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世界士碌架錦標賽又稱1984年使館世界士碌架錦標賽,是1984年4月21日至5月7日在英格蘭錫菲克魯西布劇院舉辦的職業士碌架排名賽。比賽由世界職業桌球與士碌架協會主辦,是克魯西布劇院1977年開始連續舉辦的第八屆世界士碌架錦標賽。4月1至13日,78名選手在布里斯托雷德活洛奇參加資格賽,決出16人打入正式賽,與16名獲邀種子選手同台競技。本次比賽的獎金總額為20萬英鎊,創下士碌架賽事新紀錄,冠軍獎金4.4萬英鎊。
衛冕冠軍、英格蘭選手史提芬·戴維斯此前已兩獲世錦賽冠軍,在35局18勝的決賽遇到同胞占美·韋德。戴維斯在前兩場結束時以12比4大比分領先,韋德隨後發力,但戴維斯頂住壓力,最後以18比16拿下比賽,成為克魯西布劇院首位連莊世錦賽冠軍。雷克斯·威廉士在首圈比賽不敵韋德,但在第12局拿到單杆138分,是全場比賽的最高度數分。比賽期間一共只有八次最高度數分破百,是1978年後新低。本屆世錦賽由使館香煙公司贊助,英國廣播公司與獨立電視網直播。
概述
世界士碌架錦標賽是士碌架職業賽事和官方世界錦標賽[1],士碌架源自19世紀駐印英國軍人[2],傳入歐洲及其他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前就在英國流行,如今已是風靡世界的桌球運動,在中國大陸、香港、泰國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特別受歡迎[3]。
本屆世錦賽於1984年4月21日至5月7日在英格蘭錫菲克魯西布劇院舉辦[4],世界職業桌球與士碌架協會主辦[5],是1984至1985年世界士碌架巡迴賽季最後一場排名賽[6]。比賽共有94人參加,其中78人經過4月1至13日的三輪資格淘汰賽選出16人打入正式賽,與16名種子選手同名競技[4][5]。
世界排名前16的選手作為種子選手自動晉級正式賽[注 1]。衛冕冠軍史提芬·戴維斯是頭號種子,剩下15個種子名額根據1983至1984球季世界排名分配。第一圈正式比賽採取19局10勝制,第二圈到八強賽為25局13勝制,準決賽31局16勝制,決賽35局18勝制。[7]
比賽由英國廣播公司和獨立電視網在英國直播,決賽時段與熱門肥皂劇《加冕街》衝突,觀眾從630萬漲至最後15分鐘的1310萬[8]。世界排名第五的艾力克斯·希堅斯解說部分賽事[9]。
本屆世錦賽獎金總額20萬英鎊,創下士碌架比賽新紀錄,冠軍獎金4.4萬英鎊。獎金分配如下:[4][10][11]
- 冠軍:4.4萬英鎊
- 亞軍:2.2萬英鎊
- 四強:1.27萬英鎊
- 八強:6600英鎊
- 十六強:4350英鎊
- 三十二強:2200英鎊
- 資格賽落選:450英鎊
- 最高度數分(正式賽):4000英鎊
- 最高度數分(資格賽):1000英鎊
- 滿杆:1.5萬英鎊
- 合計:20萬英鎊
賽程概況
1984年4月1至14日[12][13],本屆世錦賽的資格賽在布里斯托雷德活洛奇(Redwood Lodge)舉行,共78人參加[5][14]。所有選手分成16組,經淘汰賽選出16人進入正式比賽。淘汰賽均採用19局10勝制。杜米·梅菲(Tommy Murphy)首圈打出兩次單杆108分並淘汰積·菲茨莫里斯(Jack Fitzmaurice),兩周前他還在世界職業桌球錦標賽決賽戰勝菲茨莫里斯[15]。約翰·帕洛特三輪比賽先後以十比三、十比二和十比零淘汰丹尼士·休斯(Dennis Hughes)、克里夫·艾佛頓和1978年世錦賽亞軍佩里·芒斯(Perrie Mans)[5]。年僅20歲的英國少年士碌架冠軍尼爾·富爾茲(Neal Foulds)從資格賽首度晉級克魯西布劇院世錦賽正式比賽[16][17],三輪資格賽分別以十比五、十比四和十比二淘汰道格·法蘭奇(Doug French)、萊斯·多德(Les Dodd)與占·梅多克羅夫特(Jim Meadowcroft)[5]。
