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天王梵語Mahābrahmā),又稱大梵天梵語Mahā-brahmā(-deva),義爲偉大的梵天;音譯爲摩訶梵)、梵天主淨天梵童子梵語Brahmā-sanaṃkumāra)、娑婆世界主梵語Brahmā sahāṃpati;音譯爲梵摩三缽),在華語圈又稱為四面神四面佛。「梵」字實際爲音譯,另有音譯名帕剖樓麼、婆羅賀摩沒羅含摩梵摩,常在佛教典籍中以侍立或請法的形象出現,留有若干陀羅尼咒。大梵天王居住在真如界或梵天界,稱為大梵天(或曰梵天),在佛教是色界天初禪天的頂層天。

佛教的梵天源自印度教中的同名神祗,和毗濕奴濕婆齊名,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梵天神負責造創萬物,而且是充滿智慧的神靈,被視為一切的造創者,古時的婆羅門教相信梵文字母是由梵天神所發明的[1],故又稱造書天

概論

佛教認為大梵天王為娑婆世界的統主,名為尸棄(梵語Śikhin,義爲頂髻),有時也號稱世主梵語Prajāpati,義爲世間之主,本為因陀羅的稱號,源於形象更古老的神靈,普拉加帕特的稱號 生主 )、方廣(見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祂身長為一又半由旬,壽命一又半。祂居住在真如界或梵天界的大梵天,所住之宮殿,稱為梵天宮[2]。大梵天王被視為大梵,其地位被認為高於帝釋天的地位。

佛教認為在劫初時,大梵天王是最先從光音天降生的,而大梵天王即是外教神話中的明明上帝[3]

此外,在佛教神話中還有其他名號類似的天眾 如亣梵天王。亣梵天王比大梵天王強大且傲慢得多,在《中阿含經》中,釋尊瞿曇曾經在察覺到亣梵天王心中出現了錯誤的念頭之後,上升至天庭向亣梵天王傳法,後者宣稱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並且聲稱自己是萬物的造創者,而魔王波旬則偽裝成侍立在宮殿內的眾多天眾之一,不斷教唆亣梵天王拒絕皈依佛門,並且恐嚇釋尊 如果他不停止他的行為,則會導致他自己墜入地府,但最後釋尊成功駁斥了魔王的說法並在辯論中打敗了亣梵天王,使之皈依佛門,並且向其展示了位於其住處上方的其他天層,令一眾天眾均讚頌釋尊偉大的舉動[4]

在佛教的天地觀中,大梵天王並不是唯一一位居於此位的天眾,在無數個世間中也有無數位像大梵天王那樣的梵王統治世間。

傳說

在佛教典籍中,有很多天眾都被冠以「梵天」的名字。一些典籍聲稱這樣的天眾有十七位[5][6]或更多[7][8]

梵摩三缽

梵摩三缽是大梵摩當中最年長的一位[9],祂在上一輩子是阿那含,並且是上一位負責教化眾生的佛陀的弟子,但在尚未成為阿羅漢之前便已經去世,因而轉生至淨身天[10]

相傳釋尊瞿曇開悟伊始,感到佛法深奧微妙,難以用語言表達,不易使人們體會理解,此時魔王波旬暗中引誘釋尊放棄傳法,因此釋尊便想要進入湼槃,後經由梵摩三缽勸請,於是決定向世人傳播他所得到的解脫之道,正因為梵摩三缽作出這一舉動才使得魔王的詭計失敗[11]

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是大梵天的統掌者[12][13]

大乘佛教認為由於大梵天主自誕生起就獨住天宮,再者娑婆世界存在的壽命和大梵天王的壽命相當,因此大梵天王誤以為娑婆世界是由自己所造創的。在《大悲經》中,大梵天主自言自語地説自己是世間的造創者,此時釋尊瞿曇即將完寂,其光芒照亮了整個世間,大梵天王頓時感到十分驚訝,並且暫時對四周的一切失去興趣,祂很快便得知釋尊即將不久於人世一事,於是馬上前去釋尊的所在地,釋尊見到大梵天王之後便質問道:「如果世界是由祢所造創,諸如世界的苦痛、醜惡、不如意處等等皆是祢所造創的嗎?」大梵天王一一回答不是,最後承認世界非祂所造[14]

辟支梵摩都頭

辟支梵摩都頭是佛門弟子[15]

據傳辟支梵摩都頭已經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證得了三果阿那含[16]

形象的異同

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的神話中,大梵天王被奉為十二天二十諸天二十四諸天之一的護法神

Thumb
帝釋天(左)與梵天(右)

東南亞的梵天信仰

Thumb
伊拉旺神壇,2006年
Thumb
泰國梵天壇

泰國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對梵天的崇拜極為流行,其形象爲四面各一個腦袋的神靈形像;據說能使世人變得富貴吉祥,在東南亞有非常多的「四面梵天」崇拜者。在泰國信仰中,祂是財富之神,也會保護信徒的平安。受到泰國的影響,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中國大陸,也有越來越多祠奉四面梵天的風氣。

伊拉旺神壇是位於泰國曼谷君悅酒店旁的一座四面梵天壇,是泰國香火最鼎盛的膜拜據點之一,也是曼谷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每日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前往參拜或祈禱。

