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橋 (臺北市)
原明治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山橋(舊名明治橋)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跨越基隆河,連接南岸的圓山與北岸的劍潭山,橋南為中山北路三段,北側為中山北路四段。
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興建臺灣神社,闢建連接臺北市區至圓山的敕使街道,1901年10月於基隆河上建成第一代「明治橋」[1],由總督府的土木技師十川嘉太郎設計,為鐵製派克式桁架橋(Parker truss)[2][註 1],橋面木造,中為車道,兩旁設有行人路,欄杆有扇形鏤空雕花裝飾。1912年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
1923年(大正12年),受到日本關東大地震的影響,有關單位在第一代明治橋下游側(西北側)一旁新建上承式鋼筋混凝土拱橋[4][5][註 1],是為第二代橋。而第二代明治橋於1930年1月25日開工,工程費69萬5千圓,1933年3月20日完工,全長120公尺[註 2],寬17公尺(車道10公尺,兩側行人路各3.5公尺),改以花崗石砌成欄杆,兩邊各裝置一對青銅燈柱。[7][註 3]
第二代明治橋完工前一年(1932年)10月已可局部通行;該月26日上午11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與臺北市聯合舉辦開通典禮,出席者有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交通局總長堀田鼎、殖產局局長殖田俊吉、文教局局長安武直夫、專賣局局長田端幸三郎、台北州知事中瀨拙夫、臺北市尹西澤義徵、府州市協議會員與民間代表等人,在典禮完畢後一行人初渡新橋[9][註 1]。
由於二代明治橋已在1932年10月開通,日本當局隨即於該年11月17日下午2時起利用基隆河漲潮時拆移第一代舊橋。舊橋桁梁長200尺、重達100噸,採用橋下工作船與陸地上牽引機拆橋,當晚成功將舊鐵橋拖曳至陸上。因為本工法為臺灣首見,所以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長堀田鼎、交通局道路港灣課課長松本虎太、臺北州內務部土木課課長前田兼雄、臺北市役所土木課課長永野幸之丞與相關工程師均到場觀察[10][註 1]。
-
第一代明治橋為鐵製桁架橋,樣式類似派克式桁架(Parker truss),橋墩為磚石造。
-
第二代明治橋:上承式鋼筋混凝土開腹式拱橋。
戰後的1946年,敕使街道改名為中山北路,明治橋更名為中山橋。為總統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經通道。隨着臺北市區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內湖交通量不斷增加,1968年將花崗石欄杆和燈柱拆除,拓寬橋面為23公尺。[11]
由於基隆河整治和圓山地區交通整建工程,台北市政府決定於西側新建「中山二橋」,並原地改建中山橋,分別作為連接士林、北投和大直、內湖兩方向的動線。中山二橋北自中山北路通河街口即上引道,於新生高架道路北引道西側過河,南至酒泉街口北側的美術館前,雙向各設置二車道。1993年7月16日開工。1994年4月完工,7月通車。由於新舊橋並列的關係,基隆河岸與酒泉街之間的中山北路成了兩條並排的雙向四線道。分別為:二橋往南(接往南慢車道)、二橋往北(接往南快車道)、舊橋往南(接往北快車道)、舊橋往北(接往北慢車道),於酒泉街口呈現X型交叉的複雜車流。後來中山北路北上慢車道禁止匯入二橋。
然而當初規劃僅考慮改建前後的情況,對於改建過程交通疏導規劃(尤其是大直內湖方面通往市區的動線),隨着工程的進行逐漸產生許多問題。以往大直、內湖方面進入市區的車輛,先穿過圓山隧道再往南,即可上中山橋。但二橋的引道起自通河街口,使得大直、內湖方面的車輛完全無法使用二橋。原先二橋通車後即計劃接着拆除改建中山橋,適逢1994年12月台北市長選舉,當時市長黃大洲擔心拆除舊橋將影響選情,決定延至選後進行。此外,配合二橋的興建,另沿着台北捷運淡水線基隆河橋旁,新建一座僅供機慢車通行的便橋(二線道),連接基河路至玉門街,初為南下之單行道。此橋於百合風災受損後封閉。
1998至1999年左右,中山橋東側新建一座中山便橋,設雙向各二車道及行人路。搭配東側的上班繁忙時間調撥車道,提供北安路直接從三角公園左轉南下使用便橋的動線。
2001年9月,百合颱風過境北台灣,造成大台北地區嚴重水災。中山橋再度面臨古蹟保存和基隆河整治的爭議。[12][13]
2002年2月,市長馬英九宣佈,「在水利影響及文化景觀雙重考量下,中山橋將登錄為歷史建物,並在今年防汛期後遷建,易地重現其風華。」。2002年12月20日,拆橋遷建工程開工,但遷建處仍未定,舊橋拆除後切為435塊,堆在再春游泳池原址至今。[14][15]
2006年12月24日,中山新橋主橋開放北往南通行(東側車道),便橋改為南往北單行道。[16]
2007年2月18日至27日(大年初一至初十),封閉並拆除中山二橋及南引道,以興建新橋南引道。所有車輛改走新橋。[17]
2007年10月,中山新橋完工通車。2008年11月24至28日,拆除東側的中山便橋。2009年初,配合「新生高架橋北引道改善工程」,中山二橋北引道將連接至新生高架橋西側引道。[18]
重組問題
2019年,時任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曾根據宣稱原中山橋遺構重組一次表示,「中山橋根本組不起來」,文資委員李乾朗對此批評市長「重組不是問題......欺騙社會、不負責任」。[19]
另見
- 圓山
- 圓山大飯店
- 再春游泳池
- 新生高架橋北引道改善工程見新生高架道路
- 臺灣文化資產遭破壞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