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學中,去極化(depolarization)是靜息電位減小的過程或狀態,即細胞的膜電位向負值減少(正值增加)的方向變化。例如:細胞靜息電位為-70mV,其後膜電位變為-50mV,則稱該細胞去極化。若是醫學中,人為使用藥物或器械將心肌去極化,另稱除極[1]、除極化。
在神經元和其他的細胞中,一個足夠大的去極化作用將會導致動作電位。過極化則與之相反,會抑制動作電位的發生。
靜息時細胞的膜電位處於一定的負值水平,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時,靜息電位水平的負值水平變小,向零電位趨近的過程。是由於細胞內外的陽離子或陰離子通過細胞膜離子通道轉移後,細胞內陽離子淨電荷增多的結果。
作用機制
去極化往往是由離子的擴散作用所致。舉例來說就是Na+通過Na+通道或者Ca2+通過Ca2+通道內流。主要由Na+迅速內流,使膜內電位迅速上升,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轉為內正外負的狀態,構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而在另一方面,K+通過K+通道外流。而Cl–(陰離子)通過Cl–通道抑制去極化。如果一個細胞剩下K+ 或Cl–,阻礙他們的流動也會導致去極化。
由於去極化會導致細胞膜的電壓發生變化,電生理學家可以通過電壓鉗 來測量它。膜去極化引起的電流是內向電流,或外向電流減少。
去極化阻斷劑
有一些被稱作去極化阻斷劑的藥物可以導致引起去極化的通道長期開放而不是關閉以防止復極化。比如琥珀膽鹼類煙鹼受體激動劑以及十烷雙銨。[2]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