八獲世界冠軍的佛雷德·戴維斯以十比五擊敗占·唐納利(Jim Donnelly)[5][18]。加拿大選手約翰·貝爾(John Bear)沒有按時參賽,對手羅伊·安德魯塔(Roy Andrewartha)自動晉級[5]。邁克·沃特森(Mike Watterson)是1977至1983年世錦賽推廣人,也是他率先選定克魯西布劇院作為比賽場地[19][20],他在首圈以十比五戰勝伯納德·貝內特(Bernard Bennett),但很快就以八比十不敵華倫·金(Warren King)[5]。資格賽淘汰選手可獲450英鎊參與獎[10]。安德魯塔、富爾茲、帕洛特、金、馬塞爾·高維羅(Marcel Gauvreau)、祖·莊遜、保羅·米夫蘇德(Paul Mifsud)、馬里奧·莫拉(Mario Morra)和埃迪·冼奇(Eddie Sinclair)都是首次參加世錦賽資格賽[21]。
首圈正式賽在4月21至26日舉行[22],每局都是資格賽晉級選手對抗種子選手,採用19局10勝制,共分兩階段[4]。大衛·泰萊(David Taylor)首階段結束時以三比五落後高維羅,但第二階段開始後連贏七局以十比五勝出,這還是他在1983至1984年球季首次贏得排名賽[23]。安德魯塔正職從事碼錶時間研究,士碌架只是業餘愛好,在首圈以四比十負於埃迪·查爾頓(Eddie Charlton)[24]。富爾茲在首階段結束時以五比三領先前世界冠軍希堅斯,雙方競爭激烈,第二階段打成七平後最終由富爾茲以十比九晉級[24]。
西爾維諾·法蘭西斯科(Silvino Francisco)以十比五戰勝此時在全季斯諾賽巡迴賽收入排名第四的托尼·米奧(Tony Meo)[25]。威利·索恩(Willie Thorne)擊敗約翰·維爾戈(John Virgo),上屆世錦賽維爾戈同樣輸在索恩手裏[26],而且本球季還沒贏過排名賽,世界排名從16掉至18[27]。八獲世界冠軍的弗雷德·戴維斯在首圈以四比十不敵比爾·溫本紐克(Bill Werbeniuk),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世錦賽。他曾於1937年首度參賽,此時年紀70歲253天,創下世錦賽球員年齡新紀錄。[28]
眾多比賽呈一邊倒局面:丹尼士·泰萊與柯克·史蒂文斯(Kirk Stevens)均以十比一晉級;泰瑞·格里菲斯以十比二勝出;史提芬·戴維斯、約翰·史賓沙和克里夫·索本以十比三獲勝;溫本紐克、道格·芒特喬伊(Doug Mountjoy)與查爾頓以十比四進入下一輪。四名種子選手在首圈淘汰,分別是四號種子托尼·諾爾斯(Tony Knowles)、五號種子希堅斯、14號種子維爾戈與15號種子米奧。[29]
史提芬·戴維斯過去三年打入世錦賽後只在1982年首圈敗給諾爾斯,但諾爾斯今年在首圈以七比十不敵帕洛特。此前《太陽報》刊登訪談諾爾斯的三段式報道,他在接受採訪時吹噓性經歷,對其他參賽選手嗤之以鼻。[30]世界職業桌球與士碌架協會為此向諾爾斯罰款五千英鎊,理由是他的言行令士碌架運動蒙羞[5]。
二號種子雷·里爾頓以十比七戰勝占·威奇(Jim Wych),占美·韋德以十比六擊敗雷克斯·威廉士,不過威廉士在第12局打出單杆138分,不但是本屆世錦賽最高度數分,還是第一個單杆破百分[31]。第一圈16組選手理論上最多需打304局,實際只打233局,平均每局22.5分鐘。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局是索本與莫拉交手,花費51分鐘,最短的是韋德與威廉士對抗,只用九分鐘。[32]
第二圈正式賽於4月26至30日舉行,採用25局13勝制,分為三階段[25]。史提芬·戴維斯以六比四領先史賓沙後在接下來八局拿下七局,以13比5晉級,其中三局打出單杆100、95和92分[33]。韋德在首階段結束時以三比五落後查爾頓,但第二階段只輸一局並打出單杆80、79、44、61、34和82分,以十比六反超,第三階段前四局又拿下三局,以13比7獲勝。格里菲斯以13比5打敗溫本紐克。[34]
