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卜巴(德語:Martin Buber,1878年2月8日—1965年6月13日),奧地利-以色列-猶太人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於宗教有神論、人際關係和團體。馬丁·卜巴的著作,具有富於感染力的、有時如同詩歌般的寫作風格,以及鮮明的主題:重述哈西德派傳說、《聖經》註釋和形而上學對話。馬丁·卜巴是一位文化錫安主義者,他活躍於德國以色列的猶太人團體和教育團體。他還是一位堅定的在巴勒斯坦實施一國解決方案(與兩國解決方案相對)的支持者,贊同在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建國後,建立一個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地區性聯邦。他的影響遍及整個人文學科,特別是在社會心理學社會哲學宗教存在主義領域。

快速預覽 馬丁·卜巴, 出生 ...
馬丁·卜巴
Thumb
出生1878年2月8日
奧匈帝國維也納
逝世1965年6月13日(1965歲—06—13)(87歲)
以色列耶路撒冷
時代20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存在主義
主要領域
本體論
著名思想
Ich-Du(我-你)、Ich-Es(我-他)
影響於
關閉

生平

1878年2月8日,馬丁(希伯來語名字: מָרְדֳּכַי, Mordechai)出生在維也納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所羅門·卜巴猶太傳統和《摩西五經》的著名學者,住在倫貝格(今烏克蘭利沃夫),馬丁·卜巴童年時代大部分時間住在祖父那裏。馬丁·卜巴接受的是多語種的教育:在家中說意第緒語德語,在童年時期學習了希伯來語法語,在中學時期又學習了波蘭語

1892年,馬丁·卜巴回到倫貝格父親的家中。在經歷一次個人宗教危機後,他放棄遵守傳統的猶太教宗教法典,並開始閱讀伊曼努爾·康德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哲學家的作品,其中後面兩位尤其鼓舞他日後從事哲學研究。1896年,馬丁·卜巴前往維也納求學,學習哲學、藝術史、德國研究和語言學。1898年,他參加了錫安主義運動,參與大會和組織工作。1899年,在蘇黎世求學期間,馬丁·卜巴遇見了未來的妻子、來自慕尼黑的Paula Winkler(一位非猶太人錫安主義作家,後來改信猶太教)。

馬丁·卜巴的錫安主義具有他自己個人的觀點,他不同意西奧多·赫茨爾的錫安主義的政治與文化方向。赫茨爾所設想的錫安主義的目標只是建立一個民族國家,沒有考慮到猶太文化或宗教的需要。與此相對照,馬丁·卜巴則認為,錫安主義的潛力在於其社會的和精神的財富。赫茨爾與馬丁·卜巴終其一生,始終在相互尊敬和爭論中,各自朝向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1902年,馬丁·卜巴成為錫安主義運動中央機關的周刊《世界報》(Die Welt)的編輯。但是一年後馬丁·卜巴加入了猶太教的哈西德運動。馬丁·卜巴很讚賞哈西德派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實踐他們的宗教。與總是關注政治利益的繁忙的錫安主義組織相比,哈西德派更關注於馬丁·卜巴所渴望錫安主義採納的價值觀。1904年,馬丁·卜巴退出了大部分錫安主義運動的組織工作,專心於研究和寫作。同年,他發表了論文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