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1000大師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TP1000大師賽ATP Masters 1000),舊稱ATP巡迴賽1000大師賽ATP Tour 1000 Masters),是每年在全世界不同城市舉辦的九項系列賽事,分佈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屬於職業網球聯合會ATP)賽事級別,僅次於大滿貫賽年終總決賽;和一般ATP賽事相比較,有較多的網球職業頂尖球員參賽 。在現行的ATP積分制度,一名球員有大師系列賽資格參加,則必須強制列入其個人賽事積分的計算中。

自1990年大師系列賽開創以來,諾華克·迪祖高域為最多大師賽單打冠軍頭銜的球員(截至2023年巴黎大師賽共獲得40座冠軍);此外,迪祖高域在2018年成為首位達成「金大師」(Golden Masters)即獲得過全部9項大師賽單打冠軍獎盃的選手,且在2020年進一步得到「雙圈金大師」即每項大師賽都至少奪冠兩次之成就。

在雙打比賽,布萊恩兄弟(鮑伯邁克·拜仁)創紀錄地共獲得了39個雙打冠軍頭銜,且全是兩人合作獲得。丹尼爾·內斯特和布萊恩兄弟都分別獲得過全部9項大師賽的雙打冠軍。

歷史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年,男子網球界有大獎賽超級系列賽世界網球錦標賽兩項巡迴賽事。1990年,ATP成為男子網球賽事唯一的管理機構,將大獎賽超級系列賽遺留的九項最精華的賽事合併成一項新的巡迴賽賽事,稱為ATP單週冠軍系列賽(ATP Championship Series,Single Week)。1996年更名超9系列賽(ATP Super 9),2000年再改為網球大師系列賽(Tennis Masters Series)。

1990年至2009年間有斯德哥爾摩(1990-1994年)和史特加(1995-2001)兩項賽事室內停辦。

2007年8月31日,ATP宣佈自2009年起賽制將做出重大改變,大師系列賽更名為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ATP World Tour Masters 1000),1000這個數字代表奪冠選手將獲得1000分的排名積分。此外,漢堡大師賽被降級,而蒙地卡羅大師賽雖獲得保留但不再強制選手參賽。

2009年,上海取代了此前一直作為室內賽的馬德里,而馬德里則改為泥地場地,取代春季泥地賽季的漢堡。上海被指定為室外賽事,但主辦場地有可伸縮的屋頂,在2005至2008年舉辦ATP總決賽時便是室內場地。

2008年起,大師賽決賽從五盤三勝制改為三盤兩勝制。

2011年起,其中六項賽事與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共同主辦。

2022年6月9日,ATP宣佈啟動「OneVision」計劃,包括將部分大師賽擴展為「超級大師賽」,賽程從8天擴展到12天、籤表從56籤擴大到96籤。除了已經是超級大師賽的印第安韋爾斯站邁阿密站,在2023年(馬德里站羅馬站上海站)和2025年(加拿大站辛辛那堤站)逐步升級。五項擴展的頂級賽事獎金將增加35%以上。ATP也將媒體、數據和粉絲服務進行整合,並擴大和重組ATP董事會。[1]

歷史名稱

  • 1990–1995年 : ATP單週冠軍系列賽 (ATP Championship Series, Single-Week)
  • 1996–1999年 : ATP「超9」系列賽 (ATP Super 9)
  • 2000–2003年 : 網球大師系列賽 (Tennis Masters Series)
  • 2004–2008年 : ATP大師系列賽 (ATP Masters Series)
  • 2009–2018年 :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 (ATP World Tour Masters 1000)
  • 2019– : ATP1000大師賽 (ATP Tour Masters 1000)

賽事組成

目前,以下九項賽事屬於ATP1000大師賽:加拿大、意大利、印第安韋爾斯、邁阿密、蒙地卡羅、馬德里、辛辛那堤、上海和巴黎。自2009年以來,其中五場比賽在室外硬地舉行,三場在泥地場舉行,一場在室內硬地舉行。

以下按照賽事舉行的時間排列,帶金色背景屬於超級大師賽(或者雙週大師賽):

