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人格障礙症[2]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中國大陸譯分裂型人格障礙,簡稱分裂型人格[1],台灣譯思覺失調人格障礙症[2][註 1],既被視作一種人格障礙症,又被視作精神分裂症譜系的一種精神病性障礙,被視作後者時常稱思覺失調障礙症[2]schizotypal disorder[3][6],中國大陸譯分裂型障礙[3][4][5],台灣譯思覺失調障礙症[2])。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表現出類似輕度精神分裂症的徵狀,徵狀可能持續數年,強度和表現均有起伏變化,但一般不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症[3]。患者認知與感知扭曲,情感淡漠,行為古怪,社交不適,常脫離於社會[7][1][8]。盛行率約0.6~3.9%,更常見於男性。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中,思覺失調障礙症屬於精神病性障礙;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版(DSM-5-TR,2022)中,「分裂型(人格)障礙」在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中列出了條頭,但主體介紹仍在A類群人格障礙症的「思覺失調人格障礙症」部分[3][6][5]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徵狀與診斷標準

在ICD-11中,思覺失調障礙症的典型特徵被描述為「行為、外表和語言方面有一種持久的古怪模式,伴隨着認知和感知扭曲,不尋常的信仰,以及對人際關係的不適感」[3][5]。具體徵狀表現為:

持續的異常的言語、感知、信念、行為模式,但強度或持續時間達不到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疾患妄想性障礙的診斷要求。包括數條下列徵狀:

  • 情感受限,冷漠和孤僻;
  • 舉止、外表奇特、古怪、異常,與文化規範不符;
  • 缺少與他人的和諧關係,傾向社交隔離;
  • 古怪信念、魔幻思維,使個體行為不符合文化規範,但達不到妄想症的診斷要求;
  • 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錯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幻覺等;
  • 猜疑與偏執觀念;
  • 含糊的、隨境而轉的、隱喻的、贅述的,或刻板的思維方式,表現為沒有總體連貫性的古怪言語;
  • 持續執着於一些觀念且並非認為這種觀念是外來的或不想要的,通常涉及身體扭曲、性或攻擊性內容;

DSM-5-TR的診斷標準與ICD-11類似,主要差異在於沒有ICD-11的最後一條「反芻觀念」,且多了「牽連觀念」(如認為自己前一天去的商店發生火災與自己有關)與「社交焦慮」兩條內容,個體需符合共9條標準的至少5條或以上。分裂障礙患者難以理解如目光接觸之類的社交線索,也難以管理自己的感受,看上去顯得「僵硬」或「尷尬」;因感到「與眾不同」或不合群,他們更喜歡獨處;他們社交焦慮的重要原因還包括懷疑他人的動機(即偏執);除了一級親屬外,他們基本沒有知己,對親密關係也感到強烈不適。患者常認為自己具有特有功能,如可預感未來事件的發生,可讀出他人的思想,可透過魔力控制他人等;他們常有不同尋常的興趣,如超自然、靈異世界、傳心術等等[6][5][9]

一些思覺失調障礙症徵狀可能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初次顯現,常影響同伴關係與學業成績[3][6][5][9]。一般來說,思覺失調障礙症起病時間為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不過並沒有明顯的正常與發病之間的界限[3]

儘管這些徵狀與精神分裂症相似,但嚴重程度不如精神分裂症,且患者始終維持着與現實的基本接觸[7]。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出現憂鬱疾患、精神分裂症,或單次精神病發作的風險較常人高[10];30%~50%患者同時患有重度憂鬱症[9];共病率較高的人格障礙症有分裂樣偏執型迴避型邊緣型[6][5]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流行病學

思覺失調障礙症的盛行率各方估計不同,一般在0.6%~3.9%之間[11][6][5][12]。男性略多於女性[13][14]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4 sources

病因

思覺失調障礙症是A類群人格障礙症(表現出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特徵,另兩種為偏執型人格分裂樣人格)中研究最多的。除人格障礙症外,它又是一種輕度的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與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尤其是研究最多的精神分裂症)共享一些致病因素[7]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0 sources

遺傳因素

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在家族中聚集,透過基因傳遞[15]遺傳度達0.81[16]。此外,精神分裂症的一級親屬盛行率遠高於一般人群[17][10]。調節NMDA受體系統的基因被發現與精神分裂症及思覺失調障礙症均相關[18]

faviconfaviconfavicon
4 sources

神經生化與心理因素

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與精神分裂症表現出許多相似的神經生化異常。如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腦中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失調[19],有幾個腦區多巴胺含量異常偏高[7];大腦顳葉區域灰質更少[20];等等。但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的異常程度普遍輕於精神分裂症,乃至一些腦區(如前額葉[21])並未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表現出任何異常,這很可能是思覺失調障礙症的徵狀輕於精神分裂症的一大原因[22][10]。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顯示出與精神分裂症類似的認知缺陷,如言語不流暢、認知抑制困難、記憶缺陷等等[22][23][24]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6 sources

社會環境因素

思覺失調障礙症患者同一般個體相比,更可能有童年不幸史,包括遭受身體/情感/性虐待,父母之一受到虐待或患有物質濫用或有坐牢經歷等[7]。同精神分裂症類似,城市生活、低社會經濟地位等也可能增加思覺失調障礙症的發病率[7]

治療

favicon
1 sources

藥物治療

治療思覺失調障礙症常使用和治療精神分裂症相同的藥物,只是劑量更小,包括傳統抗精神病藥(如氟哌啶醇、氨碸噻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25]。對明顯感到痛苦的患者,也會使用抗抑鬱藥[7]

favicon
1 sources

心理治療

有關思覺失調障礙症的心理學理論很少,不過仍有心理療法被提出。行為療法通常為社交技能訓練(尤其是提高社交能力的團體治療)等。認知療法則關鍵在教患者尋找支持其個人想法的客觀證據,進而讓他們自己放棄古怪想法;同時鼓勵患者在出現各種古怪想法時忽視它們,而非作出嚴肅反應[7]

預後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