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是錦葵科木槿屬開花植物。原產於中國中南、東南地區,後引至亞洲大部份地區在內的他處,廣爲種植。[3]因收集自敘利亞花園,得種加詞syriacus。[4][5][6]韓國又稱無窮花(韓語:무궁화/無窮花 mugunghwa),作為國花出現於國徽、國歌。[7]
木槿 | |
---|---|
《植物學雜誌》(1790年) Hibiscus syriacus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錦葵目 Malvales |
科: | 錦葵科 Malvaceae |
屬: | 木槿屬 Hibiscus |
組: | 木槿節 H. sect. Hibiscus |
種: | 木槿 H. syriacus
|
二名法 | |
Hibiscus syriacus L., 1753
| |
異名[1][2] | |
列表
|
特徵
木槿是耐寒落葉灌木。樹木直立,呈花瓶狀,高2—4公尺,有大喇叭形花,雄蕊呈白色而黃色尖端突出。[8]花通常呈粉色,也可呈近乎紫色的深粉、淺粉、白色。單朵花壽命短,僅開一天,但灌木能新生長出許多芽,從而在漫長的夏季花期內大量開花。木槿對空氣污染、高溫、潮濕、貧瘠、乾旱的耐受性很強。[9]木槿在許多郊區很好地歸化,甚至可能視爲輕度入侵物種。[2]
枝細而灰白,呈白色小齒狀,有凸起的葉疤痕和小芽。無修剪則莖和樹枝分支不會太多,許多長而直的莖從距地約1.5—4公分處長出,從而使灌木整體呈花瓶形狀。[10]五月才長葉[11],通常呈綠色或淡黃綠色,互生,卵形或卵狀菱形,三淺裂,邊緣呈粗糙鋸齒狀[12]。
木槿有五瓣花(直徑可至7.5公分)[13],而呈白、紅、紫、淡紫、堇紫或藍色的純色,或有不同色喉的雙色花,因品種而異。從這五個花瓣基部伸出的是雌蕊,雄蕊環繞在雌蕊外圍。這些基本特徵使木槿及許多變種有與眾不同的形式。木槿通常七至九月每晚連續開花。[13]成熟後,柔軟的莖在大量夏季花朵的負載下變重,並彎曲到地面的一半。
大多數現代品種不結果。結果者果實呈綠或棕色,為五瓣裂開的蒴果,某些較老的品種果實會宿存在樹上過冬。果實在休眠期結束後,會將易於發芽的種子散佈在親本植物的基部附近,隨時間形成群落。[10]
種植
儘管秋天也可以觀賞,修剪不當會生硬難看,但仍然是流行的觀賞灌木,有很多品種。成年植株可以耐多種不良條件,包括霜凍、乾旱、城市污染等。但溫暖、有遮蔽、土壤呈中性而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環境結果最好。[11]
木槿很容易繁殖。使用種子繁殖時,後代會產生變異,植株和親本的性狀會有所不同。亦可以使用壓條、扦插等方式來複製原始植株[12]。
木槿老灌木可能患最終致命的樹幹萎縮病。[14]木槿對葉斑、枯萎病、鏽病和潰瘍病較敏感。有時會招日本金龜子、粉蝨、蚜蟲。若無控制,日本金龜子會嚴重破壞樹葉。
歷史文化
木槿自古即用作花園灌木,葉可入茶,花可食。早在16世紀,就引入歐洲花園種植,不過直至1629年,約翰·帕金森都認爲木槿嬌嫩,大力保護,認爲「冬天不蓋住不能倖存,園外亦然,欲其倖存,需置於室內大鍋、大盆,或是溫暖的地窖」。[26]至17世紀末,有人知道木槿耐寒:吉布森描述阿靈頓勳爵倫敦居所時指出,有六個大陶罐籠罩「樹蜀葵」,「在地上長得足夠好」。[27]至18世紀,木槿常見於英式庭園與北美殖民地。[28]
中國古代典籍《詩經》稱木槿為舜,與「瞬」同源,指其花期極為短暫。中國古代文學中,朝開暮落的木槿花常常作為世事滄桑或紅顏易老的象徵。[29]
木槿花在韓國又稱無窮花,作為國花[30]出現在國徽上,國歌中也有提及。木槿花用於韓國各種徽章,韓國人普遍視之爲韓民族與文化的傳統象徵。[31]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