更多資訊 賽事, 總獎金 ...
賽事 舉辦城市 舉辦時間 創辦年份 場地類型 籤數 總獎金
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
BNP Paribas Open
 美國 印第安韋爾斯 3月上旬 1974年 硬地 96 US$8,800,000 (2023)
邁阿密大師賽
Miami Open presented by Itaú
 美國 邁阿密花園 3月下旬 1985年 硬地 96 US$8,800,000 (2023)
蒙地卡羅大師賽
Rolex Monte-Carlo Masters
 法國 羅克布呂訥-卡普馬丹 4月中旬 1897年 泥地 56 €5,779,335 (2023)
馬德里大師賽
Mutua Madrid Open
 西班牙 馬德里 4月下旬 2002年 泥地 96 €8,796,536 (2023)
意大利公開賽
Internazionali BNL d'Italia
 意大利 羅馬 5月上旬 1930年 泥地 96 €7,705,780
加拿大大師賽
National Bank Open presented by Rogers
 加拿大 蒙特利爾多倫多 7月下旬 1881年 硬地 56 US$4,178,500
辛辛那堤大師賽
Western & Southern Open
 美國 辛辛那堤 8月中旬 1899年 硬地 56 US$3,200,000
上海大師賽
Rolex Shanghai Masters
 中國 上海 10月上旬 2009年 硬地 96 US$7,086,700
巴黎大師賽
BNP Paribas Paris Masters
 法國 巴黎 11月上旬 1968年 室內硬地 48 €4,872,105
漢堡公開賽 (1990-2008)  德國 漢堡 不適用 1892年 泥地 64 ATP 500
歐卡公開賽 (1995-2001)  德國 史特加 不適用 1998年 室內地毯/硬地 48 廢除
斯德哥爾摩公開賽 (1990-1994)  瑞典 斯德哥爾摩 不適用 1969年 室內地毯/硬地 48 ATP 250
關閉
  • 註一:網球界常以賽事舉辦地來稱呼各別賽事。(官方名稱有時會以贊助商或其他方式命名,較常更名。)
  • 註二:巴黎大師賽自2007年起改為室內硬地。馬德里大師賽在2002至2008年為室內硬地球場。
  • 註三:加拿大公開賽男子比賽偶數年在蒙特利爾舉行,奇數年則在多倫多舉行,與女子比賽交替舉行。
  • 註四:蒙地卡羅大師賽實際舉辦地在法國羅克布呂訥-卡普馬丹,並非摩納哥

ATP積分

超級大師賽單打

更多資訊 單打 ...
項目 冠軍 亞軍 四強 八強 16強 32強 64強 96強 晉級
正賽
外圍賽
第二圈
外圍賽
第一圈
單打 1000 600 360 180 90 45 25 10 16 8 0
關閉

普通大師賽

更多資訊 單打, 雙打 ...
項目 冠軍 亞軍 四強 八強 16強 24強 / 32強 48強 / 56強 晉級
正賽
外圍賽
第二圈
外圍賽
第一圈
單打 1000 600 360 180 90 45 10 25 16 0
雙打 0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關閉
  • 第一圈輪空的選手直接獲得第一圈積分

冠軍紀錄

最多冠軍頭銜

  • 底色為現役球員
更多資訊 冠軍, 球員 ...
單打
冠軍 球員 年份 達成賽事
40 塞爾維亞 諾華克·迪祖高域 2007-2023 9
36 西班牙 拉斐爾·拿度 2005-2021 7
28 瑞士 羅傑·費達拿 2002-2019
17 美國 安德烈·阿加斯 1990-2004
14 英國 安迪·梅利 2008-2016
11 美國 皮特·森柏斯 1992-2000 5
8 奧地利 托馬斯·梅士達 1990-1997 4
7 美國 張德培
德國 亞歷山大·薛華利夫 2017-2024 5
6 俄羅斯 丹尼爾·麥維迪夫 2019-2023 6
5 智利 馬塞洛·里奧斯 1997-1999 5
巴西 古斯塔沃·古爾頓 1999-2001 4
美國 吉姆·古里亞 1991-1993 3
俄羅斯 馬拉特·沙芬 2000-2004
美國 安迪·洛迪克 2003-2010
西班牙 卡洛斯·艾卡拿斯 2022-2024
德國 鮑里斯·碧加 1990-1996 2
關閉

金大師

  • 在職業生涯中贏得全部九場ATP大師賽冠軍成就的球員。(達成金大師的賽事以粗體表示)

雙冠

  • 在同一年度大師賽同時贏得單打和雙打冠軍。
更多資訊 賽事 ...
賽事
美國 吉姆·考瑞爾 1991年印第安韋爾斯
西班牙 拉斐爾·拿度 2008年蒙地卡羅
關閉

參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