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探險家、航海家和殖民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斯杜化·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0月31日—1506年5月20日)歐洲中世紀至近代的著名航海家、探險家與殖民者,其出生於中世紀的熱內亞共和國(今意大利西北部)[3][4][5][6]。在西班牙君主伊莎貝拉一世及費爾南多二世的贊助下,哥倫佈於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出海橫渡大西洋,並成功到達美洲大陸,他的一系列航行以及建立永久居民點的努力使得美洲大陸接入了近現代的人類文明,也為西方日後在美洲的拓殖奠定了基石。此後,西班牙開始殖民美洲,成為一系列歐洲國家殖民此地的先驅。哥倫布發現及開拓美洲的成就,使西班牙及美國等國家把他發現美洲大陸的日子賦予重要意義,其日期被定為法定假日,亦即哥倫布日。世界歷史也將哥倫布的環球航行視作中世紀史與近代史的分界點。
基斯杜化·哥倫布 | |
---|---|
出生 | 1451年10月31日 熱那亞共和國熱那亞(今 意大利) |
逝世 | 1506年5月20日(54歲) 卡斯蒂利亞王國華亞度列(今 西班牙) |
別名 | 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 加泰羅尼亞語:Cristòfor Colom 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 葡萄牙語:Cristóvão Colombo 拉丁語:Christophorus Columbus 熱那亞語: Christoffa Corombo 英語:Christopher Columbus |
職業 | 航海家 |
頭銜 | 世界洋海軍上將;西印度群島總督; |
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配偶 | 費麗帕·莫尼茲·佩雷斯特雷洛 |
伴侶 | 碧翠絲·恩里克斯·德·阿拉娜 |
兒女 | 迭戈·哥倫布 費爾南多·哥倫布 |
親屬 | 兄弟: 喬瓦尼·佩萊格里諾 吉亞科莫·哥倫布[2] 巴爾托洛梅奧·哥倫布 姐妹: 比安奇涅塔·哥倫布 |
簽名 | |
在哥倫布啟程前,西方社會(西歐國家為主)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濟競賽,紛紛通過在世界各地建立貿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西班牙王室看到了有可能在與對手有關亞洲的高利潤的香料貿易的競爭中取得先手之遙遠卻美好的前景。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雖然不是計劃中的日本,但他看見了當地人的虛實及豐富資源,回報給歐洲殖民手段的可行性—可傳教控制、可佔領掠奪、可奴役利用。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地列斯群島、小安地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佈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儘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探險家(11世紀萊夫·埃里克松領導的諾爾斯人[7]的探險領先),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並且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這些對現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有着無可估量的影響。哥倫布在現今大多數地方被當做一種無畏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象徵。哥倫布自己認為他的成就主要在傳播了基督的榮光[3]。但是對於美洲原住民而言,哥倫布的到來意味着對美洲原住民野蠻和殘酷大掠殺的開始[8],近年哥倫布的成就日益受到左翼人權人士政治批判,部分美加的城市更把法定假日「哥倫布日」改為「美洲原住民日」,但亦有批評指有政治正確之嫌。
哥倫布並不認為他當時到達了一個以前歐洲人所不知的大陸,而自認到達出發前的目標—東印度群島。他將這個大陸上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indios,西班牙語的印度人)」[9][10][11]。由於哥倫布和西班牙王室和它所指派的美洲殖民地管理者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得他在1500年被逮捕並被解除對伊斯帕尼奧拉島居民點的總督職位。後來還導致了關於哥倫布和他的繼承者對西班牙王室許諾給他們的利益的法律訴訟。
