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轟(Detonation)是釋放能量的兩種之一。[1]爆轟是超聲速的急烈燃燒,當超聲速的放熱鋒加速通過介質並形成衝擊波鋒。超音速的爆炸亦屬爆轟。[1]另一種釋放能量的方式稱緩燃,兩種方式都有俗稱「爆燃」造成混淆。

爆轟可以發生在固體和液體爆炸,也可以發生在活性氣體。在固體和液體中的爆轟比氣體中的爆轟速度高得多,使得波可以被更細緻地觀測。許多種類的燃料處於氣態、液滴霧態或懸浮塵可發生爆轟。氧化劑包括鹵素、臭氧、過氧化氫和氮氧化物。氣態爆轟通常會發生在燃料和氧化劑的混合比例略低於通常的燃點。乙炔、臭氧、過氧化氫,可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發生爆轟。

爆轟於1881年由兩組法國科學家Marcellin Berthelot, P. Vieille [2] 和 Ernest-François Mallard, Henry Louis Le Chatelier [3] 分別發現。 數學上,David Chapman [4] 於1899預言了這一傳播現象,其後Émile Jouguet [5] [6][7] 在20世紀初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在20世紀四十年代,Zeldovich,von Neumann和Doering對爆轟現象的進一步理解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理論

19世紀末20世紀初,Chapman和Jouguet分別對爆轟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理論是描述氣體中的爆轟現象最簡單的理論,通常被稱為Chapman-Jouguet理論。他們用一組簡單的代數方程來描述爆轟過程放熱鋒與衝擊波的傳播。Zeldovich [8],von Neumann [9] 和Doering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提出了更複雜的爆轟理論,也被稱為ZND理論。

這兩種理論都描述了一維穩態波鋒,20世紀六十年代,實驗發現氣相爆轟通常是不穩定的且具有三維結構,只在平均的意義下可以被這些一維穩態理論所描述。Wood-Kirkwood爆轟理論從一些方面可以彌補這些限制[11]

目前尚無理論能描述這些結構是如何形成和持續的。

應用

在爆炸儀器中,爆轟對周圍區域帶來的損傷主要來源超音速的衝擊波。與爆燃的亞音速熱鋒和較小的最大壓強,爆轟通常更具破壞性,而爆燃則更多用於武器發射。然而爆轟也有一些其他不那麼具有破壞性的應用,比如表面清潔和鍍膜,爆轟焊接等。爆轟脈衝也可用於航天器推進 [12] [13]

引擎和火器

在使用爆燃過程的設備中,意外的爆轟過程會引發一些問題。在內燃機中,這一現象通常稱為爆震或敲缸,這會使得引擎動力輸出減少、過熱甚至部件損壞。在火器中,爆轟可能導致致命的災難和危險。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