丹尼士·泰萊在前兩階段結束時以11比7領先帕洛特,但帕洛特在第三階段開始後連下四局打成11平。泰萊頂住壓力穩定發揮,連贏兩局以13比11晉級。索本與索恩的比賽競爭激烈,最後索本以13比11打入八強。[35]史蒂文斯與大衛·泰萊打成九平後穩定發揮,三次打出單杆超過50分,以13比10淘汰對手。富爾茲一度以三比一領先芒特喬伊,但最後以6比13失利。[36]
里爾頓在本球季職業士碌架比賽的表現比過去16年都差,首階段結束時他以五比三領先法蘭西斯科,其中第八局還打出單杆109分,第二階段結束時雙方打成八平。法蘭西斯科在第三階段開始後一度領先,但在薄藍球時失手,里爾頓只需做成一次士碌架就能反超比分。里爾頓做士碌架後法蘭西斯科犯規,里爾頓加分後拿下這局以九比八領先,隨後又連下四盤,以13比8結束戰鬥。[37]
5月1至2日的八強賽同樣分三階段,25局13勝制[25]。史提芬·戴維斯首階段先下三局,但格里菲斯連追五局反超;第二階段開始後格里菲斯先下一城,但戴維斯還以顏色追到六平,第二階段結束時雙方打成八平[38]。戴維斯在第三階段前七局拿下五局,以13比10打入四強,新聞報道稱讚雙方技藝高超、穩紮穩打[39]。
史蒂文斯與里爾頓的八強賽首階段提前一局結束,只贏一局的里爾頓表示「終於結束了」[40]。史蒂文斯最後在第二盤就結束比賽,以13比2大勝里爾頓,後者只拿下第一和第九局[40]。韋德在第二階段結束時以十比六領先索本,最後以13比8晉級。韋德在第20局先得63分,索本接手後清袋打出64分反敗為勝,但韋德把握賽點在第21局勝出,準備在準決賽與史蒂文斯交手。[40]丹尼士·泰萊同樣以13比8擊敗芒特喬伊,準決賽對手是戴維斯[39]。
5月3至5日的四強賽採用31局16勝制,分為四階段[25]。史提芬·戴維斯首階段結束時以四比三領先丹尼士·泰萊,泰萊所贏三局有兩局是靠最後的黑球翻盤[41]。第二階段戴維斯先贏三局,泰萊馬上追回兩局。第13局泰萊單杆打到64分時擊紅球失手,結果戴維斯打出65分反超,下一局又打出單杆76分,第二階段結束時以九比五領先[41][42]。第三階段前五局泰萊只贏一局,但他馬上追回兩局,避免比賽在第三階段結束[41]。第四階段開局後,戴維斯在前四局拿下三局,以16比9晉級決賽[41][43]。
史蒂文斯靠做士碌架拿下第一局,但韋德隨後連贏三局[41]。韋德在前一晚慶祝22歲生日狂歡,此時很不舒服[41],第五局打出單杆85分時還因不適暫停比賽,首階段結束時他以五比三領先。韋德估計他是因吃的三明治有問題生病,而且用來治療咽喉炎的止咳糖漿同樣令身體不適。[41][42][44]第二階段前七局只花費90分鐘出頭,雙方打成六平,結束時史蒂文斯以八比七反超[41][42]。第三階段時韋德不良反應加重,步履都有些蹣跚,史蒂文斯連贏三局[41],但韋德又追回三局,結束時史蒂文斯以12比10領先[41]。史蒂文斯在第23局擊打紅球時失誤,韋德發力連下五城以15比12反超拿到賽點[41]。史蒂文斯此後雖追回兩局,但韋德以單杆44分拿下第30局[41],總比分16比14晉級決賽,成為世錦賽歷史上最年輕的決賽選手[43][45]。
決賽在5月6至7日舉行,採用35局18勝制並分四階段,衛冕冠軍史提芬·戴維斯迎戰占美·韋德[25][46]。比賽由英格蘭裁判占·索普(Jim Thorpe)主持,是他在1980和1984年士碌架英國錦標賽後第三次主持三大賽決賽[47]。
戴維斯首階段結束時以六比一領先,第二階段又拿下前兩局[48]。韋德以單杆過50分拿下第十局,但第二階段中場休息時仍以二比十大比分落後[48]。接下來韋德追回兩局,可第15局又在白球失誤落袋後失利,戴維斯再接再勵贏得下一局,第二階段結束時以12比4領先[46][43]。次日韋德發力,在第三階段八局只輸一局,比分追至11比13[49]。2020年,戴維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年決賽在第一天比賽後領先八局,導致他有些得意忘形[50]。第四階段開始後戴維斯打出單杆119分,是本屆世錦賽單杆第二高分,他在前四局拿下三局,以16比12領先。韋德連追三局追到15比16,但接下來的第32局又是戴維斯清完彩色球後反超並拿到賽點。韋德第33局以單杆65分勝出,但戴維斯在第34局以77比40獲勝,總比分18比16,成為克魯西布劇院歷史上首位連莊世錦賽冠軍。[49][51][52]
