子核放出。一个反中微子会和电子一起放出。右下:自由中子衰变会产生一个质子、电子(β射线)和反电中微子

一个拥有过量中子的不稳定原子核可能发生β衰变,使中子转变成质子、电子和反电中微子(中微子的反粒子):


n

p
+
e
+
ν
e

这个过程由弱相互作用产生。中子放出W玻色子变成质子。从夸克的尺度来看,d夸克经由放出W玻色子变成u夸克,使中子(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变成质子(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W玻色子则衰变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核子反应堆中制造的多中子核裂变产物时常发生β衰变。自由中子也会透过这个过程衰变。这两种途径让反应堆的燃料棒产生大量的β射线和反中微子。

β+衰变(发射正电子)

一个拥有过量质子的不稳定原子核可能发生β+衰变,使质子转变成中子、正电子电中微子


p

n
+
e+
+
ν
e

只有当子核结合能的绝对值比母核的大时,核内才会发生β+衰变(意即,子核处于低能级)。

β衰变图

Thumb
铯-137衰变图,刚开始进行β衰变时。137Cs的661 KeV伽马尖峰其实是由放射性子核素放出

右方的衰变图表展示了铯-137的β衰变。137Cs以其在661 KeV的伽马尖峰而著名,但那其实是由放射性子核素137mBa放出。此图表展示了放射线的种类、能量,相对含量和衰变后的子核素。

磷-32,一个β粒子放射物,经常用于药物治疗,其有14.29天的短暂半衰期[3],并经过β衰变转变为硫-32,如下方的核反应:

32
15
P
32
16
S1+
+
e
+
ν
e

此衰变会放出1.709 MeV的能量[3]电子的平均动能约为0.5 MeV,几乎无法探测的反电中微子则带有剩余的能量。和其他放射出β射线的核素相比,电子含有中等的能量。它可以被1米的空气或5厘米的亚克力阻挡。

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

Thumb
TRIGA反应池发出的切连科夫辐射是由比水中光速(相位速度)还快的高速β粒子造成的(即真空中光速的75 %)

放射物最常放出的三种辐射:α、β和γ当中,β的穿透力和游离性皆为中间值。虽然不同放射性物质发射的β粒子能量不同,大部分的β粒子都可以被几厘米的抵挡。然而,这不代表它可以阻挡所有的β放射性同位素:当它们减速时,β粒子会放出更具穿透力的γ射线。分子量较低的元素制成的挡板会产生低能量的γ,使得他们的防护能力比起以铅这类高分子量元素为材料的挡板更有效。

因为β射线是由高能粒子组成,它的游离性比γ更强。当β粒子穿过物质时,它会因电磁相互作用而减速而可能发出制动辐射

在水中,核裂变产物发出的β射线的速度可能超过水中的光速(即真空中光速的75 %),[注 1]并因此在通过水时发出蓝色的切连科夫辐射。如右图,我们可以透过覆盖反应堆的水观察从泳池反应堆的燃料棒发出的强烈β射线。

侦测与测量

β粒子对物质的游离和激发效应是辐射探测仪侦测及测量β辐射的基本过程。气体的游离被用于电离室英语ionization chamber盖革计数器闪烁体的激发则被用于闪烁计数器英语scintillation counter。下方的表格展示了以SI和非SI制表示的辐射量:

更多信息 名称, 单位 ...
与电离辐射相关的量
名称 单位 符号 导出量 年分 换算成SI
放射性活度 (A) 贝克勒尔 Bq s−1 1974 SI 单位
居里 Ci 3.7 × 1010 s−1 1953 3.7×1010 Bq
卢瑟福 Rd 106 s−1 1946 106 Bq
辐射暴露英语Radiation exposure (X) 库仑/千克 C/kg C⋅kg−1 1974 SI 单位
伦琴 R erg / 0.001293 g 1928 2.58 × 10−4 C/kg
吸收剂量 (D) 戈瑞 Gy J⋅kg−1 1974 SI 单位
尔格/ erg/g erg⋅g−1 1950 1.0 × 10−4 Gy
雷德英语rad (unit) rad 100 erg⋅g−1 1953 0.010 Gy
等效剂量 (H) 西弗 Sv J⋅kg−1 × WR 1977 SI 单位
雷姆 rem 100 erg⋅g−1 x WR 1971 0.010 Sv
有效剂量英语Effective dose (radiation) (E) 西弗 Sv J⋅kg−1 × WR × WT 1977 SI 单位
雷姆 rem 100 erg⋅g−1 × WR × WT 1971 0.010 Sv
关闭
Thumb
在异丙醇云室中探测到β射线(加入人工材料锶-90后)
  • 戈瑞(Gy)是吸收剂量的SI单位,其代表被照射的材料储存的辐射能量。对β射线来说其量值与以西弗为单位的等效剂量相同,其表示低等辐射对人体组织的随机生物效应。对β来说,辐射能从吸收剂量转换成等效剂量的换算因子为1,α粒子则是20,因子越大,其游离性越高,对生物组织危害越大。
  • 雷德英语rad (unit)是吸收剂量的CGS单位,仑目则是等效剂量的CGS单位,通常由美国使用。

应用

β粒子可以用于治疗如眼癌英语Eye neoplasm骨癌,它也能用作追踪器。锶-90是最常用来制造β粒子的材料。

β粒子也可用于产品厚度的品管,如以滚轴系统制成的。部分的β粒子在射向产品时会穿过去。如果产品太薄或太厚,其吸收的辐射量也会不同。监管品质的仪器便会透过辐射量调整产品厚度。

氚管,一种发光设备,含有磷光体。当氚衰变时,它会放出β粒子;β粒子打中磷光体,使磷光体发出光子,就像是电视中的阴极射线管一样。这种光源不需要外加能量,只要氚还在,光就不会熄灭(磷光体也不会自己产生化学变化);其产生的光会在12.32年,也就是氚的半衰期后降为一半。

同位素放射性标记物的β+(正电子)衰变是正电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PET scan)中正电子的来源。

历史

贝克勒尔在做荧光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会发出一种像X光一样无法阻挡的辐射,让被黑色包装纸包住的底片曝光。

拉赛福继续做这些实验并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辐射:

  • α粒子并没有在贝克尔底片上出现,这是因为它们很容易被黑色包装纸吸收;
  • β粒子的穿透力是α粒子的100倍。

拉赛福于1899年发表他的实验成果。[4]

1900年,贝克勒尔以汤姆森用来研究阴极射线及辨识电子的方法成功测量β粒子的荷质比(e/m)。他发现β粒子和汤姆森所发现的电子的荷质比相同,因此他认为β粒子就是电子。

医学

β粒子可以穿透生物组织并造成DNA的自发性突变

β粒子可以用于化疗以杀死癌细胞。

注释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