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幻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主題,無論是強調其潛在利益的烏托邦式,還是強調其危險性的反烏托邦式。

具有類人智能的機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1872年的小說《埃魯洪》(Erewhon)。

背景

具有類人智能的機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1872年的小說《埃魯洪》(Erewhon)。[1]這部作品借鑒了他在1863年發表的《機器中的達爾文》一文,在那篇文章中,他提出了自我複制機械之意識進化的問題,這些機器可能取代人類成為優勢物種。[2]例如瑪麗·雪萊(Mary Shelley)於1818年創作的《科學怪人》中的生物被認為是人造生物。[3]而這種人造生物的概念也出現在古典時期。[4][5]

人工智能是由機器所展示出的智能,與人類和其他動物展示出的自然智能形成對比。[6]這是科幻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主題,無論是強調潛在利益的烏托邦式,還是強調危險性的反烏托邦式。[7]例如,電影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一直專注於人工智能的題材上,並且在他的電影《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和《異形》系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

1965年,歐文·約翰·古德(I.J. Good)描述了一場智能爆炸,現在通常被稱為技術奇點,在這種爆炸中,「超智能機器」將能設計出更加智能的機器,從而導致創造出智能遠超人類的機器。[9][10]

宇宙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Max Tegmark)已經研究了人工智能的存在所帶來的風險。一旦創建了「超級智能AI」,他提出了十種一旦創建超級智能AI社會可能出現的結局,其中包括一些烏托邦式與一些反烏托邦式結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