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湖(英語:Salt lake),或鹽湖、鹽水湖,是指以鹹水形式積存在地表上的湖泊,一般湖水鹽度大於3.5 %(海水)。由於水少有流出,蒸發量大,因而含鹽量高,故名。多數位於內流河的末端。中國境內的鹹水湖有青海湖、羅布泊、納木錯等。
按地球膨脹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推斷,古地球直徑較小,地表幾乎由自然的咸冰及少量鹹水所包裹,經歷冰河時期。隨着地球非對稱性膨脹,地殼分裂並相互擠壓,海底形成,陸地凸顯,能接受到更強的陽光,大量冰川融化,鹹水流入低凹的海床,同時,雲層與雨雪形成,淡水出現,一方面,低熔點咸冰川最終被高熔點的淡水冰川所取代;另一方面,大部分陸地凹處存留鹹水,受雨水河流沖洗、稀釋,形成淡水湖;以及後期堰塞湖、人工湖等構成了淡水湖。然而,由膨脹而托起的內陸封閉大凹地中的鹹水,環境相對封閉,在蒸發與雨雪的平衡中,表現出一定範圍的鹽濃度變化,但仍然部分保留着歷史的本色,它們應當是地球變遷的一大見證。
世界知名鹹水湖
鹹水湖與古代人類文明
由於鹽水湖中含鹽量高,可用自然撈取的方式容易地取得食鹽,因而是古代內陸地區人類獲取鹽分的重要來源。部落之間爲了爭奪對鹽水湖的控制甚至會發動戰爭。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