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杯蟲屬學名Dinomischus),又稱足杯蟲屬,是已滅絕濾食性動物,具有長柄並固着於海床上,生存於寒武紀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伯吉斯頁岩中國帽天山頁岩段。高足杯蟲屬長久以來一直分類不明,但近期研究顯示牠們可能屬於櫛板動物門幹群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高足杯蟲屬
化石時期:寒武紀
Thumb
孤立高足杯蟲(D. isolatus正模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櫛板動物門 Ctenophora
幹群 櫛板動物門 Ctenophora
科: 高足杯蟲科 Dinomischidae
屬: 高足杯蟲屬 Dinomischus
Conway Morris英語Simon Conway Morris, 1977
模式種
孤立高足杯蟲
Dinomischus isolatus

Conway Morris, 1977
  • 孤立高足杯蟲 D. isolatus
    Conway Morris, 1977
  • 奇妙高足杯蟲 D. venustus
    Peng et al., 2006
關閉

研究史

高足杯蟲屬的化石最初是由查爾斯·都利特·沃爾科特伯吉斯頁岩發現,他針對此樣本做了詳盡的拍攝紀錄,但卻未對其發表。一直到1977年,西蒙·康威·莫里斯英語Simon Conway Morris才針對該樣本正式地發表命名。根據此樣本以及由哈佛大學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探勘所取得的另外兩具高足杯蟲屬化石,西蒙才得以復原出高足杯蟲屬的樣貌[1]

描述

Thumb
孤立高足杯蟲(D. isolatus)復原圖
Thumb
奇妙高足杯蟲( D. venustus)化石

孤立高足杯蟲高度可達20 mm(0.79英寸)[2],身體結構主要由杯狀的萼及長而細的固着柄所組成,萼上具有18個苞片,中央則包含了U型的腸道,口與肛門位置接近[2]。苞片長度大約為萼的,科學家推測上面可能長滿了纖毛,用以過濾海水中的食物並將其輸送至萼部中心的口部[1]

棲息與分佈地

除了最初的加拿大伯吉斯頁岩外,後續於中國也有出土高足杯蟲屬的化石,其中於澂江市共發現了13個樣本、於2006年在凱里層英語Kaili Formation也發現了一個樣本[3],這些於中國發現的高足杯蟲屬基於苞片及其他型態特徵的不同,獨立為了新種奇妙高足杯蟲( D. venustus[4]。目前於伯吉斯頁岩大葉足層英語Phyllopod bed共發現了13個高足杯蟲屬的化石,佔化石總數的 < 0.1%[5]

分類學

高足杯蟲屬並非寒武紀唯一固着於海床的有柄物種,但其獨特的外型卻難以確立與其他物種的親緣關係[1]。高足杯蟲屬曾被認為與伊爾東缽屬為近親,但與高足杯蟲屬不同的是,伊爾東缽屬具有觸手[6]。除此之外,牠們也有可能與外型相近的內肛動物門為近親[7],甚至可能與棘皮動物門為近親[8]

2019年,學界認定高足杯蟲屬及其他型態類似的物種屬於櫛板動物門幹群,這意味着現存浮游的櫛水母可能是演化自固着於海床、類似於現存珊瑚蟲的底棲物種[9],根據該研究所呈現的支序圖如下:

 先光海葵屬 Xianguangia

 傣花蟲屬英語Daihua Daihua

 高足杯蟲屬 Dinomischus

 大杯蟲屬英語Siphusauctum Siphusauctum

 頭盔櫛水母屬英語Galeactena Galeactena

 冠群櫛板動物門 Crown Ctenophora

後續研究認為高足杯蟲屬、傣花蟲屬及先光海葵屬可共同組成高足杯蟲科英語Dinomischidae,而大杯蟲屬則與現存的櫛板動物門親緣關係更為接近[1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