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萊斯利(英語:Hurricane Leslie)是2012年9月對百慕達加拿大大西洋省份構成輕微影響的一場大西洋颶風,是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12個熱帶氣旋,源於8月30日背風群島以東約2400公里海域的一股東風波,成為熱帶低氣壓僅12小時後就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萊斯利」。氣旋穩步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由於外界環境偏向有利而緩慢弱化,到了9月2日,風暴已迴轉向西北偏北行進至背風群島北側洋面。此後,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上空的阻塞天氣格局令萊斯利持續飄流了4天。9月5日晚,氣旋升級成一級颶風,但由於行進速度過於緩慢,產生的上升流海面溫度降低,萊斯利又緩慢減弱,於9月7日降級成熱帶風暴。

Quick Facts 形成, 消散 ...
颶風萊斯利
Hurricane Leslie
一級颶風(美國
Thumb
9月5日,即將升級成颶風的萊斯利
形成2012年8月30日
消散2012年9月12日
2012年9月11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80英里/小時(13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68毫巴百帕);28.59英寸汞柱
死亡
損失$1010萬(2012年美元
影響地區背風群島百慕達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Close

氣旋繼續飄流到9月9日並加速從百慕達以東掠過,給島上帶去強風,導致數百居民家中停電,還有電線杆倒塌,各種垃圾和被風颳斷的樹枝散落在道路上。此後萊斯利重新增強並再度達到颶風標準,於9月11日在紐芬蘭島附近轉變成溫帶氣旋。風暴給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新斯科舍和紐芬蘭帶去暴雨,紐芬蘭島出現局部洪災,特別是該島西部。島上許多樹木和屋頂受損,約4萬5000戶居民失去供電。此外,波奇灣(Pouch Cove)有一套尚未建完的房屋和多戶民宅受損。颶風萊斯利一共造成1010萬美元(2012年美元)的損失,但沒有引起人員喪生。[1]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8月26日,一股東風波伴隨廣闊的下層低氣壓區從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2]。系統總體向西移動,組織結構在接下來幾天裏都很混亂[3]。到了8月29日,東風波內的雷暴和降雨都在朝中心靠攏,組織結構逐漸改善[2][4]。根據德沃夏克分析法和散射儀計算出的海面風速結果,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估計系統於協調世界時8月30日凌晨0點在背風群島北部的東南偏東方向約2406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2]。受北面的副熱帶高壓脊影響,氣旋在溫暖的海域上空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5]UTC8月30日中午12點,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萊斯利」(Leslie[2]

成為熱帶風暴後,萊斯利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而轉向西北偏西[2]。到8月31日清晨,氣旋已向各個方向發展出層次分明的外流,環流中心也很接近主要對流區[6]。氣象結構估計風暴這時的持續風速有每小時110公里[2]。8月31日晚,由於上空風切變增多,令對流同中心分離,系統一度停止增強[7]。9月1日清晨,衛星圖像顯示萊斯利發展出眼狀特徵,但無法確定這一特徵是否位於氣旋的下層環流中心[8]。風暴結構漸趨混亂,環流在數小時後已同主對流區分離[9]

雖然所處洋面水溫超過29°C,但在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下,氣旋略有減弱,風速降至每小時95公里。9月3日清晨,風暴的移動速度減緩並迴轉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逼近百慕達高壓脊的薄弱點,之後又略朝北面轉向。受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上空的阻塞天氣格局影響,萊斯利以每小時不到8公里的速度飄流了4天時間。隨着風切變減少,風暴重新組織,於UTC9月5日中午12點升級成颶風。[2][10]6小時後,萊斯利達到風力時速130公里的最高強度。但由於颶風的移動速度過於緩慢,海面溫暖的海水因上升流影響而被下方溫度偏低的海水取代,氣旋因此開始緩慢減弱,到9月8日清晨已降級為熱帶風暴。系統雖在弱化,但環流直徑卻擴大到超過1850公里,風場也在擴張,從中心向外282公里範圍內的風速都達到熱帶風暴強度。[2]9月9日清晨,大範圍的中到上層低壓槽及其關聯的冷鋒離開美國東岸,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上空的阻塞天氣格局隨即瓦解。萊斯利因此加速向東北偏北進發。當晚,風暴從百慕達以東約210公里洋面經過。離開這片上升流海域後,氣旋開始再次增強,於UTC9月10日中午12點達到颶風標準。次日清晨,風暴達到968毫巴百帕,28.6英寸汞柱)的最低氣壓。但由於海面溫度降低、風切變增強,同時氣旋還在逐漸同冷鋒合併,共同導致萊斯利於UTC9月11日上午9點在紐芬蘭與拉布拉多聖勞倫斯St. Lawrence)以南約137公里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2]不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認為萊斯利登陸比林半島Burin Peninsula)時仍屬熱帶氣旋[11]。風暴殘留快速穿越紐芬蘭,於9月11日晚重返大西洋。UTC次日早上6點,萊斯利的殘留與拉布拉多海上空的另一片溫帶低氣壓區合併。[2]

