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英語Holocene發音:/ˈhɒl.əsiːn/)舊稱沖積世Alluvium,該詞彙現指沖積層),是地球歷史上最年輕的地質年代,屬於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承接更新世,始於11700年前(或公元前9,700年)新仙女木期的結束[1]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紀的下級劃分, 紀 ...
第四的下級劃分
年代 (萬年)
第四紀 全新世 梅加拉亞期 0--0.42
諾斯格瑞比期 0.42--0.82
格陵蘭期 0.82--1.17
更新世 晚更新期英語Late_Pleistocene 1.17--12.6
千葉期英語Chibanian 12.6--77.3
卡拉布里亞期英語Calabrian_(stage) 77.3--180
格拉斯期英語Gelasian 180--258
新近紀 上新世 皮亞琴期 以前
Close

2018年7月,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根據氣候將全新世劃分為三個階段[2][3]格陵蘭期(11,700年前至8,200年前)、諾斯格瑞比期(8,200年前至4,200年前)和梅加拉亞期(4,200年前至現在)。此劃分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提出,認為全新世持續至今。格陵蘭期以冰期後的氣候變暖為特徵。諾斯格瑞比期則因冰川融化導致的海洋環流中斷,引發大範圍的氣候變冷。現今的梅加拉亞期始於一場持續約200年的極端乾旱。

但也有學者提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應該另分為人類世,因此全新世應只包括人類前工業時期。人類世是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一些學者例如威廉·拉迪曼則將人類世拉到更早的時期,例如人類開始務農的時期。人類世工作組則建議將1945年7月16日人類首次進行原子彈測試的時間定為人類世的開始。[4]但在2024年3月,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以12比4(2票棄權)否決。[5]

全新世的英文名稱「Holocene」源自希臘語ὅλος」(holos,完全的)和「καινός」(kainos,新的),表示「完全新近的」。這個概念表達了這個地質時期是「全新的」。「-cene」作為後綴,用於新生代所有七個地質時期的命名中。

全新世的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包括新石器革命史前青銅時期信史時代)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詳細研究全新世的氣候和環境變化至關重要。研究全新世氣候變化的主要材料包括高緯度和高海拔冰芯、湖泊沉積物紀錄、樹輪石筍及其他洞穴沉積物,高沉積速率的深海沉積物等。

格陵蘭島的冰芯記錄提供了年紀解像度的氣候變化,它顯示了自新仙女木期結束後全新世氣候最適宜期的氣溫很穩定。但這種穩定的氣溫變化學說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許多研究表明[6][7]全新世的氣候變化同樣很明顯,並且呈現一定的周期性。目前全新世氣候變化的原因仍在進一步探討之中。

撞擊事件

最近發現了許多件在全新世的隕石事件,地點包括歐洲印度洋西伯利亞,例如位於馬達加斯加外海現在作為代表的伯克爾坑[8]或是德國基姆高撞擊坑[9],它們都被認為是撞擊的結果。[誰說的?]可能由於早期歷史上發生的大海嘯,戲劇性的影響了人類文化,或許啟發了大洪水或類似挪亞方舟的神話故事。[來源請求]此種波浪的沖刷也許和劇烈的天氣變化一起作用,造成突然且巨大的侵蝕破壞了陸橋。各式各樣的洪水,也包括氣候變化和地震斷層線造成海洋地棚受到侵蝕而脆弱。[來源請求]

參考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