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記錄帝皇各類事蹟的史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起源、發展與影響
現存的實錄與類似的編年體史書
- 唐朝的《唐實錄》:
- 五代十國的實錄:
- 遼朝的《皇朝實錄》(《遼實錄》):
- 遼太祖諸帝實錄70卷,元代後失傳。
- 宋朝的《宋實錄》:
- 金朝的《金實錄》:
- 金朝諸帝實錄如《祖宗》3卷、《太祖》20卷、《太宗》、《熙宗》、《海陵庶人》、《睿宗》10卷、《世宗》、《顯宗》18卷、《章宗》120卷、《宣宗實錄》皆已亡佚。[5]
- 西夏的《西夏實錄》:《宋史·夏國下》記載有詔修實錄一事,但未有成書記錄。
- 元朝的《元實錄》:
- 自太祖建國至惠宗北走,共15帝,其中天順帝、惠宗未修實錄,其餘13帝實錄通稱《元十三朝實錄》,含《太祖實錄》、《太宗實錄》、《定宗實錄》、《憲宗實錄》、《世祖實錄》、《成宗實錄》、《武宗實錄》、《仁宗實錄》、《英宗實錄》、《泰定實錄》、《明宗實錄》、《文宗實錄》和《寧宗實錄》。另有《睿宗實錄》及《順宗實錄》等。今皆已亡佚。
- 明朝的《明實錄》:
- 清朝的《清實錄》:
- 高麗王朝的《高麗歷朝實錄》
- 朝鮮王朝的《李朝實錄》
- 總計1,893卷。除了《文宗實錄》缺第十一卷以及《世宗實錄》中的幾個圖片,基本上被完整的保存下來。現在主要兩個版本分藏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金日成綜合大學與韓國國家記錄院轄下的歷史檔案館。
價值與缺失
- 由於「實錄」所採用的資料大多從起居注、日曆、中央與地方各部門檔案當中編寫而來,所以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可以糾正以後朝眼光所編纂的正史所欲掩蓋的部分。
- 明朝基本上不同於前朝,不編纂本朝的國史,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明實錄》本身亦可視為是明朝的國史。
- 不過,由於《實錄》本身的編纂,就會牽扯到掌權者之間的政治鬥爭、王朝本身的忌諱,所以失實之處亦復不少:
註釋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