哥倫布生於熱那亞,出生於1451年10月31日,具體日期不詳[12]。他的父親是多米尼克·哥倫布,一個在熱那亞和薩沃納工作的中產階級羊毛紡織工。他還有一個賣奶酪的小攤,哥倫布小時候還幫忙看過攤。哥倫布的母親是蘇珊娜·方塔納羅薩。哥倫布還有幾個兄弟:巴托洛梅奧、喬瓦尼·佩萊格里諾和吉亞科莫。巴托洛梅奧在里斯本的一家地圖作坊工作過。[13]
在哥倫布的一篇作品中,他聲稱自己早在10歲時就出過海。在1470年,哥倫布一家搬往薩沃納,多米尼克在那接管了一個小客棧。同年,哥倫布被一艘熱那亞的船僱傭,為安茹的勒內征服拿坡里王國。一些現代的歷史學家爭論說哥倫布不是出自熱那亞,而是來自加泰羅尼亞[14]、葡萄牙[15]或西班牙。[16]這些爭議的假說基本上都不被主流學者所相信。[17]
哥倫布自幼便熱愛航海。當時的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可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哥倫布深信只要向西航行就能找出另一條前往東南亞的航線,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後,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
經過對西班牙國會的不停遊說和兩年的協商,哥倫布最終在1492年達成所願。斐迪南配親王和伊莎貝拉女王剛剛征服了格拉拿達這個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的穆斯林統治地區。他們在科爾多瓦的基督教君主城堡接受了哥倫布的請求。伊莎貝拉先是根據自己的懺悔神父的建議拒絕了哥倫布的建議。當他心灰意冷的正要離開此地的時候,斐迪南干預了此事。伊莎貝拉讓一名王室衛士追回了哥倫布,斐迪南後來聲稱自己是「為什麼那些島被發現的首要原因」。[18]
哥倫布早先由意大利私人投資者那裏得到了大約一半的資助。因為在格拉拿達戰役後的財政上的窘迫,王室讓王室財政主管以哥倫布的計劃的名義從幾個其他王室賬戶轉移了資金過來。哥倫布被許諾將封為「世界洋海軍上將」,將可以得到將來所有收益的一部分。這些條款有點不同尋常的慷慨,但那是因為(如哥倫布的兒子迭戈所寫)這些君主們並不認為哥倫布能夠回來[來源請求]。
在聖菲協議中,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后答應哥倫布,如果他成功了,他將被授予世界洋海軍上將,將被指派為所有他發現並宣佈為西班牙領地的土地的總督和統治者。對新土地上的任意一個部門,他都有權讓王國從他提名的三人中指定一人任職。他還將可以永遠從新土地的總收入中提成10%。另外,他還有權利可以購買在新土地的任何商業冒險事業的1/8的股份以及享受他們的1/8的收益。[19]
從1492年到1503年間,哥倫布完成了4次從西班牙到美洲的來回航行。所以這些航行都是由卡斯提亞王國資助的。這些航行標誌着歐洲人對美洲大陸的探險和殖民的開始,因此對西方歷史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儘管哥倫布面對日漸增多反對其觀點的證據,但仍然堅持認為他在歷次航行中所到過的地方就是馬可·波羅以及其他歐洲旅行家說描述過的亞洲大陸的一部分。[13]也因為哥倫布拒絕承認他到過的地方不是亞洲的一部分,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美洲大陸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是以在他之後的到達美洲的佛羅倫斯的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的名字命名。[20]
1492年8月3日夜裏,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21]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22]平塔號和尼尼亞號的船長是來自帕洛斯當地的平松兄弟(馬丁·阿隆索·平松和比森特·亞涅斯·平松)。哥倫布首航的一部分資金也是借自平松家族。[23]
哥倫布離開西班牙後不久,就發現平塔號有些損壞。他們首先到達了隸屬於卡斯提亞王國的加那利群島,在大加那利島得到以修整和修補船隻。9月6日,哥倫布的艦隊離開了加那利群島,開始了漫長的長達5周的橫渡大西洋的航程。這一路上非常順利,沒有碰見風暴,信風的幫助也使得他們航行很快,從9月9日到18日就西行了1163海里。因為行駛在未知的海域和前所未有的長時間不間斷航海,快到達美洲的時候,船上人心浮動。為了穩定船員的情緒,哥倫布一直有真假兩個航行里程記錄。假的那個告訴船員們的記錄上記載的里程數要短些。但因為他在真記錄中有計算錯誤,最後他的假數字反而比真數字更符合實際。經過70天的航行,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兩點鐘,「平塔」號上的一個水手——胡安·德·特里阿納羅德里戈·德·特里阿納(也被稱作胡安·羅德里格斯·貝爾梅奧)第一個看到了陸地。隨後平塔號的船長馬丁·阿隆索·平松確認了這個發現,並鳴炮通知了哥倫布。[24][25]但哥倫布在返回西班牙後堅持說他已先看到陸地上的火光了。[26][27]
