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用閘道器介面(Fast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FastCGI)是一種讓互動程式與Web伺服器通訊的協定。FastCGI是早期通用閘道器介面(CGI)的增強版本。
歷史
通用閘道器介面協定(CGI)是一種對接應用程式和網絡伺服器的介面協定。CGI使外部程式與Web伺服器之間互動成為可能。CGI程式運行在獨立的進程中,並對每個Web請求建立一個進程,這種方法非常容易實現,但效率較差,難以擴展。
CGI程式運行在獨立的進程中,並對每個Web請求建立一個進程,在結束時銷毀。這種「每個請求一個新行程」的模型使得CGI程式非常容易實現,但效率較差,難以擴展。在高負載情況下,行程建立和銷毀行程的開銷變得很大。此外,由於地址空間無法共用,CGI行程模型限制了資源重用方法,如重用資料庫連接、主記憶體快取等。
為了解決CGI的可伸縮性缺點,Open Market開發了FastCGI,並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在他們的網絡伺服器產品中引入了它。Open Market最初開發FastCGI的部分原因是作為對網景公司開發網絡應用程式的專有、行程內API(網景伺服器API)的競爭回應。
雖然FastCGI最初是由Open Market開發的,但後來被其他幾家網絡伺服器製造商實施。然而,它的方法與其他加速和簡化伺服器-子程式通訊的方法相競爭。像mod_perl和mod_php這樣的Apache HTTP伺服器模組幾乎是同時出現的,並且很快流行起來。截至2019年,包括CGI在內的所有這些不同方法仍在普遍使用。
實現
與為每個請求建立一個新的行程不同,FastCGI使用持續的行程來處理一連串的請求。這些行程由FastCGI伺服器管理,而不是web伺服器。[1]
當進來一個請求時,web伺服器把環境變數和這個頁面請求通過一個socket比如FastCGI行程與web伺服器(都位於本地)或者一個TCP 請求(FastCGI行程在遠端的server farm)傳遞給FastCGI行程。[1]
服務傳入請求時,網絡伺服器通過Unix域通訊端、命名管道或TCP連接向FastCGI行程傳送環境變數資訊和頁面請求。響應通過相同的連接從行程返回到網絡伺服器,然後網絡伺服器將該響應傳遞給終端使用者。連接可能在響應結束時關閉,但是web伺服器和FastCGI服務行程都將持續,不會被銷毀。[2]
每個單獨的FastCGI行程在其生命周期內可以處理許多請求,從而避免了每個請求行程建立和終止的開銷。並行處理多個請求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來完成:通過內部多路復用使用一個連接(即一個連接上的多個請求);通過使用多個連接;或者通過這些方法的混合。可以組態多個FastCGI伺服器,提高穩定性和可延伸性。
優點
網站管理員和程式設計師可以發現,在FastCGI中將網絡應用程式與網絡伺服器分離比嵌入式直譯器(mod_perl、mod_php等)有許多優點。這種分離允許伺服器和應用程式行程獨立重新啟動——這是繁忙網站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它還能夠實現每個應用程式的寄存服務安全策略,這是對ISPs和網絡寄存公司的一個重要要求。[3]不同類型的傳入請求可以分發到特定的FastCGI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已被組態為高效地處理這些類型的請求。
實作FastCGI的網頁伺服器
- Apache HTTP Server (部分)
- Caddy[9]
- Cherokee HTTP Server
- Hiawatha Webserver
- Lighttpd[10]
- Nginx[11]
- LiteSpeed Web Server
- Microsoft IIS
- Jetty[12]
- Kerio WebSTAR
- OpenBSD 的
httpd(8)
[13] - Open Market 網絡伺服器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