這座四面梵天壇興建於1956年。當年據說是在伊拉旺酒店(君悅酒店前身)興建之時,發生了一連串的不幸工安意外事故。業主請來星象家察看,他說因為他們借用了因陀羅所騎神象之名號「Erawan」,但是沒有徵求祂的同意。建議他們徵求一個更高級的神「大梵天」的保佑[17]。後來就在建築工地附近建造這座神壇供奉四面梵天,保佑大眾諸事順逐。從那個時候起,施工就進行得很順利。酒店後來拆掉重建,神壇一直保留至今。

密教

密教將其列為十二天之一,守護上方;或為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密教神話中的淨天形象有四面四臂,右手持蓮花、念珠,左手執軍持瓶,作(om)字印,乘七鵝車,戴髮髻冠。並有供養淨天之修法,稱為「梵天供」。在藝術創作中的形象

神像的造型

各地四面梵天的造型不固定。從臉和手的數量來看,多數為四面八手。3—6世紀時,印度梵天的造型已經出現四面四手了,但中南半島的古文物顯示,直至6—11世紀的陀羅缽地時期,當地人信仰的梵天仍是一面二手,12—13世紀時才多為四面四手。

所以現在泰國的梵天神像除了四面八手的外,還能見到四面四手和一面二手的造型。偶爾也能見到五面八手的,這是採用印度傳說中五面梵天的造型,其中的四面朝向四個方向,第五面仰天朝上還有一頭。

印度教認為,梵天因為迷戀上自己創造出來的智慧女神,也名為莎塔如帕(Shatarupa)這位擁有無雙美貌的女神後,為了方便凝視莎塔如帕,原本一張臉的梵天遂長出五張臉來。而莎塔如帕覺得不妥,於是經常轉到梵天的左面、右面、後面甚至飛到上面,以避開梵天的目光。[18]

至於四面梵天手中的聖物,有這幾種物件。各手分執不同的聖物,如令旗、經書、海螺、法輪、權杖、水壺、念珠等等。坐姿則基本半跏趺坐姿即單腿盤坐,通常盤右腿,偶爾也會看到盤左腿的。

四面佛手執法器與手印都有其意義:

  1. 令旗:代表萬能法力
  2. 經書:代表佛法無處不在、智慧
  3. 海螺:代表歡恩、財富、快樂
  4. 法輪:代表消災、降魔伏妖、滅煩惱
  5. 權杖:代表權力
  6. 寶瓶:代表有求必應
  7. 念珠:代表修行
  8. 手印:代表幸運和平安
  9. 寶鏡:代表反省眾生形相、自我檢討

常見誤解

敬拜方法

四面梵天掌管人間的所有事情,故此其四面所求都不相同。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感情、財富及健康。正面求事業、生意,左面求姻緣,右面求健康,後面求財。另一方面,梵天的四面亦代表慈、悲、喜、捨。凡是信眾祈求升天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

據說四面梵天喜歡鮮花,如有萬壽菊蘭花、故泰國通常用萬壽菊花、蘭花去敬拜,記得不能用有帶刺的花去拜神,有刺的花去參拜和許願,代表就算事成,過程都會荊棘滿途。大多以順時針次序祭拜該神四面。還願方式可承諾以七色花、還願舞、還願舞人偶、木雕大象(依願望大小)等答謝四面梵天,而信眾許下的還神的諾言,一定要清楚仔細,言出必行,意志就一定要堅定。

  • 正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功名:學業、事業、仕途等)
  • 第二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姻緣、人緣、桃花、婚姻等)
  • 第三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財富、財運、偏財、正財等)
  • 第四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健康:疾病、安全、親友健康等)

拜四面梵天要點︰

  • 因四面梵天是慈祥的,所以許下的願望必須是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要點,靈驗與否除要信任及誠心外,更要根據本人的因果福報,而不能無中生有。超出個人福報範圍的願望是很難如願的
  • 所以除誠心拜祭之外,也必須對任何人抱持愛心,持續多做善事,救急扶危,孝順父母,才得以最終善有福報
  • 許下願望後,必須作出具體行動才會成功,坐着等是不會如願的
  • 一般拜祭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反時針方向只適合個別偏門行業的人士,一般人應盡量避免反時針方向
Thumb
埃洛拉石窟的三相神: 梵天毗濕奴濕婆(從左到右)

藝術創作

在著名神魔題材小説《西遊記》的靈感來源之一《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大梵天王經常作為天外救星出現在故事當中,例如在主角等人呼求大梵天王的助佑時馬上出手替他們解決問題。此外,在其中一段情節中,猴行者曾經背着唐三藏大師升上天庭,在那𥚃大梵天王請求唐三藏大師講解《法華經》,後者答應並開始弘法,給大梵天王等眾多天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遊記》中,大梵天王角色的位置被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取代[20]

霹靂布袋戲》的主角之一 一頁書 也被稱為梵天。

此一人物亦出現在日本動畫《南無阿彌陀佛!-蓮台 UTENA-》。

Thumb
Lingodbhava murti

相關條目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