這是戴維斯繼1981和1983年後第三次獲世錦賽冠軍,韋德是世錦賽歷史上最年輕的決賽選手,但在不敵戴維斯後五次打入世錦賽決賽均未勝出[53][45]。如果打敗戴維斯,韋德就能打破希堅斯的紀錄,成為世錦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54]。戴維斯拿到4.4萬英鎊冠軍獎金,1983至1984年球季拿到的獎金總額達到15萬9511英鎊,比第二名韋德的7萬8725英鎊高一倍多[8]。世界排名在賽後更新,戴維斯排第一,韋德第七,後者在1983至1984年球季一共拿到17分,其中本屆世錦賽亞軍就佔八分[55]。
戴維斯打敗人氣高漲的韋德後,觀眾發出噓聲和嘲笑聲[52]。他自認決賽最後一天表現不及對手,但已竭盡全力[52]。戴維斯此後兩年都打入決賽,在20世紀80年代還會三獲世錦賽冠軍[56][57]。韋德自認此前準決賽戰勝史蒂文斯後非常疲憊,所以決賽第一天表現不佳[52]。截至2020年,韋德共六次打入世錦賽決賽,但從未勝出[58][59][17]。不過,韋德還是對贏得世錦賽充滿信心[46][60][61]。據他後來回憶,賽後他一度沉迷霹靂可卡因來應對失敗,前後三個月里花掉3.2萬英鎊購買毒品[62][63]。
資格賽圖表
資格賽實行淘汰賽制,4月1至13日在布里斯托雷德活洛奇舉行,決出16人進入正式賽挑戰16名種子選手[4][5]:
第一圈 19局10勝 |
第二圈 19局10勝 |
第三圈 19局10勝 | ||||||||
克里夫·艾佛頓(威爾斯) | 2 | 佩里·芒斯(南非) | 0 | |||||||
約翰·帕洛特(英格蘭) | 10 | 約翰·帕洛特(英格蘭) | 10 | 約翰·帕洛特(英格蘭) | 10 | |||||
丹尼士·休斯(英格蘭) | 3 | |||||||||
法蘭克·喬尼克(加拿大) | 9 | 威利·索恩(英格蘭) | 10 | |||||||
伯尼·米克森(加拿大) | 10 | 伯尼·米克森(加拿大) | 10 | 伯尼·米克森(加拿大) | 3 | |||||
保羅·梅迪(英格蘭) | 8 | |||||||||
馬里奧·莫拉(加拿大) | 10 | |||||||||
謝夫·福爾德(英格蘭) | 2 | 馬里奧·莫拉(加拿大) | 10 | 迪恩·雷諾茲(英格蘭) | 7 | |||||
杜米·梅菲(北愛爾蘭) | 10 | 杜米·梅菲(北愛爾蘭) | 5 | 馬里奧·莫拉(加拿大) | 10 | |||||
積·菲茨莫里斯(英格蘭) | 8 | |||||||||
韋恩·桑德森(加拿大) | 10 | |||||||||
帕迪·摩根(澳洲) | 8 | 韋恩·桑德森(加拿大) | 5 | 克里夫·韋爾遜(威爾斯) | 8 | |||||
保羅·米夫蘇德(馬耳他) | 10 | 保羅·米夫蘇德(馬耳他) | 10 | 保羅·米夫蘇德(馬耳他) | 10 | |||||
尤金·休斯(愛爾蘭) | 5 | |||||||||
占美·范·雷斯堡(南非) | 10 | |||||||||
維克·夏里斯(英格蘭) | 7 | 占美·范·雷斯堡(南非) | 10 | 西爾維諾·法蘭西斯科(南非) | 10 | |||||
雷·埃德蒙茲(英格蘭) | 10 | 雷·埃德蒙茲(英格蘭) | 9 | 占美·范·雷斯堡(南非) | 3 | |||||
大衛·格里夫斯(英格蘭) | 0 | |||||||||
伊恩·威廉遜(英格蘭) | 10 | |||||||||
帕特·胡里漢(英格蘭) | 5 | 伊恩·威廉遜(英格蘭) | 10 | 格雷厄姆·邁爾斯(英格蘭) | 10 | |||||
邁克·海因斯(南非) | 10 | 邁克·海因斯(南非) | 6 | 伊恩·威廉遜(英格蘭) | 6 | |||||
伊恩·布萊克(蘇格蘭) | 5 | |||||||||
馬特·吉遜(蘇格蘭) | 10 | |||||||||
吉諾·里吉塔諾(加拿大) | 7 | 馬特·吉遜(蘇格蘭) | 10 | 祖·莊遜(英格蘭) | 10 | |||||
