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平鎮(傣那語:ᥜᥩᥒᥰ ᥚᥥᥴ),是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芒市東部,是芒市機場的所在地,境內的帕底工業園是芒市的主要工業園區。
風平鎮 ᥜᥩᥒᥰ ᥚᥥᥴ(德宏傣語) Fēngpíng Zhèn(漢語拼音) | |
---|---|
鎮 | |
從空中俯瞰風平鎮 | |
風平鎮在芒市的位置 | |
坐標:24°23′56″N 98°31′0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芒市 |
建立 | 1998年 |
語源 | 傣語,波浪散開[1]:476 |
政府駐地 | 風平村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
面積 | |
• 總計 | 394.08 平方公里(152.16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總計 | 84,647人 |
• 密度 | 215人/平方公里(556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行政區劃代碼 | 53 31 03 105 |
郵政編碼 | 678404 678407(原法帕鎮區域) |
電話區號 | +86 (0)692 |
毗鄰 | 勐煥街道、芒市鎮、軒崗鄉、三台山德昂族鄉、勐戛鎮、中山鄉 龍陵縣 |
網站 | 風平鎮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專欄 |
歷史
歷史上,風平地區位於芒市土司轄境。1936年,國民政府在潞西地區推行鄉鎮建制,成立風平鄉,隸屬潞西設治局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成立後,隸屬潞西縣芒市區。1953年,拆分芒市區,芒市河以東置那目區(後更名勐社區),以西設軒崗區(後更名允茂區),風平屬那目區。1956年,勐社區與允茂區合併為芒市壩區。1957年城關區從芒市壩區劃出。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改置紅旗公社、帕底公社、團結公社,1959年取消公社,恢復芒市壩區。1963年,芒市壩區部分地區劃出組建法帕區,同時芒市壩區更名風平區。1965年,劃出部分地區組建軒崗區。1969年再次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風平區改稱東風公社,1971年恢復原名。1984年,恢復區鄉建制;1987年12月,風平區改為風平鄉[2]:25-31。1998年,撤鄉設鎮改置風平鎮。2005年,法帕鎮併入風平鎮[3]:2561。
地理
風平鎮總面積394.42平方千米,距離芒市10千米;2020年有人口84,647人[4],傣族佔87.25%(2019年),漢族佔11.08(2019年)[5]:77。風平鎮佔據芒市壩三分之二的地區,東南部為山區,整體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森林覆蓋率53.51%。境內最高峰是平河村的杵棒樹 ,海拔2,832米;最低點帕底村等崗寨,海拔860米。境內河流屬瑞麗江流域,主要河流有芒市河、果朗河。境內有芒市唯一的中型水庫——芒究水庫。[3]:2561。
行政區劃
風平鎮下轄以下地區:[6]
興僑社區、風平村、那目村、帕底村、芒別村、芒賽村、法帕村、臘掌村、遮晏村、芒里村、上東村和平河村。
經濟
2016年,風平鎮有耕地面積119,578畝,農業總產值76,400萬元[7],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煙草、咖啡、澳洲堅果、油茶、核桃、檸檬等,種植芒果、菠蘿、菠蘿蜜等熱帶水果。2011年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總產值20.07億元,風平鎮帕底村建設有芒市工業園區帕底片區[8],中國最大速溶咖啡生產企業後谷咖啡的廠區位於帕底工業園內。風平鎮全年社會商品銷售額1.6億元,財政收入3,404.6萬元。[3]:2561
基礎設施
風平鎮有20所小學和2所初中,鎮內建有文化站1個、衛生院2所。鎮內有縣鄉級公路32條,總長159.7千米,鄉村公路通達率100%,杭瑞高速、320國道、芒瑞大道過境。德宏芒市機場位於風平鎮內,規劃有臨空經濟園、大瑞鐵路客運站和貨運站[8]。[3]:2559
著名人物
- 邵梅罕——傣族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