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數 質量數(mass number)又稱原子質量數(atomic mass number)、核子數(nucleon number),符号 A,是中性原子原子核內質子數目和中子數目的和,質量數的數值都是整數。如氧-16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皆為8,故其質量數為16。
摩尔质量 mol−1),但在化學領域中,基於歷史原因,常以克每摩爾(g mol−1)作為單位。 對於單個原子,其摩爾質量(以 g mol−1 作單位)在數值上等於其相對原子質量(relative atomic mass )。對於分子結構和離子結構的物質,其摩爾質量在數值上則分別相等於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和化學式量(formula
原子量原子量(atomic mass ,)又称原子质量,符号 ma 或 m,即單一原子的質量,其定义为: 一个中性原子处于基态的静止质量。 或 某元素1个原子的平均质量与标准原子质量常量的比值。 原子量的單位為道尔顿(符号 Da)或 统一原子质量单位(符號 u),也有人使用 amu,但通常不計單位。而1道尔顿的定義為一个碳12原子靜止質量的
化學元素的元素是碳12,因為依照原子质量单位的定義就是碳12原子在基態時質量的1/12,因此碳12的原子量就是12u。 相對原子量(英语:Relative atomic mass )以往也稱為原子量,是在特定環境下找到同一元素同位素,以豐度加權後的原子量平均值,再除以原子质量单位(u)所得的值。數值可能是一個分數,例如氯的相對原子量為35
小男孩原子彈incidence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did not increase relative to parental exposure to atomic bomb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November 2003, 8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