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一種,主張黎巴嫩人是獨立的民族,不屬於阿拉伯世界。黎巴嫩民族主義亦主張黎巴嫩人和腓尼基人存在歷史聯繫,稱為腓尼基主義

Thumb
黎巴嫩國旗
Thumb
腓尼基

歷史

黎巴嫩民族主義起源於19世紀馬龍派德魯茲派黎巴嫩山的教派衝突[1],正式形成於戰間期敘利亞託管地時期,在黎巴嫩建國後成為黎巴嫩國內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相對的意識形態。

20世紀黎巴嫩內戰期間,黎巴嫩民族主義和黎巴嫩長槍黨自由國民黨黎巴嫩力量英語Lebanese Forces等黨派,以及雪松守護者英語Guardians of the Cedars民族集團英語National Bloc (Lebanon)黎巴嫩重建黨英語Lebanese Renewal Party等世俗運動團體聯繫起來。詩人賽義德·阿克勒是黎巴嫩民族主義領袖之一。

黎巴嫩民族主義甚至和領土收復主義結合,發展出統一古腓尼基地區的主張[2][3]

黎巴嫩的文化和語言傳統是當地原有文化和外來統治者文化的一種結合。針對黎巴嫩國內不同宗教群體間的民族主義主張,有201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黎巴嫩國內的各個群體雖然在基因遺傳學上有一定的分別,但差異並不顯著,群體界定的標準終究是宗教先行的。沒有證據表明某個特定群體有更多的腓尼基遺存[4]

未來運動自由愛國運動英語Free Patriotic Movement亦支持黎巴嫩民族主義。

著名人物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