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漢斯·阿爾布雷希特·貝特(德語:Hans Albrecht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德國美國猶太裔物理學家,對於天體物理學量子電動力學固態物理學有很重要的貢獻。由於恆星核合成理論研究成果,他獲得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2]

快速預覽 漢斯·貝特 Hans Bethe, 出生 ...
漢斯·貝特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Hans Bethe
Thumb
出生漢斯·阿爾布雷希特·貝特
(1906-07-02)1906年7月2日
 德意志帝國斯特拉斯堡
逝世2005年3月6日(2005歲—03—06)(98歲)
 美國紐約州伊薩卡
居住地 美國
國籍 德國
 美國
母校法蘭克福大學
慕尼黑大學
知名於核物理
恆星核合成
量子電動力學
貝特-索爾皮特方程式
貝特公式
貝特-費曼公式英語Bethe–Feynman formula
貝特晶格
貝特擬設英語Bethe ansatz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1967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核物理
機構蒂賓根大學
康奈爾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博士導師阿諾·索末菲
博士生M.K. Sundaresan
傑弗里·戈德斯通
羅曼·賈基夫
羅拔·馬沙克
約翰·歐文 (物理學家)
戴維·索利斯
P. S. Epstein
戈登·肖意大利語Gordon Shaw
R. Rajaraman
彼得·A·卡拉瑟斯
其他著名學生弗里曼·戴森
加塔克英語Ajoy Ghatak
簽名
Thumb
關閉

貝特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康奈爾大學的教授。他是秘密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理論部門的負責人。後來,貝特與愛因斯坦和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開展了反對核試與核軍備競賽運動。他幫助說服甘迺迪和尼克森政府分別簽署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1972年《反彈道導彈條約》(SALT I)。

他的科學研究從未間斷。曾經是他的學生之一的弗里曼·戴森稱他為「20世紀的最大問題解決者」。

早年

貝特於1906年出生於德國斯特拉斯堡(二戰後劃歸法國至今)。1924年,他進入法蘭克福大學接受教育。他後在慕尼黑大學師從物理學家阿諾·索末菲學習理論物理學[3][4]

早期工作

貝特獲得博士學位後,獲得了獎學金。1931年2月,貝特選擇去了恩里科·費米在羅馬的實驗室。費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自己沒有先去羅馬感到遺憾。貝特發現了一種量子模型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尋找精確解的方法。費米對待問題的嚴謹感影響了他,影響了他自己以後的研究。

美國

1935年,貝特為逃避納粹迫害,離開歐洲來到美國二戰期間,貝特受羅拔·奧本海默之命負責原子彈研發的理論物理研究。期間他還提拔了年輕人理查德·費曼。有一個計算核武器效率的公式後就叫做貝特-費曼公式英語Bethe–Feynman formula。貝特還研究了太陽微中子失蹤問題。他因對問題採取刨根問底的研究方法,有「戰艦」的暱稱。

1941年12月,漢斯·貝特加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在此期間他發明了Bethe-hole定向耦合器英語Bethe-hole directional coupler[5]

1967年,貝特因憑藉其恆星核合成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恆星能夠在長時間裏持續向外釋放大量能量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傳記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