米克·費沙(英格蘭) | 10 | 米克·費沙(英格蘭) | 7 | 馬特·吉遜(蘇格蘭) | 3 | |||||
保羅·桑利(加拿大) | 8 | |||||||||
埃迪·麥克勞克林(蘇格蘭) | 10 | |||||||||
約翰·哈格里夫斯(英格蘭) | 5 | 埃迪·麥克勞克林(蘇格蘭) | 8 | 馬克·懷爾德曼(英格蘭) | 9 | |||||
羅伊·安德魯塔(威爾斯) | 自動勝出 | 羅伊·安德魯塔(威爾斯) | 10 | 羅伊·安德魯塔(威爾斯) | 10 | |||||
約翰·貝爾(加拿大) | 退賽 | |||||||||
占·威奇(加拿大) | 10 | |||||||||
佐治·加尼姆(澳洲) | 1 | 占·威奇(加拿大) | 10 | 帕齊·法根(愛爾蘭) | 3 | |||||
佐治·史葛(英格蘭) | 10 | 佐治·史葛(英格蘭) | 6 | 占·威奇(加拿大) | 10 | |||||
萊昂·希活(澳洲) | 7 | |||||||||
帕迪·布朗(愛爾蘭) | 10 | |||||||||
史提夫·杜根(英格蘭) | 9 | 帕迪·布朗(愛爾蘭) | 10 | 埃迪·冼奇(蘇格蘭) | 10 | |||||
科林·羅斯科(威爾斯) | 10 | 科林·羅斯科(威爾斯) | 4 | 帕迪·布朗(愛爾蘭) | 1 | |||||
伯特·德馬科(蘇格蘭) | 7 | |||||||||
馬塞爾·高維羅(加拿大) | 10 | |||||||||
約翰·坎貝爾(澳洲) | 7 | 馬塞爾·高維羅(加拿大) | 10 | 默多·麥克勞德(蘇格蘭) | 6 | |||||
格雷厄姆·克里普西(英格蘭) | 10 | 格雷厄姆·克里普西(英格蘭) | 1 | 馬塞爾·高維羅(加拿大) | 10 | |||||
莫里斯·帕金(英格蘭) | 4 | |||||||||
伊恩·安達臣(澳洲) | 10 | |||||||||
格里·屈臣(加拿大) | 4 | 伊恩·安達臣(澳洲) | 6 | 佛雷德·戴維斯(英格蘭) | 10 | |||||
占·唐納利(蘇格蘭) | 10 | 占·唐納利(蘇格蘭) | 10 | 占·唐納利(蘇格蘭) | 5 | |||||
保羅·沃瑟恩(愛爾蘭) | 7 | |||||||||
華倫·金(澳洲) | 10 | |||||||||
托尼·瓊斯(英格蘭) | 9 | 華倫·金(澳洲) | 10 | 戴夫·馬田(英格蘭) | 8 | |||||
邁克·沃特森(英格蘭) | 10 | 邁克·沃特森(英格蘭) | 8 | 華倫·金(澳洲) | 10 | |||||
伯納德·貝內特(英格蘭) | 5 | |||||||||
喬·卡吉亞內洛(加拿大) | 10 | |||||||||
邁克·達靈頓(英格蘭) | 7 | 喬·卡吉亞內洛(加拿大) | 7 | 雷克斯·威廉士(英格蘭) | 10 | |||||
比爾·奧利華(英格蘭) | 10 | 比爾·奧利華(英格蘭) | 10 | 比爾·奧利華(英格蘭) | 8 | |||||
約翰·鄧寧(英格蘭) | 3 | |||||||||
尼爾·富爾茲(英格蘭) | 10 | |||||||||
道格·法蘭奇(英格蘭) | 5 | 尼爾·富爾茲(英格蘭) | 10 | 占·梅多克羅夫特(英格蘭) | 2 | |||||
萊斯·多德(英格蘭) | 10 | 萊斯·多德(英格蘭) | 4 | 尼爾·富爾茲(英格蘭) | 10 | |||||
占士·吉安納羅斯(澳洲) | 1 | |||||||||
鮑勃·夏里斯(英格蘭) | 10 | |||||||||
德西·希恩(愛爾蘭) | 3 | 鮑勃·夏里斯(英格蘭) | 4 | 邁克·哈雷特(英格蘭) | 10 | |||||
帕斯卡·伯克(愛爾蘭) | 10 | 帕斯卡·伯克(愛爾蘭) | 10 | 帕斯卡·伯克(愛爾蘭) | 5 | |||||
比利·凱利(愛爾蘭) | 7 |
正式賽圖表
下表列出本屆世錦賽正式賽結果,球員姓名旁邊括弧中的數字代表種子選手排名,比賽包括16名種子選手和16名資格賽晉級選手[4][7]:
