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臺灣(中華民國)陸軍的軍事研究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簡稱兵整中心)為中華民國陸軍後勤指揮部設置在南投縣集集鎮的轄下軍事單位,負責裝甲車輛的研發、生產、維修以及陸軍武器裝備維修業務。主任少將編階。每年五月到六月其中一天週末會開放民眾參觀。




沿革
- 1990年代初,陸軍總司令部為了整合當時分散各地的陸軍裝甲車生產保修能量,將戰甲車發展中心、(臺北)武器基地勤務處、(臺中)戰車基地勤務處、(臺南)兵工配件製造廠整併至南投縣集集鎮岳崗營區。調整後的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隸屬陸軍總司令部,整併案於1992年8月1日發佈、同年10月16日完成,最高負責人為主任(少將缺)。
- 1999年,因精實案將「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一廠」轉隸屬於聯勤總部,改名為「聯勤武器基地勤務處」。
- 2005年精進案後,兵整中心所有單位轉隸聯勤管轄,更名為聯勤兵工整備發展中心,聯勤並將原本分離的「武器基地勤務廠」(武基廠)以及「化學基地勤務廠」(化基廠)合併為「聯勤兵工整備發展中心武化翻修廠」。
- 2006年至2007年的精進案第二階段時,兵整中心再納入「傘具製配廠」(傘製廠)與「工兵裝備基地勤務廠」(工基廠)之業務,整合了中華民國陸軍裝甲車輛大部分的生產維修與重裝備保固能量,但是不負責零件生產,大部分零件皆發包至外地工廠製作,兵整僅進行最終加工與組裝工作。目前兵整車輛產能維持四條生產線,每年最高產量約50輛裝甲作戰載具。
- 2011年12月28日,兵整中心生產製造廠、研發整合處、傘具製造所移編國防部軍備局,編成「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9廠」,廠長為上校階。
- 2012年12月28日因應國防部組織調整,聯勤司令部裁撤整併陸軍司令部,與陸軍保修指揮部整編為「陸軍後勤指揮部」,名稱恢復為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生產裝備



歷任兵整中心主任少將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