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girls與e-boy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girls與e-boys
Remove ads

e-girlse-boys,或有時合稱e-kids,其中的e來自英語electronic,一稱電玩少女[1]電競少女[2]。是2010年代末,伴隨社群媒體Instagram[3]抖音Twitch[4]而產生的流行次文化

Thumb
阿嘿顏表情拍照的e-girl
Thumb
南非出生,現居英國的網紅Belle Delphine

起源

e-girls一詞,一開始出自於電子遊戲玩家社群所使用的貶抑詞語,形容女性欲吸引更多目光,儼然成為另一種時尚風格[5]

2019年7月14日,美國紐約州由提卡一名17歲青少女碧安卡·迪文遭謀殺後[6]英語圈媒體使用該詞[7]稱呼該女子的打扮,e-girls一詞遂開始流行。

這種流行風格受動漫文化1990年代2000年代時尚風格、韓流嘻哈文化哥德次文化情緒搖滾等文化元素所影響,常見的穿着特色如鮮明雙色調、辮子流蘇、長、短袖T恤、鏈條和無邊便帽[5]。化妝方面,尤其是用逗號形狀或用於在眼睛下方繪製心形的眼影,而腮紅也是常見元素。

代表人物

參見

資料來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