防災措施和影響

百慕達

Thumb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012年9月9日針對熱帶風暴萊斯利發佈的5日預報

氣象機構因颶風萊斯利發佈的熱帶氣旋警告很少。UTC9月6日晚上21點,百慕達收到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再於UTC9月8日上午9點升級成熱帶風暴警告並持續到9月10日清晨中止[2]。9月6日,百慕達官員敦促居民做好「最壞的打算」。多間學校準備在周五停課,以便居民對逐漸逼近的風暴做好準備。百慕達應急措施組織方面稱:「萊斯利的規模非常龐大,而且天氣預報中認為它在逼近期間會急劇強化,可能會成為百慕達的一場歷史性風暴……島上風速可能達到颶風強度,並且有可能持續兩天之久。」[12]

風暴從百慕達經過的位置比之前的預計更偏東面,因此只造成很小的影響。聖大衛島的持續風速為每小時63公里,陣風時速則有87公里,島上還測得80毫米雨量[13]。百慕達多地零星出現停電,數以百計的居民受到影響,刮斷的樹枝和其它垃圾散落在道路上,哈密爾頓有1條電線杆倒塌[14]

加拿大

Thumb
9月11日經過紐芬蘭後,萊斯利已屬溫帶氣旋。

UTC9月10日早上6點,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的印第安港(Indian Harbour)向南至斯通灣之間地區,以及福戈島Fogo Island)到夏洛特敦(Charlottetown)之間地區接獲熱帶風暴觀察預警。與此同時,斯通灣至夏洛特敦之間地區進入颶風觀察預警生效狀態。到UTC9月10日下午15點時,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已經中止,同時印第安港到特里頓(Triton)收到熱帶風暴警告。到了9月11日晚,所有觀察預警和警告均已中止。[2]為防萬一,巴德格爾Badger)鎮宣佈進入緊急狀態[15]

萊斯利尚處熱帶氣旋階段時就在新斯科舍大部分地區產生51到102毫米降水,其中降雨量最高的舒貝納卡迪Shubenacadie)達170毫米[2]。新斯科舍部分地區此前就已爆發洪災,這些降水很可能導致災害的持續時間延長[16]。紐芬蘭島大部分地區也出現51至102毫米降水,降雨量最高的牛頭鎮(Cow Head)有108毫米。降雨引發局部洪災,部分道路和橋樑無法通行,波爾半島港與紐芬蘭島內陸的交通一度中斷[2]。萊斯利產生時速達137公里的狂風,致使許多樹木和屋頂受損,約4萬5000戶居民失去供電,特別是紐芬蘭島東南部的阿瓦隆半島情況嚴重[15]。阿瓦隆半島的波奇灣有套還只建成一部分的房屋被風暴摧毀,臨近的聖約翰斯普萊森特維爾Pleasantville)也有多套尚未建成的民宅受損[17]。普萊森特維爾有多條街道封閉,以便工作人員清理四處散落的垃圾。紐芬蘭紀念大學部分校園因有碎玻璃掉落在人行步道上而封閉[15]。萊斯利的殘留之後還給努納武特帶去降水,伊魁特在3天裏的降雨量一共為36毫米[18]。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一共因這場風暴遭受了約1010萬美元(2012年美元)的損失[1]

其它地區

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面海域經過期間,萊斯利給背風群島、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多個島嶼帶去大浪[19]。氣旋還和颶風艾薩克共同影響,在佛羅里達州東部海岸沿線產生離岸流,其中又以拿騷縣向南至馬丁縣沿海區域為主[20]。此外,風暴還於9月5至6日在特拉華州新澤西州沿海產生離岸流[2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