第一圈 | 第二圈 |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
19局10勝 | 25局13勝 | 25局13勝 | 31局16勝 | |||||||||||
4月21日 | ||||||||||||||
史提芬·戴維斯(英格蘭)(1) | 10 | |||||||||||||
4月26至27日 | ||||||||||||||
華倫·金(澳洲) | 3 | |||||||||||||
史提芬·戴維斯(1) | 13 | |||||||||||||
4月21至22日 | ||||||||||||||
約翰·史賓沙(16) | 5 | |||||||||||||
約翰·史賓沙(英格蘭)(16) | 10 | |||||||||||||
5月1至2日 | ||||||||||||||
格雷厄姆·邁爾斯(英格蘭) | 3 | |||||||||||||
史提芬·戴維斯(1) | 13 | |||||||||||||
4月22至23日 | ||||||||||||||
泰瑞·格里菲斯(9) | 10 | |||||||||||||
泰瑞·格里菲斯(威爾斯)(9) | 10 | |||||||||||||
4月27至28日 | ||||||||||||||
保羅·米夫蘇德(馬耳他) | 2 | |||||||||||||
泰瑞·格里菲斯(9) | 13 | |||||||||||||
4月22至23日 | ||||||||||||||
比爾·溫本紐克(8) | 5 | |||||||||||||
比爾·溫本紐克(加拿大)(8) | 10 | |||||||||||||
5月3至5日 | ||||||||||||||
佛雷德·戴維斯(英格蘭) | 4 | |||||||||||||
史提芬·戴維斯(1) | 16 | |||||||||||||
4月23至24日 | ||||||||||||||
丹尼士·泰萊(13) | 9 | |||||||||||||
艾力克斯·希堅斯(北愛爾蘭)(5) | 9 | |||||||||||||
4月28至30日 | ||||||||||||||
尼爾·富爾茲(英格蘭) | 10 | |||||||||||||
尼爾·富爾茲 | 6 | |||||||||||||
4月24至25日 | ||||||||||||||
道格·芒特喬伊(12) | 13 | |||||||||||||
道格·芒特喬伊(威爾斯)(12) | 10 | |||||||||||||
5月1至2日 | ||||||||||||||
邁克·哈雷特(英格蘭) | 4 | |||||||||||||
道格·芒特喬伊(12) | 8 | |||||||||||||
4月24至25日 | ||||||||||||||
丹尼士·泰萊(13) | 13 | |||||||||||||
丹尼士·泰萊(北愛爾蘭)(13) | 10 | |||||||||||||
4月29至30日 | ||||||||||||||
祖·莊遜(英格蘭) | 1 | |||||||||||||
丹尼士·泰萊(13) | 13 | |||||||||||||
4月25至26日 | ||||||||||||||
約翰·帕洛特 | 11 | |||||||||||||
托尼·諾爾斯(英格蘭)(4) | 7 | |||||||||||||
約翰·帕洛特(英格蘭) | 10 | |||||||||||||
4月25至26日 | ||||||||||||||
克里夫·索本(加拿大)(3) | 10 | |||||||||||||
4月29至30日 | ||||||||||||||
馬里奧·莫拉(加拿大) | 3 | |||||||||||||
克里夫·索本(3) | 13 | |||||||||||||
4月25日 | ||||||||||||||
威利·索恩 | 11 | |||||||||||||
約翰·維爾戈(英格蘭)(14) | 9 | |||||||||||||
5月1至2日 | ||||||||||||||
威利·索恩(英格蘭) | 10 | |||||||||||||
