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35戰鬥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一架單座,全金屬結構,配備伸縮起落架與全封式座艙的戰鬥機,由共和(Republic)飛機公司的前身塞維爾斯基(Seversky)設計生產。象徵美國軍用航空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P-35技術起源可追朔自1933年塞維爾斯基研製的SEV-3水上飛機,SEV-3雖然沒有得到美國用戶採用,但它後來修改設計成為BT-8教練機。
1934年,賽維爾斯基將SEV-3的2號機改裝為一款雙座戰鬥機:SEV-2XP。SEV-2XP使用固定式起落架、R-1820-F3星型引擎氣冷活塞發動機(輸出功率735匹馬力)、武裝為機鼻0.5英吋機槍和0.3英吋機槍各一挺,機尾0.3英吋機槍。而這架改造戰機正好趕上193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開出的戰鬥機競標案,但1935年6月18日SEV-2XP飛往萊特機場的途中因故損壞,塞維爾斯基因此將飛機改造為單座型,編號SEV-1XP。SEV-1XP除了單座化外,起落架也重新設計為可伸縮式,發動機更換動力較強的R-1820-G5(輸出功率850匹馬力),在1935年8月15日交付美軍測試;SEV-1XP測試時最佳極速表現為時速465公里,低於塞維爾斯基計算的時速483公里。
寇蒂斯抓住賽維爾斯基中途調整機型這個缺失干預競標,因此兩間公司的戰機正式測試評比的時間延遲到1936年4月,且為了弭平爭議,陸航讓原先沒在競標名單內的沃特V-141戰鬥機、團結飛機公司的PB-2戰鬥機(由P-30戰鬥機單座化改造的型號)也納入競爭行列。塞廠在這過程中再度改造SEV-1XP,新型號稱為SEV-7;SEV-7換用普惠R-1830-9雙黃蜂(Twin Wasp)(輸出動力950匹馬力)、且具有更大的垂直尾翼。雖然換用動力輸出更強的14汽缸發動機,但SEV-7仍然沒達成計算極速值,也比其他公司的方案要來得貴;即便如此在1936年6月賽維爾斯基仍擊敗了寇蒂斯的鷹-75型、沃特兩間公司的方案,贏得美國陸軍航空隊訂單。美軍在1936年6月16日簽訂77架戰機與8架份的零配件,總價1,636,250美金。.[1][2]
P-35在1937年5月撥交陸航服役之後顯現的問題不少,雖然飛行員讚賞這架飛機十分堅固,但飛行性能太多瑕疵,包括穩定性不足,火力不夠,缺乏裝甲保護與自封油箱;加上塞維爾斯基在量產過程中除了有交貨延遲的爭議,同時還出售P-35的雙座型2PA給日本帝國海軍,多重原因加總下,1937年美軍增購戰機時放棄採購P-35,轉而採購210架寇帝斯P-36。所有的P-35在1938年8月完成交貨,計編配3個驅逐機中隊;最後一架(77號機)並未撥交部隊,而轉用改造成XP-41戰鬥機。
為了推銷公司產品,1939年初賽維爾斯基帶着一架雙座版至歐洲巡迴推銷。因為演示的成功,瑞典在1939年6月29日訂購15架EP-106,EP-106為單座機,更換引擎為R-1830-45(輸出1,050匹馬力),武備為機鼻2挺7.9毫米機槍、主翼2挺13.2毫米機槍,因為引擎動力升級,極速也較P-35提高了40公里(25英里)。1939年10月11日,瑞典增訂45架EP-106。1940年10月11日,瑞典訂購第三批60架EP-106,但這批沒有成交。
到了1941年日本攻擊珍珠港與菲律賓前夕,P-35已經被視作是落伍的機種,在與攻擊菲律賓的日軍作戰上面表現很差,很快的P-35就退出第一線作戰的行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