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褐鯉(學名:Cyprinus rubrofuscus)通稱為鯉魚,又名阿穆爾鯉、華南鯉、青鯉等,是鯉科鯉屬的一種魚類,廣泛分佈於東亞的淡水河流中[2]。
本種廣泛分佈於東亞淡水河系,北起黑龍江、南至紅河,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中國、越南、韓國、寮國、日本都有分佈。[1][2]
本種的腹鰭、臀鰭及尾鰭的後半部分呈紅褐色,而歐洲鯉魚則呈灰色或者黃色。側線鱗數29-33,歐洲鯉則為33-37。[3][2]
生物分類上,它曾被列為歐洲鯉(Cyprinus carpio)的亞種,但後來根據這些形態差異和其他一些基因研究單列為種[3][4]。部分研究稱錦鯉實際上是由這種魚而非歐洲鯉培育出來的[5][6]。
鯉魚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徵,因此古詩中也經常出現各種鯉魚的形象,作為一種精神寄託。由於鯉魚的「鯉」和「利」 諧音,故有「漁翁得利」、「家家得利」之說。其他「富貴有餘」 、「連年有餘」也多指鯉魚。坊間更廣泛流傳鯉魚跳龍門之說。
四大家魚中沒有鯉魚的第一個原因是唐朝的皇帝姓李,而鯉與李諧音,犯了忌諱,於是把鯉魚改稱為「赤鯶公」。當時朝廷還頒了一項法令,規定捕到鯉魚必須放生。全國上下不准吃鯉魚,誰賣鯉魚就要受罰,並且打60大板。[7]這樣使傳統的養鯉業受到摧殘。四大家魚中當然就不會有鯉魚。但王維曾說:「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可見當時鯉魚完全可殺可食。
另一說法是把重點放在就「家魚」的定義上,據說青、草、鰱、鱅可以人工繁殖但是鯉魚只能自然繁殖,因此鯉魚不能算是完全的「家魚」,所以不能位列其中。不過這說法也沒有依據。此外,很早之前人們就懂得以基塘農業來同時發展蠶絲業和養殖鯉魚。
第三個解釋是一些人認為「家魚」的故鄉就是江浙地區(湖南、湖北、江蘇、浙江)一帶,而江浙地區很少有人吃鯉魚,因此養殖的也就比較少,故鯉魚不算是普及的「家魚」。
鯉魚的魚鱗也可以吃,廣東南方的廣州、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一帶的粵語族煮鯉魚(薑蔥屈鯉)一定連鱗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