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達拉區阿塞拜疆語Ağdərə rayonu),阿塞拜疆共和國的一個,行政中心位於阿格達拉

Quick Facts 阿格達拉, 國家 ...
阿格達拉
Ağdərə rayonu
Thumb
阿格達拉區在阿塞拜疆的位置
Thumb
阿格達拉
阿格達拉
阿格達拉區在阿塞拜疆的位置
坐標:40°12′55″N 46°48′46″E
國家 阿塞拜疆
成立於1930年
撤銷建制1992年
恢復建制2023年
面積(1977年)
 • 總計1,700 平方公里(700 平方英里)
海拔3,724 公尺(12,218 英尺)
人口(1979年)
 • 總計44,586人
時區阿塞拜疆標準時間UTC+4
電話區號237
Close

該區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傑拉伯特區,隸屬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治所在馬爾達凱特(今阿格達拉);1939年改名為馬爾達凱特區;1991年,該區改名為阿格達拉區,後於1992年撤銷拆分到附近各區;但事實上,在第一次納卡戰爭中被亞美尼亞軍隊佔領後成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馬爾達凱特區;2023年9月,阿塞拜疆軍隊收復該地區,並於2023年恢復阿格達拉區建制。

歷史

蘇聯時期

Thumb
納卡自治州時期的馬爾達凱特區

1930年8月8日,傑拉伯特區(Джерабертский район)成立,隸屬於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治所設在馬爾達凱特(今阿格達拉)。該區的名字源自本來統治該地區的傑拉伯特公國亞美尼亞語Ջրաբերդի_մելիքություն。1939年9月17日[a],該區改名為「馬爾達凱特區」(阿塞拜疆語Mardakert rayonu亞美尼亞語Մարդակերտի շրջան,俄語:Мардакертский район[2]:7[3]。該區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區,其人口主要是亞美尼亞族。首府馬爾達克特自1960年建市,該區除馬爾達克特外,還有馬達吉茲阿塞拜疆語Suqovuşan[4][5][6][7]列尼萬阿塞拜疆語Şıxarx[8][9][10]兩個城鎮[11]

1976年,該區有醫院7家、護理助產站44個、衛生流行病站1個。截至1982年,該地區有3所小學、17所八年制學校和30所中學、1所技術職業學校、1所七年制音樂學校、62個俱樂部、51個圖書館和17個電影裝置[12]。地方報紙《Барекамутюн》(Barekamutyun)自1932年起開始出版。1966年起,當地設立了廣播編輯部[12]

蘇聯解體後

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爆發後,該地區成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雙方爭奪的熱點地區[13][14]。1991年9月2日,在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和邵武勉區人民代表委員會聯席會議上,宣佈成立獨立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15]。1991年11月26日,阿塞拜疆最高蘇維埃阿塞拜疆語Ali Sovet (Azərbaycan)通過廢除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的法律,馬爾達凱特區及其治所根據該法律更名為「阿格達拉」(Ağdərə‎),並成為共和國直轄區[16][17][18]

該區其絕大多數轄區在戰爭初期便被亞美尼亞軍隊佔領。1992年夏,阿塞拜疆軍隊在戈蘭博伊行動英語Operation Goranboy中奪回該區包括治所在內的超過80%的轄區[19][20]。1992年8月25日,阿塞拜疆共和國通過第287號決議,將阿格達拉區的塞蘇蘭阿塞拜疆語Seysulan塔雷什阿塞拜疆語Talış (Ağdərə)等地區被劃入泰爾泰爾區[21]。根據1992年10月13日阿塞拜疆共和國國民議會第327號決議,整個阿格達拉區被廢除,轄區被分別劃入周圍的泰爾泰爾阿格達姆克爾巴賈爾三區[22],其中東北部的阿格達拉和17個村莊劃入泰爾泰爾區,西部的23個村莊劃入克爾巴賈爾區,東南部的8個村莊劃入阿格達姆區[23]

因為人力不足等原因,阿塞拜疆最終喪失了對各地的控制[24]。1993年6月4日,阿塞拜疆709旅旅長蘇雷特·侯賽因諾夫阿塞拜疆語Surət Hüseynov煽動了一場反對阿塞拜疆總統阿布法茲·埃爾奇貝的兵變阿塞拜疆語4 iyun Gəncə qiyamı[25]。亞美尼亞抓住了阿塞拜疆內亂的機會,於1993年7月7日重新佔領了阿格達拉及周邊村莊[26][27]

Thumb
馬爾達凱特區在納卡共和國的位置

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後,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馬爾達凱特區的轄區除東部的列尼萬村和加桑加亞村一帶仍處於阿塞拜疆的控制之下,其它全部到亞美尼亞方佔領,隨後被未受廣泛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阿爾察赫共和國)劃入新的馬爾達凱特區,治所仍稱馬爾達凱特。該區不僅包括1992年前阿塞拜疆行政區劃中阿格達拉區的絕大部分,以及克爾巴賈爾區東部及阿格達姆區北部的由納卡共和國控制的部分轄區,同時還聲索由阿塞拜疆控制的列尼萬村和加桑加亞村一帶。

2020年,第二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期間,阿塞拜疆控制該地區東北部的一小片領土,並在塔雷什阿塞拜疆語Talış (Ağdərə)和蘇戈武尚定居點取得立足點[28]

阿塞拜疆收復後

2023年9月19日,阿塞拜疆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起新一輪進攻,最終收復該地區完全領土[29]。2023年10月15日,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訪問阿格達拉市,並在城市中心廣場升起共和國國旗[30]。2023年12月5日,國民議會批准了關於恢復阿格達拉區的法案[31]。2023年12月27日,該法律由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簽署生效[32]。2024年3月7日,埃利欽·穆斯塔法·奧格魯·尤蘇波夫被任命為阿塞拜疆共和國總統駐漢肯德市、阿格達拉區和霍賈雷區特別代表[33]

地理與經濟

該區基本都是山區,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34]梅赫馬納阿塞拜疆語Mehmana一帶蘊藏着石灰、石膏和貴金屬礦產,具有重要的工業地位[34]

區內主要河流有泰爾泰爾河哈琴河阿塞拜疆語Xaçınçay。1976年,泰爾泰爾河建立薩爾桑水庫阿塞拜疆語Sərsəng su anbarı,該水庫的蓄水量為56萬立方米,年發電量12500千瓦,灌溉面積120,000公頃[34]。阿格達拉曾是納卡自治州內的主要農業區,1988年時有3,400公頃葡萄,並發展有糧食和煙草種植以及畜牧業[34]

人口

蘇聯時期、納卡共和國時期馬爾達凱特區居民以亞美尼亞人為主:

More information 時期, 年份 ...
蘇聯時期、納卡共和國時期馬爾達凱特區的民族構成
時期
年份
亞美尼亞人
%
阿塞拜疆人
%
俄羅斯人
%
合計
蘇聯時期 1926年[35]
29 292
92,2
1 914
6,0
434
1,4
31 768
1939年[36]
36 453
89,3
2 833
6,9
1 244
3,0
40 812
1959年[37]
33 555
88,9
3 415
9,1
611
1,6
37 734
1970年[38]
38 220
86,9
5 168
11,7
348
0,8
44 004
1979年[39][40]
37 050
83,1
7 050
15,8
355
0.8
44 586
納卡共和國時期 2005年
18,921
99.78
23
0.12
18,963
2015年[41]
20,185
Close

備註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