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於2004年11月2日舉行,時任總統喬治·W·布殊順利連任,同時贏得普選票及選舉人票。2005年1月6日選舉人投票結束,確定布殊當選,他在2005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

快速預覽 538個選舉人團席位 獲勝需270票, 投票率 ...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 2000 2004年11月2日 2008 →

538個選舉人團席位
獲勝需270票
投票率60.1%[1] 5.9 %
  Thumb Thumb
獲提名人 喬治·布殊 約翰·克里
政黨 共和黨 民主黨
家鄉州 德薩斯州 麻省
競選搭檔 迪克·錢尼 約翰·愛德華茲
選舉人票 286 251
勝出州/省 31 19+DC
民選得票 62,040,610 59,028,444
得票率 50.7% 48.3%

Thumb
總統選舉結果地圖。紅色代表布殊/錢尼獲勝的州,藍色代表克里/愛德華茲獲勝的州。

選前總統

喬治·布殊
共和黨

當選總統

喬治·布殊
共和黨

關閉

這是2024年之前最後一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同時贏得選舉人票及民選票的總統選舉;直至20年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當勞·特朗普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再次同時贏得選舉人票及民選票。[2][3]

截至2024年,本次選舉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最後一次在維珍尼亞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勝出。

結果

更多資訊 總統候選人, 選舉人票 ...
總統候選人 選舉人票 普選票數 百分比 政黨 競選夥伴(選舉人票數)
喬治·W·布殊(勝) 286 62,040,610 50.7 共和黨 李察·錢尼
約翰·克里 251 59,028,444 48.3 民主黨 約翰·愛德華茲
拉爾夫·納德 0 394,794 0.34 獨立 Peter Miguel Camejo
Michael Badnarik 0 377,792 0.33 自由黨 Richard Campagna
Michael Peroutka 0 129,337 0.11 憲法黨 Chuck Baldwin
大衛·柯布 0 104,917 0.09 綠黨 Patricia LaMarche
總計 538 - 100
其他年度的總統選舉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
來源:U.S. 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關閉

候選人

共和黨

候選人喬治·W·布殊(時任美國總統)。

民主黨

候選人約翰·克里(John Kerry)是在2004年美國民主黨預選中選出。副總統候選人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則由大會決定。

Remove ads

自由意志黨

2004年5月30日,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黨大會選出米高·班納瑞克(Michael Badnarik)為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候選人是Richard Campagna。在選舉中得到0.32%的選票,略少於獨立候選人Ralph Nader的0.36%,但比其他第三黨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總和還多。

綠黨

2004年6月25日美國綠黨在黨大會的第二輪選舉中選出David Cobb為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候選人是Pat LaMarche。

憲法黨

2004年6月25日美國憲黨提名Michael Peroutka參選總統和Chuck Baldwin參選副總統。

時間表

2002年

  • 12月15日,前副總統戈爾宣佈不會參加2004年總統競選。[4]

2003年

  • 1月2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表示他將參加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 1月13日:前副總統戈爾的競選夥伴約瑟夫·利伯曼表示他將參加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 2月18日:前伊利諾伊州女參議員、民主黨人卡羅爾·莫斯利·布勞恩表示她將參加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 2月19日:民主黨眾議員里查德·格普哈特表示他將參加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 5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民主黨參議員格雷厄姆表示他將參加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2004年

2000年選舉團改變情況

2000年的人口普查後,州份的眾議員人數會根據該州份的人口增減而調整,以確保符合人口比例。而州份派出的選舉人人數相等於該個州的眾議院議員及參議院議員人數總和,州份的選舉人人數因此而變動。由於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異常接近,選舉人人數的變動有可能影響2004年的選情。

下面的表格顯示了從2000年以來選舉團成員的改變情況。紅色+7)表示2000年布殊獲得勝利的州份,藍色-7)表示戈爾獲勝的州份。

  • 亞利桑那州 (+2)
  • 加利福尼亞州 (+1)
  • 科羅拉多州 (+1)
  • 康涅狄格州 (-1)
  • 佛羅里達州 (+2)
  • 佐治亞州 (+2)
  • 伊利諾斯州 (-1)
  • 印第安納州 (-1)
  • 密芝根州 (-1)
  • 密西西比州 (-1)
  • 內華達州 (+1)
  • 紐約州 (-2)
  • 北卡羅萊納州 (+1)
  • 俄亥俄州 (-1)
  • 奧克拉荷馬州 (-1)
  • 賓西法尼亞州 (-2)
  • 德克薩斯州 (+2)
  • 威斯康星州(-1)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