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1972年6月29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布德貝格(英文:Peter Alekseevich Budberg,俄文: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дберг),也名彼得·馮·布德貝格男爵(Baron Peter von Budberg)、彼得·亞歷克西斯·布德伯格(Peter Alexis Boodberg),為著名俄裔美籍漢學家,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卜弼德學風博學深邃,被認為是20世紀功勳顯著的漢語、漢字、中國歷史的推廣者和教育家。他與學生的研究自成一派,稱作「卜派漢學」(Boodbergian)。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生於俄國海參崴,他的父親是俄羅斯駐海參崴軍隊指揮官,他的祖先則是來自美因茨、於13世紀定居於愛沙尼亞的一支波羅的海德國人。一戰爆發後,卜弼德在聖彼得堡軍事學校受訓,於1915年前往中國東北哈爾濱,開始研究語言學,後返回海參崴東方研究所研習漢語言。
1920年,卜弼德一家因俄國革命而逃往美國,定居於三藩市。他進入加州大學進修,於1924年取得東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於1930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32年開始受僱於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任教。1937年成爲副教授,1940年任系主任,1948年升爲全職教授,1964年任美國東方學會主席。他還於1938年、1956年及1963年三度獲得古根海姆基金。
1972年6月29日,卜弼德因心臟病發作而與世長辭。
1930年起,卜弼德在柏克萊講授漢學,於時間上屬於高本漢那一輩的人物,所以他的及門和私塾弟子特別多,在美國漢學界,所謂「卜派漢學」(Boodbergian)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學術風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卜派漢學家講究對於中國古典(尤其是唐朝以前的文史哲典籍)的絕對把握,於字彙和辭句的質理做徹底的了解,不苟且,不放鬆,追索文字的源頭,分析文字的發展,凡事以歷代字書的證據為依歸,輔之以西方文字訓詁學的知識,不惜與現實中國社會的傳承相違背。卜派漢學的優點在承認隋唐以前已經成立的書籍的權威,把「漢學」當做是一種直指古典的探索,因此破除許多初學者投機取巧避免古典的機會,強迫他們鑽研那些連中國人都覺得疲倦的故紙。[1]
主要研究論著包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