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美國總統選舉是於當年11月7日星期二舉行的第33屆總統選舉。時任民主黨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擊敗了共和黨候選人、前紐約州州長查爾斯·埃文斯·休斯

Quick Facts 投票率, 獲提名人 ...
1916年美國總統選舉

← 1912 1916年11月7日 1920 →
投票率61.6%[1] 2.8個百分點
  Thumb Thumb
獲提名人 伍德羅·威爾遜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
政黨 民主黨 共和黨
家鄉州 新澤西州 紐約州
競選搭檔 托馬斯·R·馬歇爾 查爾斯·W·費爾班克斯
選舉人票 277 254
勝出州/省 30 18
民選得票 9,126,868 8,548,728
得票率 49.2% 46.1%

Thumb
藍色為威爾遜/馬歇爾贏得的州,紅色為休斯/費爾班克斯贏得的州。數字表示雙方在各州獲得的選舉人票數。

選前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
民主黨

當選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
民主黨

Close

1916年6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保守派與進步派達成妥協,選擇休斯作為總統候選人。休斯在大會第三輪投票中擊敗了約翰·W·威克斯,伊萊休·魯特和其他幾位候選人。在1912年大選中,保守派和進步派共和黨人曾因當時的現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和前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候選人之爭而分裂,但這次他們為了擊敗威爾遜大都團結在休斯周圍。截至2024年,休斯仍然是現任或前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唯一擔任過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的人。幾天後,威爾遜在沒有反對的情況下再次獲得1916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提名。

這場競選是在戰爭為主題的背景下進行,即墨西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儘管美國官方在歐洲衝突中持中立態度,由於德國軍隊對平民的殘酷對待以及德國和奧地利君主的好戰特質,美國輿論偏向大不列顛和法國領導的協約國對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雖然同情協約國,大多數美國選民希望避免捲入戰爭,繼續中立政策。威爾遜的競選活動使用了「他讓我們避免戰爭」和「美國優先」等口號來吸引那些不想參戰的選民。 [2] [3] [4]休斯則批評威爾遜對衝突沒有採取「必要的準備」。[需要引用]

經過艱苦的競選,威爾遜在普選票數中以接近60萬張的優勢領先休斯。威爾遜席捲了穩固的南方州且以極小的優勢贏得了數個搖擺州,從而在選舉人團中獲得了微弱的多數。在決定性的加利福尼亞州,威爾遜僅贏了3,773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威爾遜第二任期開始一個月之後,即1917年4月就參加了一戰。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