哥倫布的艦隊終於到達的是美洲廬卡雅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當地人稱之為瓜那哈尼島,哥倫布將之命名為「聖薩爾瓦多」。該島具體位置一直有爭論,應該在現今巴哈馬境內。最有可能的為現聖薩爾瓦多島(也稱華特林島)、薩馬納礁島、普拉納礁。[24]哥倫布碰到的當地居民(盧卡約人、泰諾人或阿拉瓦克人)非常友善。他們當時還處在新石器時代,武器也就是例如削尖的木頭,骨頭等。但哥倫布在他1492年10月12日的日誌裏便透露出殖民的內心態度,他說當地人沒有進步的武器和戰術,僅用五十人就可輕易征服,並隨他高興怎麼處理當地人。又認為當地人似乎沒有信仰,哥倫布想把當地原住民以基督教奴役。[28][29]哥倫布當時認為自己到達的是日本外圍的群島,並將當地人口中的如古巴、海地等大島當了為日本本島(也有說法是到達中國或印度)。[27]
哥倫布隨後根據當地人的指點,探查了現今古巴的東北海岸,並在10月28日登陸古巴。在11月22日,因為聽當地人說附近有個盛產黃金的島嶼,馬丁·阿隆索·平松帶領平塔號私自離開去探索。哥倫布帶領餘部繼續探索,到達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岸並在12月5日登陸探索。[30]哥倫布將該島命名為「西班牙」島,英文化名稱即伊斯帕尼奧拉(Hispaniola)。
在聖誕日左右,聖瑪利亞號不幸在夜裏觸礁沉沒。當地瓜卡納加利酋長派人幫助救援,並允許哥倫布留下39名船員建立據點。該據點被命名為納維達德以紀念聖誕,同時表示旗艦在聖誕前夜遇難。據點位於現今海地的摩爾·聖·尼古拉斯。[31]哥倫布帶着僅有的一艘船繼續沿着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北岸行駛,直到來年1月6日與平塔號相遇匯合。1493年哥倫布做了首航美洲的最後一次停靠。他們在山美納半島登陸,遇到了來美洲後的第一次敵意的對待。哥倫布因此將與這些印第安人相遇的地方叫做「箭頭灣」[32]
隨後哥倫布終於踏上返回西班牙的規程,船上帶有強行挾持的一些印第安人。[33]歸途的大部分時間在信風的幫助下都比較順利。但在2月22日夜間碰到了風暴,兩艘船在風暴中失散。1493年2月19日,哥倫布所在的尼尼亞號終於到達葡萄牙所屬的亞速爾群島的聖瑪利亞島。隨後哥倫布的艦隊到達里斯本,終於回到了歐洲大陸。哥倫布在受到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接見後於3月13日離開里斯本返回了西班牙。
哥倫布終於在1493年3月15日星期五中午回到了當初出發的帕洛斯港。哥倫布艦隊的另一艘船平塔號在2月底就到達了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岸邊的一個港口(巴榮納)。馬丁·阿隆素·平松在到達後立即上書住在巴塞羅那的費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女王求見,但他們堅持要先見哥倫布。哥倫布給西班牙王室的遠航探險報告(通常叫做《哥倫布書簡》)被翻譯為拉丁文在歐洲廣為流傳。[34]
1493年9月25日他率領約1500人分乘17艘船隻,從卡迪斯出發,11月3日發現多米尼加島,接着又發現瓜德羅普島和波多黎各等島,然後駛抵海地島。又因納維達德堡已被當地印第安人夷平,於是另築伊莎貝拉堡,建立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塊殖民地。印第安人被課以黃金重稅,或被驅使到金礦從事奴隸勞動,有的被捕捉運回歐洲販賣。
1498年5月30日,哥倫布率領由6艘船隻和200人組成的船隊,分兩組從聖盧卡爾啟錨,3隻船直駛海地島,另3隻船由哥倫布本人率領,經維德角群島向西航行,於8月1日發現千里達島。8月5日在委內瑞拉帕里亞半島登陸,第一次踏上南美大陸。8月31日返回聖多明各。因為內亂,被國王特使以管理不善之名解除所有職務和沒收財產。然後哥倫布連同他的兩個弟弟被強行押回西班牙。哥倫布後雖獲釋,卻失去統轄其所發現土地的權力。
1502年5月9日,哥倫布率領4艘船隻和約150人從卡迪斯出發,1502年6月15日,發現馬提尼克島,然後沿海地島南海岸西行,過牙買加向中美洲進發,再沿洪都拉斯南駛,越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最後抵巴拿馬的達連灣。1503年6月折回牙買加島,期間經歷了1504年3月1日月食,後經聖多明各於1504年11月7日回到西班牙桑盧卡爾。
1506年5月20日,55歲的哥倫布在西班牙北部的華亞度列的一個普通的旅店裏逝世。隨後,他的兄弟們和他的長子迭戈將他安葬在華亞度列的一座聖方濟各會的一所修道院的墓地內。[35][36]
