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馬提尼安努斯(英語:Martinian拉丁語Martinianus,?—325年)是公元324年7月到9月間的羅馬皇帝。在李錫尼君士坦丁一世的內戰中,他被皇帝李錫尼擢升為東部皇帝,在此之前他一直擔任高級官僚。在君士坦丁一世擊敗這兩位皇帝並逼迫他們退位後,僅展現了些許仁慈便將他們處決。

姓名

馬提尼安努斯的全名並未得到證實,因為在錢幣上展現的是其縮寫。在他的通用名之前的名字「Mar」可能代表氏族名「Marcius」,也有可能是綽號或父傳名「Martinus」[1][2][3]。一組硬幣中的字母「S」被解釋為名字「Sextus」,但一些現代學者認為它與字母「C」一起只是帝國頭銜「凱撒」的縮寫[4][5]

崛起

324年,當李錫尼與君士坦丁一世之間的第二次內戰如火如荼時,前者的處境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阿德里安堡之戰中戰敗後,李錫尼決定找人替代君士坦丁(名義上)西部奧古斯都的地位。君士坦丁一世有其長子克里斯普斯作為自己的忠實副手,而李錫尼一直缺乏一位這樣的人。為彌補這一缺陷,在與君士坦丁的早期戰爭中,李錫尼曾指定瓦萊里烏斯·瓦倫斯[6]為自己的共治皇帝,與此類似,此時他決定指定馬提尼安努斯為自己的共治皇帝。

324年7月3日,馬提尼安努斯被拔擢為共治皇帝。在此之前,他曾是李錫尼宮廷的行政長官(magister officiorum)[7]

軍事生涯

從阿德里安堡的戰敗中醒悟後,李錫尼派遣馬提尼安努斯率領一支軍隊(包含一支西哥特人輔助部隊[8])到蘭普薩庫斯(位於達達尼爾海峽的亞洲沿岸)去阻止君士坦丁的艦隊干涉從特雷斯安納托利亞密西亞比提尼亞的航道。

在達達尼爾海峽的一場海戰中,李錫尼的艦隊戰敗於克里斯普斯之手[9]。戰敗後,前者從正在被君士坦丁圍攻的拜占庭撤退至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沿岸的迦克墩。接着,君士坦丁利用獨立的小型艦隊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安納托利亞,以避開馬提尼安努斯的部隊[10]。李錫尼命令馬提尼安努斯從蘭普薩庫斯趕來增援他的主力部隊[11][12]

324年9月18日,李錫尼在其最終之戰——克里索波利斯之戰英語Battle of Chrysopolis中戰敗,自始至終不知道馬提尼安努斯在此之前是否及時趕到了戰場[13]

結局

在君士坦提婭(Flavia Julia Constantia,君士坦丁一世的姐姐、李錫尼的妻子)的介入下,李錫尼與馬提尼安努斯起初都被赦免了。李錫尼被囚禁於塞薩洛尼基,馬提尼安努斯被囚禁於卡帕多細亞。然而,君士坦丁似乎很快便反悔了,兩名前任皇帝被順次處決。馬提尼安努斯很可能於公元325年春天在卡帕多細亞被處決。[14]

註釋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