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 (立陶宛)Tėvyne mūsų)、《立陶宛讚歌》(Lietuvos himnas),其曲詞為1898年当立陶宛尚属于沙皇俄国时,由文萨斯·库迪尔卡(英语:Vincas Kudirka)(1858-1899年)创作,并迅速於立陶宛人民中传唱,1919年当立陶宛独立後,这首歌被定为国歌。1940年,立陶宛加入苏联,195
薩利亞莫納斯·巴納提斯父亲和哥哥的早逝迫使巴纳提斯辍学,转而在家里的农场工作。尽管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还是加入了立陶宛的文化生活——走私被禁的立陶宛报刊,协助文卡斯·库迪尔卡(英语:Vincas Kudirka)出版立陶宛语报纸《铃声报(英语:Varpas)》与《农民报(英语:Ūkininkas)》。加入维尔纽斯大议会(英语:Great Seimas
立陶宛國家象徵Jurevicius) 的手臂上顯眼地紋著“Vytis”,象徵著他的立陶宛血統。 《國歌》是立陶宛的國歌。 音樂和歌詞由 文卡斯·庫迪爾卡(Vincas Kudirka) 於 1898 年創作。 這首歌於1905年在維爾紐斯首次公開演出,並於1919年成為官方國歌。在蘇聯統治時期被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
考納斯代,筹划和兴建新的郊区(特别是Žaliakalnis),设立新的公园和广场。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了基础,建成三所新学校,新的公共图书馆,包括Vincas Kudirka图书馆。J. Vileišis与其他许多欧洲城市保持接触,因此考纳斯是欧洲城市生活的一个积极参与者。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考纳斯有35,000-40
立陶宛書刊禁令明》(Auszra)成立這段期間,抵抗與主教Antanas Baranauskas有關。1889年,另一份主要報紙,由文卡斯·庫迪爾卡(Vincas Kudirka)主編的《鐘聲》(Varpas)創刊,加重反抗力道到19世紀末。1891年至1893年間,有31,718份出版物被沒收和銷毀;從1900年到190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