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麵包和鹽是一種歡迎客人的習俗。這個傳統習俗,在斯拉夫語族有着不同的稱呼(俄語:Хлеб-соль;烏克蘭語:Хліб-сіль;白俄羅斯語:Хлеб і соль;保加利亞語:Хляб и сол;馬其頓語:Леб и сол;克羅地亞語:Kruh i sol;塞爾維亞語:Хлеб и со;斯洛文尼亞語:Kruh in sol;波蘭語:Chleb i sól;捷克語:Chléb a sůl;斯洛伐克語:Chlieb a soľ),還有一些非斯拉夫語族的國家——立陶宛(波羅的語族)、羅馬尼亞(羅曼語族)和亞美尼亞——他們在文化上和歷史上接近斯拉夫人也有這個習俗(立陶宛語:Duona ir druska;羅馬尼亞語:Pâine și sare,亞美尼亞語:աղ ու հաց)。
當重要、尊敬和欽佩的客人到達時,主人會把麵包放在刺繡毛巾上,鹽用鹽皿裝着放在麵包塊或固定在麵包塊上。在現在俄羅斯的正式場合上,是由身穿民族服裝(比如,Сарафан、Кокошник)的青年婦女手捧麵包。
麵包和鹽(保加利亞語:Хляб и сол)是保加利亞人向客人表示崇高敬意和熱情歡迎的傳統習俗。麵包和鹽一般由女子獻給客人。需要指出的是,保加利亞的麵包是一種烘烤過的千層餅(Погача)。雖然現在一般不用這種麵包,但人們仍會習慣叫它Погача。
通常客人撕一塊Pogača麵包,在鹽里蘸一下吃。這種習俗在正式訪問中比較常見,並且不管客人是外國人還是保加利亞人。一個著名的例子是,19世紀俄羅斯把保加利亞從奧斯曼帝國解放。這一時期一個常見的場景是保加利亞村婦女拿着麵包和鹽歡迎俄羅斯士兵,以示謝意。
這一傳統習俗仍用在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的一些特俗場合,比如,歡迎其他國家首腦訪問時。不過,這一習俗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見了。捷克人及斯洛伐克人雖然經常吃麵包,但通常黃油和奶酪或火腿一起吃。
在傳統俄語中,有一個表示人熱情好客的詞「хлебосольный」,其詞頭хлеб的意思就是麵包。一般而言,麵包與俄羅斯文化的熱情好客有關,麵包是最受人尊敬的食品,而食鹽代表友情的長久,俄羅斯有句諺語:「Мы с ним съели пуд соли」(「我們吃了一普特的鹽」,普特,пуд,俄國重量單位,1普特=16.38公斤),鹽在古代俄國是非常稀缺的,在俄國是無價之寶,所以用吃一普特的鹽來比喻友情的長久、深厚。另外在俄羅斯帝國歷史上有一個高鹽稅款,使鹽是非常昂貴和珍貴的商品(見Соляной бунт) 。
還有一個傳統的俄羅斯問候"хлебосольный хозяин!"(「麵包和鹽!」)。這句話表示客人對誠意待客的主人的最高稱讚。
在波蘭,麵包和鹽是古代波蘭貴族表達好客之意的方法,並且他們以自己的熱情好客而驕傲。17世紀的波蘭詩人兼歷史學者Wespazjan Kochowski在1674年寫道:「O dobryż chleb, gdy jest z solą dany gościom z dobrą wolą」(餅似團圓鹽似霜,馬到門前客傾裳。貧翁好客嫌語拙,唯拆麵餅與君嚐)。這個習俗並不限於貴族,普通平民也有這個傳統,這體現在波蘭諺語中。[1]現在,這個傳統只能在婚禮上看見;當新人從教堂回到家時,他們的父母會拿着麵包和鹽在門口歡迎。
在馬其頓共和國,現在偶爾還能看見人們用麵包和鹽表達好客之情。他們使用和保加利亞類似的麵包,名字也叫Погача。與保加利亞一樣,馬其頓人也會在聖誕節期間做這種麵包,裏面藏硬幣,在晚餐時吃。
一支由馬其頓人和前南斯拉夫人組成的著名民族搖滾爵士樂隊Леб и сол,其樂隊名的意思就是「麵包和鹽」。強調這個樂隊友善好客、尊重傳統。名結他手Vlatko Stefanovski也在這個樂隊。
在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中,梳打餅和鹽盒被帶上了宇宙飛船。禮炮七號和和平號也有這習俗來歡迎來訪的太空人。 [1]
在2005年10月的一次太空旅行中,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用真空包裝的麵包和鹽迎接遊客美國「傳感器無限」公司總裁格雷戈里·奧爾森和俄美兩名太空人。[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