克里夫·索本(3) | 8 | |||||||||||||
4月24日 | ||||||||||||||
占美·韋德(11) | 13 | |||||||||||||
占美·韋德(英格蘭)(11) | 10 | |||||||||||||
4月28至30日 | ||||||||||||||
雷克斯·威廉士(英格蘭) | 6 | |||||||||||||
占美·韋德(11) | 13 | |||||||||||||
4月23至24日 | ||||||||||||||
埃迪·查爾頓(6) | 7 | |||||||||||||
埃迪·查爾頓(澳洲)(6) | 10 | |||||||||||||
5月3至5日 | ||||||||||||||
羅伊·安德魯塔(威爾斯) | 4 | |||||||||||||
占美·韋德(11) | 16 | |||||||||||||
4月22至23日 | ||||||||||||||
柯克·史蒂文斯 (7) | 14 | |||||||||||||
柯克·史蒂文斯(加拿大)(7) | 10 | |||||||||||||
4月27至28日 | ||||||||||||||
埃迪·冼奇(蘇格蘭) | 1 | |||||||||||||
柯克·史蒂文斯 (7) | 13 | |||||||||||||
4月22至23日 | ||||||||||||||
大衛·泰萊 (10) | 10 | |||||||||||||
大衛·泰萊(英格蘭)(10) | 10 | |||||||||||||
5月1至2日 | ||||||||||||||
馬塞爾·高維羅(加拿大) | 5 | |||||||||||||
柯克·史蒂文斯 (7) | 13 | |||||||||||||
4月21至22日 | ||||||||||||||
雷·里爾頓(2) | 2 | |||||||||||||
托尼·米奧(英格蘭)(15) | 5 | |||||||||||||
4月26至28日 | ||||||||||||||
西爾維諾·法蘭西斯科(南非) | 10 | |||||||||||||
西爾維諾·法蘭西斯科 | 8 | |||||||||||||
4月21日 | ||||||||||||||
雷·里爾頓(2) | 13 | |||||||||||||
雷·里爾頓(威爾斯)(2) | 10 | |||||||||||||
占·威奇(加拿大) | 7 | |||||||||||||
決賽 35局18勝制,1984年5月6至7日錫菲克魯西布劇院,裁判占·索普[47] | ||
史提芬·戴維斯(1) 英格蘭 |
18–16 | 占美·韋德(11) 英格蘭 |
73–14,84–24,70–65,51–73,69–39,110–15,77–38,68–25,81–0,0–137,57–40,8–104,120–0,43–67,65–61,73–22,6–127,29–62,1–76,68–56,42–65,29–68,4–80,43–67,64–15,82–43,19–91,73–40,6–84,22–72,40–74,59–55,60–65,77–40 | 單杆上百分:一次(韋德) 戴維斯最高度數分:84 |
73–14,84–24,70–65,51–73,69–39,110–15,77–38,68–25,81–0,0–137,57–40,8–104,120–0,43–67,65–61,73–22,6–127,29–62,1–76,68–56,42–65,29–68,4–80,43–67,64–15,82–43,19–91,73–40,6–84,22–72,40–74,59–55,60–65,77–40 |
史提芬·戴維斯贏得1984年世界士碌架錦標賽 |
單杆分數破百
本屆世錦賽共有八次單杆分數破百,是1978年後新低。雷克斯·威廉士在正式賽打出138分,是本屆世錦賽最高度數分[64][65]。資格賽最高度數分112,由占·唐納利打出[4]。
資格賽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