後來又依照迭戈的意願移往西維爾的卡爾圖哈的拉斯·奎瓦斯修道院。迭戈此時已經是西班牙島的總督。在1542年這些遺骨又被轉移到殖民城(位於現今多米尼加共和國的聖多明各)在1795年當法國佔領整個西班牙島,哥倫布的遺骨又被轉移到古巴的夏灣拿。古巴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後獨立,哥倫布的遺骨又被轉回到西班牙的西維爾主教座堂,[38]在那哥倫布的遺骨被放在一個精美的靈柩台中。
然而,1877年聖多明各為了迎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周年紀念日,在全面整修肉身成道聖瑪利亞聖殿都主教座堂時發現一個墓穴和一個鉛皮箱子。箱子上和裏面的物件上多處標有與哥倫布有關的標記。箱中放有四十一塊遺骨,還有灰燼和一顆子彈。據說哥倫布年輕時左腿受過槍傷,子彈終生未能取出。多米尼加和西班牙都爭論說自己國家存放的哥倫布遺骨是真的。在多米尼加發現的遺骨於1992年被最後遷入為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而建造的哥倫布燈塔。[35][39]
為了證實是否當年轉移到夏灣拿的不是哥倫布的遺骨而真正的遺骨還保留在多米尼加的教堂里,首先在2003年6月對存放在西維爾的遺骨提取了DNA樣品,同時也從哥倫布的次子費迪南的遺體上提取了樣品。在2002年也從哥倫布的兄弟迭戈的遺骨中提取過樣品。最初對遺骨的觀察展現出西維爾的遺骨與哥倫布逝世時的年紀和體格不相符,過於「瘦小和年輕」。西班牙調查者認為多米尼加的遺骨的特徵更符合哥倫布逝世時的情況。[40]DNA的提取和驗證相當困難,因為有的遺骨在多次轉移中被污染,使得很難提取到完整的DNA。但是西班牙的研究者通過提取到的部分線粒體DNA分析後認為,西維爾的遺骨的線粒體DNA碎片與迭戈的線粒體DNA比較相似,很可能來自同一母系。[41][42][43]這個檢驗結果,以及人類學的和歷史的分析使得研究者相信,存放在西維爾的遺骨確實來自於哥倫布[44]。多米尼加當局一直沒有允許取出他們保存的遺骨,因此不知道他們保存的是否來自於哥倫布遺體,[42][44]但多米尼加和有些學者仍然堅持哥倫布的遺骨是放在聖多明各。[39][42]
過去,歷史學家一直在爭論,哥倫布是否在他最後的航行里仍舊認為自己是在沿着亞洲的東岸航行。[45]但是,學者柯克帕特里克·塞爾提出,《權力書》裏的一份文獻已經暗示哥倫布知道了他發現了一個新大陸。[46]而且,在他第三次航行的日記里,他把「帕里亞之地(land of Paria)」稱作「迄今不為人知的(hitherto unknown)」大陸。[47]矛盾的是,哥倫布的其他一些書寫資料一直都聲稱他到達了亞洲,比如在1502年給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一封信中,他斷言古巴是亞洲的東岸。[48]他還推論說拉美新大陸是位於「東方盡頭」的「地球的天堂」。[47]所以,哥倫布到底怎麼認為的還是不清楚。
哥倫布日(Columbus Day)為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西班牙和美國等國的法定假日。這一日正是哥倫布在1492年登上美洲大陸的日子。
哥倫布日是美國於1792年首先發起的,當時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300週年的紀念日,有指該紀念日是為了減少原英法殖民者對美國的支配,以建立這個新生國家的國家認同。在1893年,芝加哥舉辦了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並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從此,每年的10月12日,美國大多數州會舉辦紀念活動。[49]習俗亦開始傳遍整個美洲,現在不論北美洲,南美洲,還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都會在哥倫布日舉行紀念活動。[50]
由於哥倫布為歐洲人開啟了殖民美洲的大門,對印地安人來講則是侵略的開始,哥倫布日在1992年發現美洲500週年後,日益受到美加社會的爭議及討論。近年美加社會開始注重美洲原住民的權益,在美加的一些左派思想地域及控制的大城市,加州柏克萊等大城市,市政府已改稱為「原住民日」。[51][52][53][54][55],以取代「哥倫布日」。委內瑞拉從2002年開始把這個節日稱作「原住民抵抗日」。[56][57][58]美國廣域的三K黨反對慶祝哥倫布或紀念碑,因為他們認為這增加了天主教在美國的影響力,而美國應該是一個新教為主的國家。此外,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拆除歷史爭議人物雕像浪潮之中,他作為其「歷史爭議人物」之一大大加劇了這個爭議。
哥倫布大交換由克羅斯比提出,泛指自大航海時代始,美洲(新世界)與歐洲、非洲和亞洲之間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因其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後一直進行,故命名為「哥倫布大交換」。[5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