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国电影导演(1939—201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高·契敏奴(英語:Michael Cimino,/tʃɪˈmiːnoʊ/ chi-MEE-noh;[1]1939年2月3日—2016年7月2日)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製片人。憑藉1978年越戰題材的電影《獵鹿人》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以及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第36屆金球獎最佳導演和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56年,進入密歇根州大學,主修圖像藝術,到1959年畢業時,贏得了一次廣告比賽大獎。之後進入美軍服役;再之後投身廣播業,為電視台廣告片監製。
1971年搬往加州,正式投身電影業,負責編撰劇本。而首部任導演之影片,則為1974年之《沖天炮與飛毛腿》,由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當年此片上映時預算僅四百萬美元,票房收入卻達二千五百萬美元,並斬獲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主佳男配角提名。
1978年找來羅伯特·德尼羅主演越戰題材電影《獵鹿人》,除斬獲四千九百萬美元票房,並於奧斯卡贏得五個大獎,包括最佳導演。
然而此後契敏奴導演生涯卻出現倒退:1980年執導《天堂之門》,以四千四百萬美元預算,四度超支,卻僅收三百五十萬美元票房,直接導致相屬電影公司破產。該年契敏奴獲得金酸莓獎最差導演。
契敏奴要到1985年才再有機會執導,然而其作品《龍年》,票房即使達一千八百萬美元,仍令投資方賠本。1996年執導《The Sunchaser》,一上畫後因反應慘淡,最後還只能改於電影頻道播放,而此片,亦是契敏奴最後一部導演作品。
年份 | 片名 | 票房 | 職務 | 備註 |
---|---|---|---|---|
1972 | Silent Running | 聯合編劇 | ||
1973 | Magnum Force | $39,768,000[3] | 聯合編劇 | |
1974 | 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 | $21,700,000[4] | 導演/編劇 | 導演處女作 |
1978 |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 $48,979,328[5] | 導演/聯合編劇/聯合製片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
1979 | The Rose | $29,174,648[6] | 編劇 (未顯示)[7][8] | |
1980 | 天堂之門/Heaven's Gate | $3,484,331[9] | 導演/編劇 | 金酸梅獎最差導演 |
1981 | The Dogs of War | $5,484,132[10] | 編劇 (未顯示)[7][8] | |
1985 | 龍年/Year of the Dragon | $18,707,466[11] | 導演/聯合編劇 | |
1987 | 西西里人/The Sicilian | $5,406,879 | 導演 | |
1990 | Desperate Hours | $2,742,912[12] | 導演 | |
1996 | The Sunchaser | $21,508[13] | 導演/製片 | 最後一部電影 |
2007 | No Translation Needed | 導演 | 給康城的情書 的一部分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