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人(1907年12月12日—1972年4月6日),原名陳林,曾用名陳振鈴,胡思義,江西遂川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戰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等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共吉(林)遼(寧)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國家建築工程部部長,農業機械部部長,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村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共八大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生平年表
- 1907年生於江西遂川盆珠鄉大屋村,生父是大清秀才陳治安,生母是張龍秀。
- 1925年考入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後受「五卅運動」影響,以學校學生會代表名義直接慘加了吉安各界的聲援活動,組織罷工罷課鬥爭,被學校開除。當年11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遂川縣特支書記。
- 1926年4月,調任江西地委秘書處工作。同年冬,北伐軍攻克南昌,受組織派遣以國民黨省黨部指導員身份,回遂川縣組建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縣黨部,並當選為常務監委。隨後召集了遂川的共產黨員,建立了全縣第一個中共組織特別黨支部,並任書記。
- 1927年任中共萬安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
- 1927年9月與曾天宇等組織發動萬安起義,攻入遂川縣城,營救被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任起義武裝第7縱隊黨代表。
- 1927年12月回遂川建立中共遂川縣委,任縣委書記,並領導建立縣赤衛隊和蘇維埃政府。
- 1928年1月到井岡山。5月20日,湘贛邊界黨的第壹次代表大會在寧崗茅坪召開,被選為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先後任特委副書記,參加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年冬天與女紅軍戰士彭儒結婚。
- 1929年春紅軍第4軍主力挺進贛南、閩西,井岡山壹度失守後,與何長工等領導開展遊擊鬥爭,組織恢復湘贛邊界特委工作。
- 1930年任中共安福中心縣委書記、贛西南特委北路行動委員會書記、江西省行動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同年10月調任江西省行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蘇維埃執行委員。
- 1931年任中共贛西南特委宣傳部部長,後負責籌建中共江西省委,先後任省委組織部部長、代理書記、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曾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0月,蘇區中央局抉定成立中共蘇區江西省委,由陳正人負責籌備工作。11月,陳正人出席了在瑞金葉坪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出為主席團常務主席,並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
- 1932年出任江西省蘇維埃副主席、中共江西省委書記。
-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正在病中的陳正人由中央組織局通知留下。來年2月,中央分局派了一個排的戰士護送陳正人、周以栗等人轉移,途中遇敵,護送部隊損失慘重,周以栗犧牲。後在興寧特委的幫助下,化裝成商人,經廣東梅縣、汕頭等地轉移到了香港。抵港後肺病發作,後化名胡思義,在彭儒的哥哥幫助下回到廣州在郊區治病。
- 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時因病留在中央蘇區。後輾轉香港、廣州、湖南等地隱蔽療養。
- 1937年夏到延安,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接替徐特立任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廳長。
- 1938年調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不久因肺病復發,與任弼時壹起去新疆養病。
- 1940年冬回到延安,任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後改為西北局)常委、組織部部長。
- 1940年起任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委員、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
-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赴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後為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
- 1946年7月起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
- 1949年5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
- 1953年起任國家建築工程部部長,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林辦公室副主任,農業機械部部長(後更名為第八機械工業部)。
-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受迫害。
- 1972年4月6日因心肌梗塞未能得到及時救治不幸病逝於北京醫院。
家庭
陳正人的夫人彭儒,原名彭良鳳。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